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環球時報援引新加坡《海峽時報》文章,原題為:中國開始逐漸在波斯灣發揮更大作用。
文章指出,中國對資源的需求日益增加,現在已超過美國成為波斯灣地區頭號石油買家。在這種背景下,中國在該地區的地緣政治戰略也出現轉變升級。
分析人士稱,北京加強與阿拉伯國家的關係,著力推動波斯灣地區安全。種種舉動表明,今後中國可能在該地區充當更大的角色。北京不太會在短時間內向中東大量部署軍力,但可能會更密切地與美國合作,以維護該地區穩定。中國也許會疏遠不穩定的伊朗,轉而更多地從海合會國家進口石油。
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已是最依賴海合會六大產油國的國家。據統計,中國已超過美國,成為海合會國家的最大石油進口國。今後,一些海合會國家對北京能源安全戰略的重要性將愈發顯現。上周中國總理溫家寶的中東之行就凸顯這一點。這是今年中國高層領導人首次出訪。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安德魯·肯尼迪教授說:「中國與俄羅斯、委內瑞拉、巴西、哈薩克斯坦以及其他國家簽訂能源協議,希望擺脫對中東的過度依賴,實現供應多元化。但由於種種原因,中國顯得心有餘而力不足。」英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的桑佳亞·巴魯博士贊同上述看法:「對中國來說,波斯灣仍是最近的石油供應源。」幸運的是,這些國家與美國的盟友關係不太可能給中國帶來大困擾。
因此為與海合會國家維持友好關係及確保石油供應,北京可能會動用經濟影響力。這包括向該地區出口更多廉價產品和食品,以增加雙方在貿易上的互相依賴,支持更多貿易以人民幣結算。同時,中國可能會調整對地區地緣政治的立場———特別是在伊朗問題上。這能爭取到海合會國家的好感,因為後者急欲抑制德黑蘭的核計劃,希望北京在這方面提供支持。
巴魯博士表示,顯然,北京今後需要為中東地區穩定貢獻更多力量,「中國遲早不得不向該地區提供海上軍事安全,人人都期待中國這樣做」。現在中國已有幾艘軍艦在阿拉伯海域巡邏,今後隨著美國削減在波斯灣的駐軍,會有更多的中國軍艦加入。巴魯博士稱:「中國剛剛開始發揮影響力,目前還是猶猶豫豫的,今後肯定會變得更加積極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