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報道組 譚錦屏、鄧鵬10日電】「環境保護問題得到了全國上下的充分關注,但主要著眼在城市以及工業環保,廣大農村被忽視了,這是不公平地。」全國政協委員、湖南省環保廳副廳長潘碧靈在北京向本報記者表示。
潘碧靈委員認為,長期以來,我國環保工作存在「重工業、輕農業」、「重城市、輕農村」現象,導致農村環保和生態建設歷史欠賬太多。
他表示,這種不公平現象亟待改變。為此,他專門組織了一個提案,呼吁中央應在明年出台加快農村環保的「一號文件」,全面推進農村環保整治。他說:「如果農村環保問題依舊得不到中央的重視,將可能影響到2020年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
農村污染已佔全國半壁江山
潘碧靈介紹,農村的污染主要集中在幾個方面:一是使用農藥、化肥進行農業生產導致的污染。二是農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污染。三是農村禽畜養殖產生的污染以及工業由城市向農村轉移產生的工業污染等。
潘碧靈認為,中國農村的污染問題已經非常突出,已到了非解決不可的時候。
潘碧靈在他的提案中介紹,據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統計,農業源主要污染物,如化學需氧量、總氮、總磷分別達到1324萬噸、270萬噸、28萬噸,分別佔全國總排放量的43.7%、57.2%、67.3%,污染排放已佔到全國半壁江山。全國農村每年產生生活垃圾約2.8億噸,生活污水約90多億噸,人糞尿約2.6億噸,絕大多數沒有處理,隨意排放,每年產生的6.5億噸各類農作物秸稈有20%未綜合利用,被焚燒或堆積於河湖溝渠或道路兩側。「污水靠蒸發,垃圾靠風刮」、「室內現代化,室外髒亂差」成為許多農村形象寫照。
此外,我國是世界上化肥、農藥使用量最大的國家,年施用量分別達4700萬噸和130多萬噸,而利用率僅為35%左右,流失的化肥和農藥造成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受污染的耕地約有1.5億畝。畜禽糞便年產生量達27億噸,大部分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沒有污染治理設施,每年地膜殘留量高達45萬噸,造成了土壤污染。湖南有個別村幾十米以下的地下水都遭到了污染,10多年當兵體檢無人合格。農村環境污染不僅威脅數億農民的身體健康,還通過水、土壤等渠道影響食品安全,最終影響到城市居民。
建議8 年投1.2萬億全面治理
潘碧靈坦言,2011年中央財政投入40億元開展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僅佔當年「三農」投入的比例不到4‰。截止目前,通過「以獎促治」政策整治村莊僅1.6萬個,按環保部、財政部規劃,到2015年也只能治理6萬個,這個數字僅佔全國的十分之一左右。
潘碧靈認為,國家應該加大資金投入,按全國60萬個行政村計算,每個行政按200萬左右的最低標準,總計約需1.2萬億。他建議,「十二五」期間,國家每年投入500個億,「十三五」每年投入1000個億,八年間共計投入6500億左右。地方再按1比1資金配套,基本上就可以完成上述目標。
他認為,完成這個目標困難並不大,因為今年國家的「三農」投入已達到近1.3萬億,但農村環境整治的資金只有55個億,僅佔千分之四左右。「所以,主要是重不重視的問題」。潘碧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