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環球時報報道,重慶事發後,中國社會議論很多。這很正常,因為事情值得這樣的關注度。與此同時,這些議論與王立軍剛「出事」不久的那些議論差不多,大體處於自然狀態。
看上去傳言紛紛,實際上全社會都在等待黨中央的進一步權威聲音。中國社會的人心是穩定的,大家對十八大開好開成功的期待,對中國未來一些年的期待都沒有改變。
中國的快速發展就像機體的成長,總會有我們不熟悉的新細節。處理和適應它需要時間,也需要坦然。以中國這麼大的國家來看,我們的一次次調整和思考,大多都不是笨拙的,它們總是推動了社會的進步。
相信黨中央,這成了中國社會在聲音紛雜時的整體理性。這是中國社會凝聚力的重要質量線,也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多元而不散亂的根源之一。儘管無處不在的爭論也涉及了這裡,但「相信黨中央」,無疑是中國社會最強大的思想和政治現實。
一些人認為,「相信黨中央」是一種灌輸,其實不見得。它是中國政治體制自然的思想和意識形態派生,是遠在新中國成立前革命隊伍裡就已形成的一貫感受。它也是中共執政的成就逐漸收穫帶來的。
中共正帶領中華民族走向復興,國家的大方向是正確的,中國社會對這些判斷的認同度相當高。在重大問題上相信黨中央,團結在黨中央周圍,這是中國把重大決策順利轉變成行動的現實選擇,這實際上也是中國社會不斷追求穩定發展的結果。
相信黨中央和解放思想不矛盾,沒有思想的解放,相信黨中央就是盲從。正是因為我們有了多元化,有了其他選項,我們才真正發現,相信黨中央,執行黨的路線,比任何別人教我們的方法都更可靠,更能為保障國家和個人的發展創造條件。
處在黨中央的地位上,不意味著不需要與民間快速變化的具體心態和訴求做對照。其實中國社會豐富多彩的變化,對黨中央的工作方式和節奏不斷產生影響。中央和中國社會的互動越來越觸動實質。
我們相信黨中央目前正加緊圍繞公眾的政治關切開展工作。我們也希望一些結論的形成能更快些。權威聲音來得越快,社會就越清晰,公眾也越踏實。在一些時候,速度的意義遠遠超過速度本身。
十八大是第一次在互聯網信息高度發達下舉行的黨代會,中國的換屆更是第一次真正來到輿論的「大庭廣眾」之下。整個中國社會都沒有這方面的經驗,輕重的拿捏誰也不太清楚。這種情況下,謹慎是必要的。但這種謹慎同過去的謹慎是截然不同的。
中國的積極向好需要寬鬆的環境,需要公眾把對於一點的關注同時轉化為對過程的信任和理解。我們相信,這就是社會的成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