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文匯網為首頁 | 關於文匯報 | 文匯報PDF版 | | 簡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地方聯播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謝家麟、吳良鏞獲國家最高科學獎


http://www.wenweipo.com   [2012-02-15]

【本報記者劉凝哲北京15日電】中共中央、國務院昨日上午在北京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黨和國家領導人胡錦濤、溫家寶、李長春、李克強出席大會並為獲獎代表頒獎。2011年度國家最高科學獎得主是中國粒子加速器事業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著名加速器物理學家謝家麟院士,新中國建築教育奠基人之一、著名建築與城鄉規劃學家吳良鏞院士。

國家科技獎勵大會是中國政府為獎勵在科技進步活動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公民、組織而舉辦的年度盛會,其中以國家最高科技獎最為矚目,堪稱中國科學界的最高榮譽。今次獲得該項殊榮的兩位著名科學家謝家麟、吳良鏞,除得到胡總親自頒發獲獎證書,每人更得到500萬元人民幣的獎金。在此之前,共有18位著名科技專家先後獲此殊榮。

2011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共授獎374個項目和10位科技專家。除謝家麟、吳良鏞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外,大會還頒發了另外四大獎項。在體現原創能力的國家自然科學獎方面,一等獎空缺,「流體力學與量子力學方程組的若干研究」等36項成果獲二等獎。側重應用性科技成果的國家技術發明獎方面,「寬帶移動通信容量逼近傳輸技術及產業化應用」等2項成果獲一等獎,「後期功能型超級雜交稻育種技術及應用」等53項成果獲二等獎。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主要針對解決國家需求和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的重大科技成果,今年共頒發283項,其中「青藏高原地質理論創新與找礦重大突破」獲特等獎,「玉米單交種浚單20選育及配套技術研究與應用」等20項成果獲一等獎,另有262項二等獎。此外,德樂思(德國)、江見俊彥(日本)等8名外籍科學家獲得國際科技合作獎。

科技進步特等獎確立 青藏高原是中國最重要戰略資源儲備基地

上述獲得國家獎勵的科研成果,不僅促進中國科技水平的提升,更有極大經濟效應。例如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的「青藏高原地質理論創新與找礦重大突破」項目,通過四方面主要科技創新,在構造理論上顛覆了「西方模式」,確立中國科學家在青藏高原研究中的主導地位。項目並發現3條巨大成礦帶和7個超大型、25個大型礦床,實現中國金屬礦產勘查的最重大突破,一舉確立青藏高原為中國最重要的戰略資源儲備基地。

「難治鎢資源深度開發應用關鍵技術」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鎢被稱為「工業牙齒」,是廣泛應用於國防工業、航空航天、信息產業的重要戰略資源,但目前中國易處理的黑鎢礦資源已消耗殆盡,保障年限不足5年。這一技術則針對突破難處理的白鎢礦利用難題,確保中國鎢資源使用年限延長到25年以上,解決中國航空航天重大工程的亟需。

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的「寬帶移動通信容量逼近傳輸技術及產業化應用」,是一項典型的產學研合作研究成果。項目由華南大學和華為公司共同完成,不僅在理論和技術上取得突破,並率先將其推向工程實踐和產業化應用。目前,這項發明成果已在世界20多個國家應用,涉及手機芯片和終端產業。

另一大備受矚目的獲獎科研項目,是來自於中國軍事醫學科學院的「新發傳染病綜合防控技術體系的建立與運用」。這一成果歷時60年,被稱為國家「生物安全防禦系統」。項目曾最先確認中國H5N1禽流感病毒等新發傳染病病原體,並在國際上率先闡述了SARS自然感染史,並構建了基於地理信息系統、遙感、全球定位系統等現代空間信息技術、國家戰略層面的傳染病流行病學偵察體系,為國防建設和重大工程實施過程中傳染病流行風險評估提供支撐技術平台。

此外,在今年的國家科技獎勵中,央企亦體現出強大的科研能力。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共有9項科技成果獲獎,「特殊環境下複雜類型油氣田規模高效開發關鍵技術」和「環烷基稠油生產高端產品技術研究開發與工業化應用」兩項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地方聯播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