【文匯網訊】據人民網報道,老建築真的是「負資產」嗎?殊不知老建築可以創造新價值。近年來,香港積極推行「古跡活化」的概念,多座逾百年歷史的古跡遺址被翻新,新舊文化在香江煥發青春的老建築裡互相補足,締造出更具創意的鮮活形態。香港如何為老建築注入新生命?在其華麗轉身的背後有何經驗可供內地借鑒?近日,人民網記者對話研究香港歷史建築的「權威」——香港大學建築學院院長龍炳頤,為您揭開謎底。
老建築「變臉」
讓港人找到文化歸屬感
香港開埠的一個多世紀裡,留下了1444幢歷史建築,既有中式的庭院、唐樓、圍村,又有西式別墅、車站和辦公大廈。在龍炳頤這位建築業的行家看來,這些建築不僅紀錄了港人的歡與樂,見證了香江的血與火,最可貴的是它融匯了東西方建築藝術的精華。然而,在過去幾十年裡,它們也面臨著破敗和被淘汰的危險。
在這一背景之下,香港特區政府在2007-2008年度的《施政報告》中推出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以下簡稱活化計劃)。作為政府文物保育政策一系列措施的主要部分,並於2008年2月、2009年8月及2011年10月分別推出計劃的第一期、第二期和第三期。把歷史建築再利用,賦予建築物可持續的新用途,為社區和市民帶來最大的效益。這樣的保護措施實施以後,一些歷史老建築舊貌換新顏,融入了現代都市生活之中。
龍炳頤對此評價說:「這關係到香港市民怎麼去看待他們居住的地方,怎麼保護自己的歷史。這個政策讓許多香港人從此找到了文化歸屬感和認同感。」
老建築真的是「負資產」嗎?殊不知老建築可以創造新價值。近年來,香港積極推行「古跡活化」的概念,多座逾百年歷史的古跡遺址被翻新,新舊文化在香江煥發青春的老建築裡互相補足,締造出更具創意的鮮活形態。香港如何為老建築注入新生命?在其華麗轉身的背後有何經驗可供內地借鑒?近日,人民網記者對話研究香港歷史建築的「權威」——香港大學建築學院院長龍炳頤,為您揭開謎底。
老建築「變臉」
讓港人找到文化歸屬感
香港開埠的一個多世紀裡,留下了1444幢歷史建築,既有中式的庭院、唐樓、圍村,又有西式別墅、車站和辦公大廈。在龍炳頤這位建築業的行家看來,這些建築不僅紀錄了港人的歡與樂,見證了香江的血與火,最可貴的是它融匯了東西方建築藝術的精華。然而,在過去幾十年裡,它們也面臨著破敗和被淘汰的危險。
在這一背景之下,香港特區政府在2007-2008年度的《施政報告》中推出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以下簡稱活化計劃)。作為政府文物保育政策一系列措施的主要部分,並於2008年2月、2009年8月及2011年10月分別推出計劃的第一期、第二期和第三期。把歷史建築再利用,賦予建築物可持續的新用途,為社區和市民帶來最大的效益。這樣的保護措施實施以後,一些歷史老建築舊貌換新顏,融入了現代都市生活之中。
龍炳頤對此評價說:「這關係到香港市民怎麼去看待他們居住的地方,怎麼保護自己的歷史。這個政策讓許多香港人從此找到了文化歸屬感和認同感。」
行家「和尚人生」妙喻「活化」
煥發新光彩需擴大參與
保護歷史建築,資金問題是個難題。倘若單靠政府撥款,政府財政則不堪重負;而完全交予市場運作也是不可行的。香港的「活化計劃」在這方面運行經驗能給內地一些啟示。
龍炳頤向記者介紹,首先,香港特區政府將歷史建築租賃給申請機構,只收取象徵性的租金,以減輕申請機構在項目運營方面的成本。其次,機構在申請成功之後,可獲得政府一定金額的資助,以對歷史建築進行大型翻新工程。政府還會對申請成功的機構提供一次性撥款,上限為500萬元,以應付企業開辦的成本和在前兩年的經營赤字。這樣在資金方面既減輕了政府的財政支出,也對參加計劃的社會機構的運營進行了扶持,在財務上保證項目能順利進行下去。
通過這些年的探索和實踐,香港活化舊建築已取得不錯的成效,香港對歷史建築保護也開始在步入新的階段。但這是一項長期且艱巨的事業,已為此投入40多年精力的龍炳頤語重心長地說:「這不是一項上班下班的工作,需要有人像做和尚一樣,這是一個終生的職業,你插個腳進來,就不能拔出去了。」他期待,在未來有更多公眾共同參與投入這項有意義的事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