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新民晚報報道,正在北京舉行的全國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上,不少香港特區的全國政協委員對近期出現的香港和內地民眾之間的「小摩擦」各抒己見,提出應理性化解。
3月2日,全國政協常委、外事委員會主任趙啟正在全國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新聞發佈會上,回答關於近期部分內地和香港居民之間出現的「口水戰」問題時表示,兄弟姐妹彼此往來難免有磕磕碰碰的時候,一則廣告不能代表整個香港社會的看法,一句極端的語言也不能代表內地人的意見,「口水戰」有害無益。至於某些問題或者說是臨時問題引起的摩擦,只要多交流意見、多包容、多協商,總會解決的。
3月4日,全國政協委員、香港醫管局主席胡定旭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為保障香港媽媽的權益及接產質量,香港將赴港生產的內地媽媽數量控制在3.5萬左右。
正在北京舉行的全國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上,不少香港特區的全國政協委員對此各抒己見。
支招一
強化國家價值觀教育
「建議人大釋法,使得『雙非』(指夫妻雙方都非香港居民而赴港產子的孕婦)孕婦在港分娩的嬰兒不能享有香港永久居留權,這樣『雙非』孕婦就沒有必要到香港分娩。」全國政協委員、香港蒙妮坦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鄭明明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香港回歸15年,全國人大已經4次釋法。「每一次釋法,都是強化『一國』權威的國情教育。」鄭明明向記者展示了她提交全國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的提案,題目是《加強港人國家價值觀教育》,提案寫道:「近期在香港社會出現的反『雙非』、反『自駕游』現象,起於極個別學者、極個別煽情報紙的鼓動,以及少數香港市民(網民)的盲從,但背後的深層原因,涉及部分香港市民濃厚的後殖民地心態。」
支招二
提高「雙非」入港門檻
「香港基本法規定,凡是在香港出生的中國嬰兒均自動擁有香港居民身份。這對內地孕婦的確有吸引力,她們來港產子也可以理解。」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中國商會主席陳經緯告訴本報記者。
他對今年香港將赴港生產的內地媽媽數量控制在3.5萬名左右的舉動表示贊同。「大量『雙非孕婦』來港產子,使香港一些醫療機構不堪重負,所以在數量上作些控制是合理的。」陳經緯並不支持完全禁止「雙非孕婦」來港,他認為,應當提高「雙非孕婦」來港產子的門檻,現在限制數量,就是提高門檻的一部分,還可以利用經濟槓桿,大幅度增加來港產子的費用,用「成本」來「自然」限制「雙非孕婦」的來港。
「如果能夠承擔高額費用來港產子,說明『雙非孕婦』家庭有經濟實力,這種家庭在香港生的孩子,一般不會輕易把孩子生下後就帶離香港,而是讓其在香港生活、成長、讀書,這對香港的社會經濟發展是有利的。」陳經緯說,據他瞭解,目前內地一些富裕家庭、民營企業主等,在香港生下孩子後,為了照顧孩子,已經在香港投資開辦企業等,這對香港也是有好處的。
支招三
融合香港和內地文化
「一些個別事件未影響內地與香港日益頻繁的經貿與社會文化交流,也不可能消減兩地血濃於水的親情。唯小部分民眾一些較情緒化的言論和行動,反映了彼此間在文化融合過程中的不協調,需要雙方以積極包容的態度化解。」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蔡冠深說。
蔡冠深認為,從近期的事件來看,兩地民眾若能深化對雙方文化背景、生活習慣的瞭解,加強對雙方社會法規及行為模式的尊重,並對彼此之間的差異多一些包容,就一定能夠減少甚至避免出現磨擦。相反,若有關的負面言論或情緒未能盡快得到疏導,不但對促進兩地經貿及社會文化交流構成影響,甚至會破壞長久以來建立的和諧關係。
他建議有關方面宜及早為兩地融合發展作具體規劃。特區政府應認真看待近期發生的事件,盡快評估其對兩地長遠融合發展可能帶來的影響,就涉及本港社會資源分配的事宜作出詳細規劃。同時,特區政府應與內地相關政府部門加強溝通聯繫,共同向雙方民眾加強宣傳教育,向內地民眾清楚說明香港的社會文化、法規與習慣,並教育內地旅客注意遵守香港的法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