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韓國《亞洲經濟》報道,面臨今年4月總選和12月大選,韓國政界要求企業「相生經營」的呼聲日益高漲,此並非「一次性壓迫」,三天兩頭的政策性觀點讓大企業財閥紛紛皺起了眉頭。
對此有人擔憂稱,過度壓迫大企業,將令投資市場降溫,其負面影響將波及到雇傭市場和經濟恢復。但從長遠來看,出於輿論對社會責任的要求,以及基於企業的自發願望,大企業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 還是有機會創造雙贏。
首要靜觀其變
1月31日,據主要財團和大企業消息,韓國政界欲引進財閥稅和出資總額限制制度。對此,年初財界宣稱推出史上最大投資計劃以克服全球危機的氣勢不知不覺軟了下來,比起全球景氣,政界的一舉一動更容易讓其神經緊張。
目前,靜觀其變是財界的主流看法。俗話說槍打出頭鳥,「財界大亨」三星集團作為風向標,將最先承當此次政策風波。這從上週三星集團旗下新羅酒店撒手麵包店連鎖產業後打出「企業相生經營」的口號中可見一斑。而現代汽車集團放棄咖啡事業,也是出自於輿論「無差別化壟斷」一說的壓力。
此外,煉油業等產業也緊盯政府眼色,但業界表示去年已做出「犧牲」下調油價,今年油類稅下調將成為政府的「眼中釘」。
重在配合政策
受政界風聲影響,財界表現得小心翼翼,但各大企業有望積極投入到相生經營、減少社會貧富兩極分化、支援低收入階層等活動中。因為擴大社會性責任已成為一股不可抗拒的大勢,從長遠來看,相生經營戰略將利於企業發展,從而反過來對財閥產生積極影響。
例如大型超市在政策壓制下,下調手續費以及規制營業時間和日收入,並迅速放寬工作崗位限制以配合政府等,許多企業紛紛擴大年長職員的錄用規模,延長退休期限,並積極採用高中學歷職員,還對優秀職員工進行表彰。
但目前三星集團、現代汽車集團、LG集團等財閥紛紛忙於躲避政界壓力,尚未推出具體對策回應。
對此大企業相關人士表示,有關社會責任問題的探討為時已久,預計政府將以階段性推進的方式持續擴大社會責任范圍,在促進企業穩健成長的同時,努力貫徹政府政策,這並非一味排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