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財經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溫州富商收購美銀行稱已盈利


http://news.wenweipo.com   [2012-02-26]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文匯網訊】2011年11月,溫州商人林春平收購美國大西洋銀行,專家稱,這是溫州民間資本在金融業左衝右突十年後的一次破冰之旅,或許會成為溫州民資新的投資出路。24日,首次以溫州市政協委員身份參加溫州市兩會的林春平,接受了廣州日報記者專訪。

20歲欠債2000萬

24日,林春平向記者獨家透露,在收購美國大西洋銀行後,他準備再一次出手:另一家海外銀行正在與他接觸,「這家銀行規模比已收購的美國大西洋銀行大10倍不止,也已經接近破產。」林春平稱,3月份雙方將進行第二輪談判,「成功幾率百分之七八十!」

1970年,林春平出生在溫州澤雅鎮一個皮革世家,16歲隨父親到廣西做皮革生意。據公開報道,1988年,還在讀高中的林春平就已在桂林百貨大樓承包了櫃檯專賣紐扣,竟然成了當時的「萬元戶」。

1989年,林春平考入深圳大學。期間通過做深圳和溫州間的牛皮貨運完成了原始積累。據稱,在大學畢業前,他就已擁有了約600萬元身家。

1993年,林春平在廣西南寧做航空包機生意時,欠下2000多萬債務,「我向他們保證,給我5、6年時間。」幸好,借錢給他的親朋好友都非常看好他,不僅沒有為難他,甚至還借錢給他去新加坡攻讀研究生。

這是林春平一次重要的人生轉折。在新加坡,他結識了第7任聯合國秘書長安南的兒子,進而結識了非洲很多國家的領導,包括一些國家總統。他從此開始了20多年的海外遊歷和實業經營生涯。2008年,林春平成立了春平集團。

今年收購第二家海外銀行

2011年11月,林春平以6000萬美元的代價,收購了特拉華州美國大西洋銀行。11月11日,改名新匯豐銀行。林春平此舉,被解讀為溫州民間資本在金融業左衝右突十年卻未有結果的一次破冰之旅。

月淨收入七八十萬美元

「目前運營情況非常好!」24日,林春平興奮地對廣州日報記者說,自去年11月試營業以來,他的新匯豐銀行已經開始了盈利,「最新的數據都已經出來了,每月起碼有七八十萬美元的淨收入。」

林春平透露,目前新匯豐銀行只向在外華人提供轉存業務。他解釋,如果向美國人開放,他們還不了債可以申請破產,銀行將面臨虧損。同時,由於尚未在國內設立分支機構,林春平的銀行同樣無法接受國內儲戶的存款。

在國內,特別是溫州當地,對林春平的這項生意感興趣的更是大有人在。「至少有200個溫州商人已經找我咨詢過海外收購銀行的事。」

10年欲擁有五六家銀行

「今年,我肯定還會有大動作!」24日,林春平向廣州日報記者獨家透露說,目前正有一家海外銀行與他接洽,談判收購事宜。

據林春平介紹,這家銀行比已收購的美國大西洋銀行規模大10倍以上,「他們負債率比較高,也已經接近破產。」林春平透露說,今年3月份,雙方將就收購事宜進行第二輪談判,「有百分之七八十的概率,能吃下來!」

林春平進軍金融領域的雄心顯然不僅於此。

2010年6月,林春平投資1億美元,在英屬維爾京群島註冊成立了春平國際金融控股集團。2011年8月,該公司在美國投資1億美元,成立了美國新匯豐聯邦財團。

「你只要看這名字,就知道我有什麼計劃了。」林春平透露,今後10年內,計劃擁有5至6家有影響力的銀行,「每年都會有動作的。」此外,林春平的5年計劃是,在美國華爾街以及新加坡或者中國香港開設銀行的分支機構。

為了實現這一雄心,林春平已經著手準備。

24日,林春平向廣州日報記者獨家透露稱,早在收購完美國大西洋銀行以後,他就迅速著手在香港申請成立「世界華商金融協會」,「去年12月22日,香港政府已經正式批准,所有手續都辦好了。」林春平擔任協會主席。

他表示成立這個協會,首要目的就是匯聚智囊團以及培養金融人才。「我們會請很多國內外金融界老前輩、大銀行家,以座談或者論壇的形式,討論金融,向他們學習、取經。此外還能進行人才培訓。」目前,協會已有10多個成員單位,「都是國外大銀行家。」

林春平透露,協會已開始策劃活動,「會在北京設立秘書處。」

盈利模式

不被看好

據林春平介紹,新匯豐銀行的盈利模式是,吸收美國特拉華州居民的小額零星存款,匯聚成較大規模的資金額度後,存入大銀行,賺取利息差。「這是最傳統的方式,也是最穩健的方式。」林春平說,「目前來看,盈利不成問題。」

然而,這種模式並不被國內金融專家看好。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金融與會計學教授芮萌接受記者採訪時稱,「如果沒有奇招,只是靠賺利息差,在美國銀行業將很難生存。」

「美國銀行的日子顯然沒有中國銀行的日子好過,在美國,一個好的商業銀行,來自中間業務的利潤在總利潤中占比要達到40%以上,而中國銀行,這一塊可能不到20%。」芮萌分析說,中國的銀行利潤豐厚,在於其壟斷性質,這在美國是不可想像的。

芮萌分析說:「2008年美國出現金融海嘯,就是因為競爭太激烈了,要生存下來,靠原來的利息差來賺錢已經不可能,因為存貸款利率都是競爭的。特別是金融海嘯後,美國對金融業的監管更趨嚴厲,況且美國的實體經濟還沒有根本性的好轉,他們暫時不會問銀行借錢。」

民營資本七種生存狀態

溫州是我國民間資本和民間金融最為活躍的地區。據估計,溫州目前民間資本已超過6000億元。專家認為,在基礎行業的行政壟斷和「國進民退」大環境下,如此龐大的民間資本,亟需更多的出路。但是,海外投資不是容易的事。麥肯錫研究報告顯示,過去20年全球大企業兼併案成功率低於50%,而中國則有67%的海外收購失敗;另有商務部統計顯示,走出去的企業只有1/3不虧損;更觸目驚心的是,僅2008年海外衍生品對賭所砸下去的學費便高達2000億。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王德培向記者分析了目前民營資本的幾種狀態。

一、不對稱博弈。據某地產基金對內蒙、陝西、山西、溫州等地民資的調研,備受宏觀調控「關照」的房地產依然在民資配置中占比近80%。

二、闖關東,走西口。更多民資還是選擇了知難而退,轉戰三四線城市,或吸納商業用地,或投資建設工業園,此舉因與當地招商引資政策一拍即合備受歡迎。

三、三十六計,走為上計。據報道,超過一半的富人已經移民或有明確的移民願望。

四、田忌賽馬、無中生有。一些民資主動調整戰略,進入新興產業、綠色低碳等未來型產業。

五、樹上開花、合縱連橫。但與民資之間的抱團取暖相比,民資與國資(或外資)相吸更有博弈宏觀調控的底氣與實力,只是一旦決裂,受傷的總是民資。

六、資本變性、劍走偏鋒。鑒於實業投資或利潤太薄形同雞肋,或因各種原因被掛上「民資不得入內」的標牌,民資紛紛從產業資本變性金融資本。

七、就地趴下。一種是自我催眠,面對問題與危機,寧願做埋頭於沙堆的鴕鳥;還有一種是好漢不吃眼前虧,靜待政策消停或形勢明朗再說。(來源:廣州日報)

      責任編輯:delia
世行報告建議中國縮減國企      [2012-02-25]
上海微調房策前夜李克強抵滬      [2012-02-25]
轉型之時看日本:跨不過的「貿易立國」      [2012-02-25]
韓幣漸顯強勢 或成最受歡迎亞洲貨幣      [2012-02-24]
若擁有1億韓元 大學生首選儲蓄      [2012-02-24]
aT稱對中國和東盟出口將擴大40%      [2012-02-24]
KOSPI擺脫下跌 恢復至2010點      [2012-02-24]
中國藝術品市場現狀及2012年發展趨勢      [2012-02-24]
LG在澳洲洗衣機廣告之爭中小勝三星      [2012-02-24]
專家對韓中是否建立「低水平FTA」存爭議      [2012-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