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人民日報刊文紀念鄧公南巡講話


http://news.wenweipo.com   [2012-02-13]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鄧小平在深圳視察。資料圖片

【文匯網訊】今年是鄧小平同志南方談話發表20周年。鄧小平同志的南方談話,是堅持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理論和路線,把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推進到新階段的又一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宣言書,為我們抓住機遇,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大踏步向前推進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人民日報》「大家論道」欄目刊發的兩篇文章就在新形勢下深刻領會和貫徹南方談話的核心思想和精神,進一步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續寫「春天的故事」進行了闡述。

 毫不動搖地堅持黨的基本路線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國際國內形勢發生重大變化,黨和國家的發展處在重要歷史關頭。在這一複雜形勢下,1992年初,鄧小平同志視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發表了重要談話。鄧小平同志南方談話的核心思想,就是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他強調,「要堅持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基本路線要管一百年,動搖不得」,「說過去說過來,就是一句話,堅持這個路線、方針、政策不變。」這些重要論述,表明了我們黨堅持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基本路線、基本方針和基本政策的決心,從思想上解除了人們的擔憂和疑慮,是把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推進到新階段的又一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宣言書。今年是南方談話發表20周年,毫不動搖地堅持黨的基本路線,進一步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就是對南方談話的最好紀念。

 黨的基本路線是在科學總結社會主義建設經驗的基礎上提出的

 黨的基本路線,是黨在一定歷史時期為解決社會主要矛盾而制定的行動綱領,是指導黨的各項具體工作的行動指南。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是我們黨深刻總結社會主義建設經驗教訓得出的結論。

 黨的基本路線是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總結。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果斷停止使用「以階級鬥爭為綱」的口號,作出把黨的工作中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和實行改革開放的戰略決策。1979年3月,鄧小平同志在黨的理論工作務虛會上鮮明地提出,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無產階級專政(後改用人民民主專政)、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這四項基本原則。1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提出了我國社會主義制度還處於初級的階段的思想,並指出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之後,我國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為黨的基本路線的確立奠定了立論基礎和重要依據。1987年,黨的十三大比較系統地闡述了關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完整地概括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鬥。這條基本路線,反映了黨和人民的意志,符合社會主義發展規律,指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

 黨的基本路線是被社會主義建設實踐證明了的正確路線。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際局勢風雲變幻,蘇聯東歐等一些社會主義國家垮臺,許多發展中國家政局動盪,人民生命財產遭受損失。我國雖經歷政治風波干擾、亞洲金融危機衝擊、非典型肺炎疫情襲擊、國際金融危機衝擊,以及遭受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樹地震、甘肅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災害的破壞,但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穩步推進,成就令世人矚目。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經濟以年均近10%的速度穩步增長,人民生活實現了從溫飽到總體小康的跨越。同時,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不斷加強,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日益繁榮,社會呈現安定和諧的局面。這些成就的取得離不開我們黨堅定不移地堅持和貫徹黨的基本路線,緊緊圍繞黨的基本路線展開各項工作。實踐充分證明,黨的基本路線是指導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正確路線。

 黨的基本路線的客觀依據沒有變 

 當前,國際環境和國內形勢都發生了深刻變化,但黨的基本路線的客觀依據並沒有發生根本變化。胡錦濤同志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大會上指出:「我們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但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這一重要論斷,科學分析判斷了我國當前面臨的形勢,是我們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的客觀依據。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基本國情是我們黨制定和堅持基本路線的基礎。認清基本國情,最重要的是認清社會性質和社會發展階段。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準確把握我國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並從這一國情出發制定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取得了社會主義建設的巨大成就。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指我國已經是社會主義社會,但是處於不發達的社會主義階段。當前,我國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仍然沒有變。從歷史和現實來看,要改變我國生產力發展的落後狀況、鞏固和完善社會主義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還需要很長的歷史時期。正如鄧小平同志所指出的:「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還需要一個很長的歷史階段,需要我們幾代人、十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堅持不懈地努力奮鬥」。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沒有變。社會主要矛盾是制定基本路線、確定中心工作和發展目標的直接依據。在我國現階段,雖然社會生產力得到極大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極大提高,但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仍然是社會的主要矛盾。從國內來看,我國正處於社會轉型期,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活各方面存在著種種矛盾,並且各種矛盾和問題疊加出現。但應看到,我國社會總體上是和諧穩定的,人們的主要需求還是提高生活水平、過安居樂業的生活。從國際上看,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的主題,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儘管一些西方國家不斷對我國進行西化分化,但是我國相對和平的國際環境並沒有變。

 我國是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發展取得巨大成就,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特別是近年來,我國戰勝了許多重大自然災害,成功舉辦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等大型活動,有效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在全球率先實現經濟回升向好,令世界驚歎。隨著綜合國力、國際影響力的顯著提高,有些人認為我國已經不再是發展中國家,進入了中等發達國家的行列。這種看法是錯誤的。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組織數據,我國人均GDP世界排名100位左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我國的發展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存在著較大差距,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

 始終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

 當代中國正在經歷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社會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複雜多樣,各種思潮不斷湧現,一些懷疑和否定黨的基本路線的「雜音」、「噪音」也時而出現。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就要旗幟鮮明地抵制和反對各種錯誤思想的干擾。胡錦濤同志指出:「我們要始終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做到思想上堅信不疑、行動上堅定不移,決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決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而是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深刻指明了在新的形勢下堅持黨的基本路線的重大意義,為堅持和貫徹黨的基本路線提供了根本遵循。

 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必須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不動搖。「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是黨的基本路線的核心,堅持黨的基本路線關鍵是要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由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和社會主要矛盾決定的,是黨和國家興旺發達和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就是各項工作都要服從和服務於這個中心,全黨全國都要圍繞這個中心、配合這個中心開展工作。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是黨和國家生存發展的政治基石,為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指明了正確方向、提供了根本保證。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是黨和國家發展進步的活力源泉。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改革開放。「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是相互貫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統一整體,必須全面堅持、一以貫之,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

 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必須不斷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南方談話中,鄧小平同志在強調黨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的長期性穩定性時指出:「隨著實踐的發展,該完善的完善,該修補的修補,但總的要堅定不移。」黨的基本路線是對實踐經驗的總結,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認識真理永無止境,理論創新永無止境。不斷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為更加自覺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提供理論支持,這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神聖而光榮的責任。我們必須準確把握世界發展大勢,準確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深入研究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及時總結黨領導人民進行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創造的新鮮經驗,在理論創新中不斷賦予黨的基本路線以新的時代內涵,永葆黨的基本路線的旺盛生命力。

 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必須大力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精神。自力更生、艱苦創業是黨的基本路線的重要內容,是我們黨和人民在長期的革命、建設、改革過程中形成的優良傳統。在革命、建設年代,我們需要發揮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精神,以爭取革命、建設的勝利。在改革開放新時期,我們同樣需要發揮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精神,以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目標。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宏偉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既不能靠侵略掠奪弱小國家,也不能寄希望於西方國家的「恩賜」,只能靠自力更生、艱苦創業,把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充分激發出來。當然,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精神並不是否定人們合理的物質文化需求,要求人們過「苦行僧」式的生活,而是要把現代化建設的基點建立在自力更生、艱苦創業上,大力弘揚艱苦奮鬥的作風。

 南方談話對發展問題的探索和回答

 發展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與「什麼是馬克思主義、怎樣對待馬克思主義」、「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共同構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探索和回答的四個基本問題。在南方談話中,鄧小平同志集中論述了當代中國的發展問題,進一步為我們黨執政興國、繼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指明了方向、明確了路徑。

 對「為何要發展」的探索和回答

 發展是當代中國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大課題。鄧小平同志指出,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問題一個也沒有解決。對於我國來說,發展問題變得越來越突出,因為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落後,人民生活水平低下。發展太慢不是社會主義,現在周邊國家發展很快,「如果我們不發展或發展得太慢,老百姓一比較就有問題了。所以,能發展就不要阻擋,有條件的地方要盡可能搞快點。」

 發展對於鞏固社會主義制度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總結蘇東劇變的教訓和我國改革開放的成功經驗,鄧小平同志強調:「不堅持社會主義,不改革開放,不發展經濟,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條」。因此,要堅持不懈地抓發展。他說:「我們搞社會主義才幾十年,還處在初級階段。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還需要一個很長的歷史階段,需要我們幾代人、十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堅持不懈地努力奮鬥,決不能掉以輕心。」在這裡,鄧小平同志不僅指出了發展的重要性,而且強調了發展的長期性和持續性。

 實現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奮鬥目標、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必須依靠發展。鄧小平同志指出:「我們要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上繼續前進。」「如果從建國起,用一百年時間把我國建設成中等水平的發達國家,那就很了不起!從現在起到下世紀中葉,將是很要緊的時期,我們要埋頭苦幹。我們肩膀上的擔子重,責任大啊!」「擔子重」就是發展的任務重,「責任大」就是通過發展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責任重大。

 對「實現什麼樣的發展」的探索和回答

 發展的任務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鄧小平同志指出:「革命是解放生產力,改革也是解放生產力。」「過去,只講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生產力,沒有講還要通過改革解放生產力,不完全。應該把解放生產力和發展生產力兩個講全了。」這一重大論斷進一步深化了對社會主義根本任務的認識。

 發展必須是全面協調的發展。鄧小平同志強調,發展應該是協調的,既要講速度,也要講效益;既要講全面,又要講重點;既要大膽而不失時機,又要防止急躁冒進而陷入困境;既要注重國內政策的穩定,調動一切積極性,又要積極對外開放,大膽吸收和借鑒人類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他指出,發展「不是鼓勵不切實際的高速度,還是要扎扎實實,講求效益,穩步協調地發展」,「要注意經濟穩定、協調地發展」。

 發展的目標是共同富裕。在改革開放過程中,鄧小平同志反覆強調,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就是共同富裕,社會主義的原則是共同富裕,社會主義的本質是實現共同富裕。在南方談話中,他繼續強調,社會主義的本質就是逐步實現共同富裕,「走社會主義道路,就是要逐步實現共同富裕」。

 對「怎樣發展」的探索和回答

 抓住時機,發展自己,關鍵是發展經濟。「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黨的基本路線的一個基本點,是興國之要。在南方談話中,鄧小平同志特別強調要堅持黨的基本路線,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放。他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之所以能在錯綜複雜的國際國內形勢下順利推進,前提之一就在於我們堅持實行改革開放,大力發展經濟,注重改善人民生活。

 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鄧小平同志認為,打擊各種犯罪活動,掃除各種醜惡現象手軟不得,否則就會葬送社會主義事業。為此,他在南方談話中正式提出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這兩隻手都要硬」的命題,並把它作為全黨的一項硬任務確定下來。

 發展必須搶抓機遇。鄧小平同志指出:「要抓住機會,現在就是好機會。我就擔心喪失機會。不抓呀,看到的機會就丟掉了,時間一晃就過去了。」他提醒我們,「現在,我們國內條件具備,國際環境有利,再加上發揮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在今後的現代化建設長過程中,出現若干個發展速度比較快、效益比較好的階段,是必要的,也是能夠辦到的。我們就是要有這個雄心壯志!」

 發展必須隔幾年上一個台階。鄧小平同志不僅關注經濟發展速度,而且提出要在加快發展中力爭使我國經濟發展上台階。他曾經指出,可能我們經濟發展規律還是波浪式前進。過幾年有一個飛躍,跳一個台階,跳了以後,發現問題及時調整一下,再前進。在南方談話中,他進一步指出,「看起來我們的發展,總是要在某一個階段,抓住時機,加速搞幾年,發現問題及時加以治理,爾後繼續前進。」因此,要正確分析形勢,善於認識機遇,把握機遇,用好機遇,不要坐失良機。要利用機遇,把中國發展起來,力爭每隔幾年經濟上一個新台階。

 發展必須依靠科技和教育。改革開放以來,鄧小平同志一再強調要把科學技術搞上去,把教育作為一個民族最根本的事業來抓。在南方談話中,他再次強調:「經濟發展得快一點,必須依靠科技和教育。」他還提出:「高科技領域,中國也要在世界佔有一席之地」。

 要大膽地試、大膽地闖。鄧小平同志指出:「改革開放膽子要大一些,敢於試驗」,「看準了的,就大膽地試,大膽地闖。深圳的重要經驗就是敢闖。沒有一點闖的精神,沒有一點『冒』的精神,沒有一股氣呀、勁呀,就走不出一條好路,走不出一條新路,就幹不出新的事業。」他要求,每年領導層都要總結經驗,對的就堅持,不對的趕快改,新問題出來抓緊解決。不要搞無謂的爭論,耽誤發展機遇,影響發展的速度和效益。

 發展必須注重大膽吸收和借鑒國外經驗。鄧小平同志認為,我們再也不能像過去那樣,關起門來搞建設,必須抓住機遇,擴大開放。他認為,「社會主義要贏得與資本主義相比較的優勢,就必須大膽吸收和借鑒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鑒當今世界各國包括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一切反映現代社會化生產規律的先進經營方式、管理方法。」

 發展必須保持國內政策的穩定。鄧小平同志指出,改革開放以來,「在這短短的十幾年內,我們國家發展得這麼快,使人民高興,世界矚目,這就足以證明三中全會以來路線、方針、政策的正確性,誰想變也變不了。」誰要想改變這一政策,人們會不同意,誰就會被打倒。「當然,隨著實踐的發展,該完善的完善,該修補的修補,但總的要堅定不移。」

 判斷的標準是「三個有利於」標準。針對改革開放中出現的各種疑慮,鄧小平同志在南方談話中明確提出了「三個有利於」標準。「三個有利於」標準把發展生產力、增強綜合國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三者有機結合起來,是鄧小平同志反覆思考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怎樣發展得出的重要結論。這一標準的提出,對於我們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重大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發展的關鍵在人。鄧小平同志明確指出:正確的政治路線要靠正確的組織路線來保證。中國的事情能不能辦好,社會主義和改革開放能不能堅持,經濟能不能快一點發展起來,國家能不能長治久安,從一定意義上說,關鍵在人。

 南方談話對當代中國發展問題的探索和回答,集中體現了鄧小平同志的發展思想,成為鄧小平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南方談話發表20年來,我們黨緊緊抓住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進一步探索和回答「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的問題,進一步探索和回答「什麼是馬克思主義、怎樣對待馬克思主義」、「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等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堅持和拓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在新形勢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不斷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仍然是當代中國面臨的根本任務。

      責任編輯:新二
人民日報刊文:不拘一格選人才      [2012-02-13]
《人民日報》原副總編輯:中國改革再一次到了緊急時刻      [2012-02-12]
人民日報刊文批幹部庸懶散作風      [2012-02-10]
人民日報頭版談從政道德:領導幹部要有歷史擔當      [2012-02-06]
人民日報:伊朗問題 中國撐正義      [2012-02-03]
人民日報:從島名看釣島主權歸屬      [2012-02-01]
人民日報關注公款吃喝:「嘴上腐敗」應盡早入罪      [2012-01-31]
人民日報發文評中國人權環境      [2012-01-29]
人民日報:美國人權組織對中國司法改革觀察片面      [2012-01-28]
人民日報駁美NGO對華人權指責      [201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