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南方都市報報道,據美國科爾尼管理咨詢公司和芝加哥全球事務委員會4月最新發佈的全球城市指數(GCI),在66個上榜城市中,中國的城市中廣州、深圳分列第60、65位,另外北京、上海、重慶分列第14、21、66位,香港、台北分列第5和40位。廣州、深圳相比2008年的排名分別下滑了8位、11位。
全球城市指數每兩年評選一次,基於商業活動(30%權重)、人才資源(30%權重)、資訊流通度(15%權重)、文化體驗(15%權重)和政治參與(10%權重)等5項指標,對全球66個商業城市地區進行綜合評估和排名。
本次排名中,紐約一如既往拔得頭籌,倫敦、巴黎、東京和香港緊隨其後。儘管2008年以來歐美飽受金融危機衝擊,但在城市競爭力上,歐美城市仍然佔據絕對優勢,且不少城市排名似乎處於上升趨勢。反觀中國內陸城市,較2008年均有所下滑,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和重慶分別下滑2位、1位、8位、11位和7位。顯示深圳為滑落幅度最大者,且在今年評比中,深圳的政治參與和人才資源指標成為明顯短板。
該研究稱,不管過去幾年金融危機如何演進,紐約和倫敦在多版本的城市競爭力排名中均引領群雄,且排名前四的城市與其他城市間保持著絕對的優勢。但這之後的城市間差距越來越小。
哥倫比亞大學評析時認為能凝聚其他主要城市的軸心城市之間的關係顯得更為重要。在提到北京、香港和上海時,認為北京是權力中心,但香港的地緣政治角色則較為重要,上海首先是全國領先的工業和金融中心。
相關分析
城市競爭力如何延續?
深圳公佈今年前兩月的統計數據中7項主要經濟指標負增長,被研究人士認為敢於披露真實的數字,勇氣可嘉。廣東省社會科學綜合開發研究中心主任黎友煥表示,據該中心調研,整個廣東一季度出口貿易下降很厲害,工業生產總值的速度下降很明顯,但不少地方還是力保「GDP」的面子工程,「深圳只是實報了一些」,所以就明顯反映出下降的趨勢。
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學者易富賢分析認為,珠三角目前已經達到歷史頂峰,隨著人口回流內地,其相對經濟優勢正在逐漸喪失,從中國和世界人口結構看,中國經濟中心有西移趨勢,需要有「走下坡路」的心理準備。
針對全球城市指數中的深圳短板,政治參與和人才資源方面,或許也是深圳未來發展中需考量的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