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中評社5月8日報道,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於5月4日在北京閉幕,對話取得了圓滿成功。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會見出席對話的美方代表時明確表示,對話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有重大突破。」顯然,中方對對話的成果是非常滿意的。就在對話開始前夕,中美之間曾發生了一起突發事件,一度給對話蒙上了一層陰影,引發了外界的諸多猜測。現在看來,中美雙方以非常理性務實的方式,穩妥處理了這起突發事件,沒有因為這個問題影響對話的成果。
事件的緣由是,上月中旬,一名叫陳光誠的中國公民進入美國駐華使館待,尋求庇護。陳光誠是山東臨沂人,盲人律師,長期為當地村民和殘疾人打官司維權,逐漸獲得了海內外的關注,聲名遠揚。 2003年7月,陳光誠作為訪問學者,前往美國訪問;2005年12月,陳光誠入選香港亞洲週刊評選出的 「2005年風雲人物」;2006年5月,陳光誠入選美國時代週刊2006年「塑造世界的一百人」。陳的維權活動也一度被當地官方認可,2003年陳還獲得了臨沂「2003年度十大新聞人物」的稱號。
但近年來,陳光誠在維權過程中,逐漸與當地政府積累了一些矛盾和衝突,並不斷激化。陳光誠於上月下旬進入美使館。由於其聲名在外,西方媒體已將其樹為「人權衛士」,輿論對中美對話是否會因此受影響而賦予了多種猜測。
現在看來,這樣的擔心是多餘的。5月2日,也就是中美對話開始的前一天,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在新聞發佈會上稱,「山東省沂南縣人陳光誠於4月下旬進入美國駐華使館停留6天后自行離開。」這表明,中美已經就此事達成協定,中美對話不會因此受到實質性影響。
我們認為,中美對這件事的處理方式和結果,意義已經超出了事件本身。多年來,人權分歧一直是困擾中美關係的一個大問題。每次中美高層會晤或對話,美方都會就此問題向中方施壓。雖然現在也仍然如是,但從這次「陳光誠事件」的處理來看,美國對此問題的關注姿態已經謹慎和低調得多,可以說已主要是姿態性的。
陳光誠事件發生後,美國政府三緘其口。雖然奧巴馬總統和希拉裡國務卿在4月30日都談到了中國的人權問題,但輿論注意到,陳光誠的名字沒有一次出現在他們的發言中。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紐蘭在新聞發佈會上甚至被記者問及了8次,但每次紐蘭都以「無可奉告」作答,以至被法新社稱為「美國政府築起了一道保密牆」。美國之所以迴避這事件,就是想低調處理此事,最好是實現軟著陸,不給即將開始的中美對話添堵。
基於這樣的考慮,美國助理國務卿坎貝爾4月29日凌晨突然訪華。雖然訪華的議題沒向外公佈,但輿論普遍認為,坎貝爾此行的目的是與中方談陳光誠的問題,意在取得中方的諒解。現在看來,這樣的猜測也大致不差。而從最終的處理結果來看,一個被美國輿論樹為「人權衛士」的符號性人物,美國使館讓其 「自行」離去,表明美方非常在意中方的感受,不想破壞中美對話的氣氛。
所以,儘管有媒體稱,希拉里在來華前夕「高調」宣稱要與中國談人權問題,但這更多的是一種姿態性宣示,意在給國內外輿論有個交待,特別是抵消因「陳光誠事件」給美國帶來的負面影響,並不意味著美國會在此問題上向中國作實質性的發難。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
美國如此處理涉華事務的原因,就在於中美在雙邊關係中的地位已經今非昔比。由於這種地位的變化,美方在處理涉華事務時逐漸退去了往日的霸道和蠻橫,更多的表現出顧忌和謹慎。與此同時,中國在與美國打交道時,也不再像往常那樣慣於委曲求全,而是更多得表現出率性和直爽。這次陳光誠「自行」離開美國使館後,中國也沒有「見好就收」,而是言辭激烈地要求「美方就此道歉,徹底調查此事,處理相關責任人,並保證不再發生此類事件。」
中美在雙邊關係中地位的相互轉換,深層原因當然是雙方國力的此長彼消。所以,預測中美關係的發展趨勢,其實就是看雙方實力的消長趨勢。雙方在人權問題上的較量也是這一地位轉換的反映。可以說,以這次對陳光誠事件的處理為標誌,人權問題將不會再成為中美關係的大礙。畢竟,跟最為有形的國家利益相比,意識形態的重要性要退居二位。雖然美國輿論在此問題上仍然得非常情緒化,但作為國家的「法人代表」;美國政府畢竟要為國家利益著想,所以表現得要理性務實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