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經濟參考報報道,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日前指出,我國環境狀況總體惡化的趨勢尚未得到根本遏制。其中,一些重點流域、海域水污染嚴重,部分區域和城市大氣灰霾現象突出,農村環境污染加劇,重金屬、化學品、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以及土壤、地下水等污染顯現。記者嘗試通過財經視角解讀環保戰略,並邀請兩會代表、官員、學者共同預判未來一年的節能環保形勢。
哪些環境污染最「燒錢」?
《經濟參考報》:近年來環境事故頻發,給經濟社會發展造成了很大影響。目前哪些領域的環境問題造成的損失最大?
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原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王玉慶:我國每年造成的環境污染損失包括兩類:一類是財產性損失,如企業的污水處理成本、農漁業的收成損失,包括部分生態損失。另一類是健康損失,這類損失計算起來更困難。水污染更側重於財產性損失,大氣污染更側重於健康損失。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世界銀行、原國家環保總局以及一些科研單位曾經分別做過研究。環境損失(財產性損失和健康損失)占中國GDP的比重少則為3%至4%,多則達到11%左右。這兩年沒進行過相關研究,但我估計,環境損失占中國GDP的比重可能達到5%至6%。2011年中國GDP為47萬億多,據此折算,環境污染造成損失將達到2.35萬億至2.82萬億元,也就是超過2萬億元。
此外,突發性事件(環境事故)造成的經濟損失更大。比如廣西鎘污染髮生後,在企業有能力賠付前,財政需要先行投入,用於應急監測、流域攔截、污染治理等。這些事故還會造成更長遠、間接的生態系統破壞。
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經濟學院院長呂忠梅教授:很多環境污染是不可逆轉的,也就是說,事後花多少錢都恢復不來。美國一位經濟學家曾做過相關研究,環境污染每製造1塊錢的利潤,卻要花60塊錢來治理,還要花15塊錢去看病。因此,制止環境污染的發生最省錢,污染後才想到治理最燒錢。
環保部幾年前曾經做過一次綠色GDP核算的試點,各省紛紛報名,但統計結果最終並未公佈。國際通用的資源成本指標體系包括7項,我國只採納了其中1項「污染治理成本」裡面的「大氣、污染、水污染」這很小的一部分,就把GDP拉下來一大塊,至少降低一半。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飛達集團董事長朱國平:我認為,電鍍污染造成的損失很嚴重。蘇南遍佈生產蓄電池、手機和電腦外殼的中小鄉鎮企業,排放的硫酸和重金屬會滲透到河水和地底下。建議國家採取嚴厲措施,加強對中小企業尤其是家庭企業的排污管理;建議推動企業與政府的污水管道對接,使污水集中進入處理站。
哪些環保領域最「缺錢」?
《經濟參考報》:目前哪些領域的環保投入最需要加大投資,尤其是財政投資?
王玉慶:環保投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財政投入,一類是社會投入(以企業為主)。最迫切需要財政投入的是水污染防治,其中主要是公共污水處理廠(含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園區工業污水處理等)的建設,包括管網建設在內,要確保污水處理廠達到設計能力,確保達標排放;下一步改造升級以達到脫磷脫氮的要求,這需要增加投資,還有城市的垃圾處理廠,發展垃圾焚燒成本也是比較高的。這些方面預計每年需要中央和地方財政投入上千億。
雖然當前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80%以上,但縣、鎮(含)及以下的污水處理還不在統計範圍內,其管網配套還沒有完全跟上,很多地方還是空白。
在重金屬處理方面,對於一些企業搬遷、改制、轉產、倒閉遺留的重金屬土壤污染問題,如雲南陸良的鉻渣污染,如果污染土地重新開發需要治理,財政要予以扶持。至於大氣污染防治領域,財政應該在能源結構調整方面下更大決心。
此外,環保部門能力建設方面迫切需要增加財政投入。首先是監測能力。其次是環境突發事故應急處理能力,需要交通、通訊、現場監測和其他一些手段。再次還有人員培訓。最後是風險預警方面的基礎研究、規劃設計、政策調研等。
呂忠梅:財政補貼很有必要,但光靠政府擴大財政支出去搞環境治理,是遠遠不夠的。政府把環境作為公共產品去投錢,會造成企業和老百姓搭便車,最終「企業污染,政府買單,百姓受害」。政府應該構建公平的市場競爭機制,通過排污收費和未來徵收的環保稅,實現企業的「外部成本內部化」,避免企業「守法成本高,違法成本低」的情況發生。
此外,政府應該加大環境基準研究方面的投入。我們要搞清楚中國目前的環境容量有多大,最多能接納多少污染物?「限期治理」的「及格線」定在哪裡?地方環保部門在轄區內怎樣監管才算「執行到位」?
「十二五」要「賺快錢」還是「賺慢錢」?
《經濟參考報》:此前多位專家向記者表示,隨著今年「工業穩增長」被放在突出位置,工業節能形勢將更加嚴峻。「保出口」的外貿政策也不利於對「兩高一資」產品取消出口關稅。那麼如何評估今年乃至整個「十二五」的節能減排形勢?
王玉慶:實際上,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將GDP同比增速目標從往年的8%左右調低到7.5%,透露出一個信號———「穩增長」不一定就要「穩住8%甚至10%的增長」,從而為民生投入、結構調整、節能減排留下一定空間。不要把「保出口」「增就業」與節能減排對立起來。相反,環保投入既有社會效益,又能通過環保產業發展形成經濟效益,近幾年環保產業每年同比增長15%以上,高於GDP增速。
不過,今年要全面完成節能減排指標,難度相當大。
在節能方面,結構調整力度如果不夠,高耗能行業如果高位運行,第三產業占比如果沒有達到預期目標,光靠關停一些小項目,節能目標將很難完成。一方面,我國正處在工業化中期,房地產、交通運輸等基建項目對鋼鐵、水泥等需求很大,重化工還有發展空間。另一方面,受地方的財政和政績因素影響,各省都在上工業項目,產業集中度不夠高,落後產能淘汰力度不夠大,量大面廣的中小企業能耗較高、治污較難。
在環保尤其是氮氧化物減排目標方面,去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很多環保工程的設計研究和建設運營需要一定時間,要到後三年才能顯現效果。比如煤電脫硝,既有成本難題,又有技術難題。近幾年汽車銷量大增,石油消耗較快,今年的環保形勢仍不樂觀,重點是打好基礎、政策到位,明年環保形勢才有望改善。
《經濟參考報》:有的污染企業會抱怨,人家偷排污染物賺了錢;我們搞環保要投入很大的資金,成本都轉嫁到產品裡,在市場上就沒有競爭力了。您怎麼看待這一問題?
朱國平:中國企業過去靠消耗資源、污染環境和極低的勞動力成本,創造微薄的利潤。這個時代即將結束。「十一五」期間,國家提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兩型」社會,非常及時。
如果產值和環境只能「二選一」,我們會首先選擇環境。飛達集團每年用在污水處理、煙塵處理、環境美化等方面的環保投入,佔到集團總投入的5%,基本改變了「髒亂差」的小農經濟的發展模式。
現在結構性招工難,員工對工作挑挑揀揀。只有企業環境好了,員工健康幸福了,企業才能養得了員工,招得了員工,成為「百年老店」。實際上,隨著國家環保標準和監管越來越嚴,環保是早晚要搞的,晚搞不如早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