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羊城晚報報道,「廣東四個地震斷裂帶有可能發生強震」、「南澳島如再次出現強震,其影響範圍基本涵蓋全省」。連日來,媒體上不斷爆出各種消息,真實情況到底如何?就此,羊城晚報記者昨日再次採訪了廣東省地震局預報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楊馬陵。並獲悉,廣東省地震部門正推進地震社會服務工程,民眾將來有望通過手機短信在地震發生的第一時間收到相關信息。
廣東有四大地震斷裂帶?
羊城晚報:有媒體說,廣東粵東地區的南澳-汕頭地區斷裂帶、粵西的陽江斷裂帶、吳川-四會斷裂帶和瓊州海峽斷裂帶,都有可能發生強震,建議重點預防。而珠江三角洲地區,則要防範近海地區發生地震。是這樣嗎?
楊馬陵:由多條斷層組成的地帶稱斷裂帶。強震多發生在斷裂帶上,地震多發的斷裂帶稱為地震斷裂帶。按強震復發的週期理論,過去發生過較大地震的地方,未來也有可能發生同樣級別的地震。由於地震成因的複雜性,科學家對地震的孕育和發震機理還沒完全認識,地震週期理論也只是地震預報探索中多種理論的一種,單憑一種理論一種方法,是不可能預測地震的。而且,由於地質斷層的活動和地震能量的積累長期的緩慢的複雜過程,因此憑現有的技術手段還沒有辦法預測出上述地區發生地震危害的具體時間點。如南澳島過去發生的兩次7級地震,一次在1600年,一次在1918年,時間相隔了300多年。
因此,要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災害,必須靠綜合防禦。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我們就一直將粵東、粵西和珠三角地區作為地震監測、震災預防的重點區域。
處在斷裂帶上易發地震?
羊城晚報:是不是處於斷裂帶就特別容易發生地震?
楊馬陵:不一定。從「十五」開始我們就開展斷層活動性探測工作,先後對省內幾個重點城市包括深圳、東莞和廣州等城市開展斷層活動性探測,為城市規劃、舊城改造提供依據。去年底省政府和中國地震局簽訂了共同推進珠三角地區防震減災工作合作協議,重點開展珠三角地區地震監測和預警系統建設、防震減災服務平台建設以及創建防震減災示範城市等重點項目。其中,地震活動構造探測研究項目,就是摸清珠三角地震地質構造的物理特性,並對其活動性和危險性進行深入研究,為城市建設提供設防依據,也為地震預報提供支持。
另外,我們還利用前兆觀測來對地震發展趨勢進行研究,以及通過衛星觀測地殼運動方向變化、地球磁場變化和電離層變化,增加地震預測的準確性。
羊城晚報:南澳島如果發生強震,是否會對全省造成很大影響?
楊馬陵:應該說,南澳島如果發生強震,在全省都會有震感。而震感是由於地震波傳遞造成的,到了一定範圍震感就會消失。因此所說的影響指的是有感範圍,而並非在全省都會發生地震。
民眾怎樣掌握準確信息?
羊城晚報:每次地震都會傳出各種各樣的說法,民眾怎樣才能掌握到準確的信息?
楊馬陵:大家可以在省地震信息網上查詢最新的震情。河源市東源縣發生4.8級地震後,網絡上有人假借地震部門名義發佈虛假地震信息,請大家不要輕信,更不要傳播。另外,我們正在加快推進地震社會服務工程,向公眾及時提供更多的地震信息產品。比如在每次地震後快速發佈地震烈度分佈,讓公眾可以查詢、評估各地區受地震破壞的程度。未來還可以通過手機短信等方式在地震發生的第一時間接收到相關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