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南方周末報道,2月13日,國家發改委公佈中石油、中石化及中海油三大石油巨頭7個海外項目的核准通知。獲批的項目包括:中石油參與殼牌公司加拿大非常規天然氣開發及LNG(液化天然氣)合作一體化項目,中石油乍得H區塊勘探開發項目,中石油投資阿富汗阿姆河盆地勘探開發項目;中石化收購加拿大日光能源公司項目,中石化收購殼牌公司喀麥隆資產項目;中海油收購加拿大歐普提公司項目,中海油收購圖洛公司烏干達1、2、3A區塊各33.3%權益項目。
這僅是近期中國企業出境併購的其中幾個案例。歐債危機背景下,海外資產出於低估值階段,讓中國企業迎來難得契機。
併購頻吹「中國風」
2012年剛開始,中國企業便表現出海外併購的極大熱情。1月10日,山東重工旗下濰柴集團與全球最大的意大利豪華遊艇製造商法拉帝主要債權人達成協議,通過參與法拉帝債務重組程序,收購法拉帝的控股權。2月初,國家電網以3.87億歐元(約合人民幣32億)收購葡萄牙國家能源網公司25%的股份。
而春節期間海外併購的典型案例莫過於1月31日,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宣佈旗下公司三一德國攜手中信產業投資基金(香港)顧問有限公司(下稱「中信基金」)共同出資3.6億歐元收購德國普茨邁斯特100%股權,其中三一德國收購90%,中信基金收購10%。「暗戀十八年,閃婚一夜間」是對三一重工此次收購的形象描述。
不過,好事多磨,此次收購目前尚未塵埃落定。三一重工公告中這樣表述「交易仍需獲得相關部門審批並滿足一定成交條件,交易預計在2012年第一季度完成」。其中曲折在於,2011年12月德國工程機械巨頭——普茨邁斯特向全球招標時,中聯重科亦應邀與普茨邁斯特接觸且對方邀請其參與併購競標。在中聯重科獲得發改委的海外收購批復同意後,與普茨邁斯特簽署了「保密協議」。而最終普茨邁斯特最終選擇了三一重工。《第一財經日報》報道推測,普茨邁斯特沒有選擇中聯重科,是因為其違反了與普茨邁斯特之間所達成的「保密協議」。
而根據《發改委發佈完善境外投資項目管理有關問題通知》,有關企業在境外項目開展實質性工作前,即境外收購項目在對外簽署約束性協議、提出約束性報價及向對方國家政府審查部門提出申請前,境外項目正式投標前,應向發改委報送項目信息報告。而目前三一重工方面正在等待發改委的批復。
三一重工的此次收購被認為是中國工程機械龍頭跨國收購的三部曲之一。2011年的調控超過了所有工程機械廠商的預料:原材料和人力成本上漲、核心技術缺乏、節能減排的壓力和困難......國內市場國際化,國際市場國內化的格局基本形成,海外併購成為國內機械企業走出困境的重要一步。
併購思路的轉變
受全球經濟持續低迷的影響,全球併購活躍度有所下降,不少海外資產處於低估值階段,從而令中國企業海外併購迎來難得契機。雖然早前有過併購失敗的案例,但是並沒有削減中國企業海外併購的熱情。
與過去不同,企業開始轉變投資理念。由早前的新建開始轉為併購,根據調查,在發達國家,傳統產業往往產能過剩,如果中國企業還去當地建類似的新廠,容易與當地企業發生衝突。其二,企業的海外併購領域逐漸多元化,不再局限於能源、礦產等資源行業,消費品、工業品等批發零售業領域成為新的拓展領域。與此同時,民營企業也開始逐步走向前台,如海爾收購日本三洋白電業務、光明集團收購澳大利亞食品控股有限公司瑪納森75%股份等。
併購完成只是一個開始
儘管歐債危機背景下,併購價格相對較低,但是風險依然存在,中國企業在出境併購中,依然面對成功率較低的困境。
如光明集團除今年成功併購澳大利亞食品企業Manassen Foods、2010年成功併購新西蘭乳業公司Synlait的51%股權外,其它併購交易均以失敗告終;而中海油(00883.HK)參股50%的 Bridas公司在收購BP持有的阿根廷泛美能源股份時,也出於法律原因最終終止了交易。
ChinaVenture投中集團分析認為,充裕的資金並不是出境併購成功的唯一要素,如何說服國外股東接受中國企業要約才是交易成功的先決條件;中國企業出境併購過程中需要充分調研標的企業所在地區的法律及政策,同時要考慮文化差異中隱藏的衝突與風險。同時,併購交易的完成僅僅是一個開始,要真正實現併購交易後「1+1>2」的效應才是併購交易成功的重要標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