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韓國《亞洲經濟》報道,統計顯示,按照2011年末標准,韓國國內的各商業銀行確保到位的長期外資規模達到712億美元。
尤其是僅2011年1年間,新到位外資就達91億美元,這可以看做是各商業銀行為應對全球性經濟危機有可能產生的危機情況而採取的相應措施。
據韓國銀行(央行)27日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末,國內商業銀行發行的國外債券規模達到554億美元,同比2010年末的489億美元增加了65億美元。
其中,1年以上的外匯長期借款規模2010年末為132億美元,2011年末增加至158億美元,增加了26億美元。由國內債券和外匯長期借款組成的外匯資金規模截至2011年末達到712億美元。尤其是與2010年末相比,2011年一年間增加了91億美元,增加規模列歷史第3位。
歷史上增加規模最大的時期出現在2007年,當年金融市場形勢好轉,銀行為了擴大經營紛紛採取了積極的市場經營戰略。
央行稱,2011年國內銀行營業狀況雖差強人意,但世界范圍內經濟不景氣所引致的市場風險,令各銀行紛紛先發制人積極發行外債。尤其是2011年全年增加的91億美元全部為外匯長期借款,確保了資金運轉的安全。
央行負責人稱,過去銀行主要追求短期資金到期後所產生的利潤,期限錯配會產生資金運營壓力。而2011年新到位的資金全部為期限1年以上的長期資金,所以由於期限錯配而產生的風險相對降低。
1月20日,在由央行總裁金仲秀主持召開的金融協議會上,各商業銀行行長認為,歐洲債務危機的擴散造成國際金融市場形勢每況愈下,為了應對可能產生的市場風險,今年上半年必須確保必要的外匯流動性,並將隨時根據市場狀況做出應對。
為了應對世界性經濟危機,各商業銀行紛紛擴大資金規模,預計2012年銀行的外匯持有額將進一步大幅度增加。
會上,各銀行行長強調,近來澳大利亞、馬來西亞、巴西、日本等國貨幣資金多邊化趨勢越發凸顯。
實際上2010年~2011年間商業銀行的新發行的美元債券中,2010年為104.9億美元。2011年減少至93億美元,縮水11.9萬億美元。
相反日元規模在同時期內由21億美元增加至38億美元,大幅增長17億美元,中國人民幣和瑞士法郎等其他貨幣的發行規模也從31.9萬億美元增長至38.6萬億美元。
除了日元外,新加坡元的發行規模也從6.6億美元增長至11.7億美元,泰銖的發行規模則從3.9億美元增長至6.7億美元。
在傳統市場上優先選擇的美元規模大幅縮水的反面,日元、新加坡元等資金多邊化趨勢開始越發凸顯。
央行官員稱,美元雖然是安全性較高的資產,但由於美國經濟基本面不容樂觀,韓國國內銀行開始將視線擴大至其他國家貨幣,資金多邊化趨勢將不可避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