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中菲關係殃及電網 菲面臨風險


http://news.wenweipo.com   [2012-05-21]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中國經濟周刊報道,自2008年開始實施海外併購戰略的國家電網,「出海」三年也算是成績斐然,先後收購菲律賓電網、巴西輸電公司以及葡萄牙電網(正在洽淡中)。不過,隨著中菲關係的緊張升級,作為國家電網「走出去」戰略標桿意義的菲律賓項目開始受到「威脅」。

目前,國家電網作為中國企業在菲律賓的最大投資商之一,在菲擁有超過百億元資產。5月17日,國家電網內部人士對《投資者報》記者表示,隨著中菲之間關係的緊張,公司內部也確為此擔心,畢竟菲律賓項目對於公司「走出去」戰略有標桿的作用,也在後來參與巴西等國家輸電業務中有參照作用。

政治風險不可控

實際上,這並不是國家電網在菲律賓項目首次遭阻。最初國家電網在收購菲律賓項目上,前後花了一年多時間,中間曾遭遇重重壓力,其中來自菲律賓國會的壓力最大。即便是採用招標聯合體方式,在招標結束後,仍有菲律賓國會議員持續反對政府把電網的經營權授予有中國國家電網參加的聯合體。

事實上,對於「走出去」的企業來說,除了要警惕經營風險外,最大的風險則來自政治風險。雖然,國家電網是菲律網國家電網(價值39.5億美元)最大的單一股東,擁有40%的股權(實際投資額為15.8億美元),但另外兩家菲律賓企業則各自擁有30%股權,聯合體實際控制方還是菲方。

而這也是國家電網在收購菲律賓電網不得以的「妥協」。因為當時菲律賓國內反對中國企業控制其電網的聲音過於強大,反對的理由是出於國家安全考慮,電網的控制權一定要在自己人的手上。

現在看來,國家電網在菲律賓的資產,不能受到妥善保護的的關鍵,也恰恰在控制權上。不過,雖然國家電網讓出了菲律賓電網的實際控股權,但該項目還是被廣泛認可,因為項目很關鍵的因素是帶動了國內電力設備的出口。僅在運營菲律賓電網的第一年,國家電網為其所做的設備更新換代,就從中國採購了5000多萬元的電力設備。

國家電網內部人士透露,公司內部對於海外投資的基本原則是,如果回報不比國內高到兩倍以上,公司不會參與。凡是公司選中的海外項目,當地的電價政策肯定優於國內,因為國內上游煤炭價格與國際接軌,下游則是低電價,電力企業盈利很難,反而是公司後來投資的菲律賓、巴西等項目收益比較明確,因為這些國家,所有價格均與國際接軌,公司經營壓力不大。

雖然有諸多有利條件,但該人士也承認,政治風險是公司所有海外項目最令人擔心的部分,這是不可控因素之一。

標桿項目的未知數

現在看來,菲律賓項目除了作為國家電網的標桿項目外,還給國家電網帶來了比較優厚的投資回報,這也是國家電網堅定「走出去」戰略的基礎。

不過,與很多中國企業走出去戰略不同,國家電網收購菲律賓電網資產既不是去收購礦產,也不是去借鑒成功經驗,而是要把在中國運營成功的輸電技術輸送出去,用以賺取利潤。

「菲律賓項目對於我們海外業務來說,更像一個模板,儘管每個國家的輸電企業的存在模式並不相同,但這個項目的成功運行,的確給了那些還處於艱難談判桌上的同事信心。」國家電網中層人士對《投資者報》記者強調菲律賓項目的重要性。

事實也證明了,國家電網此前在菲律賓項目的投資是成功的,2009年國家電網公司正式接手經營菲律賓國家電網公司的第一年,全年共取得投資回報4860萬美元,國家電網公司作為占股40%的單一最大股東,成為最大的受益方。

「說實話,如果菲律賓項目最後因為政治因素而擱淺的話,會嚴重影響公司今後『走出去』戰略,畢竟標桿在的話,很多項目的運營會順手的多。」國家電網內部人士顯得憂心忡忡。另外,今年過後,曾經強勢帶領國家電網實施智能電網以及「走出去」等戰略的總經理劉振亞,是否還會繼續領導這家擁有超過150萬名員工的全球最大的電力公司,也是一個未知數。

海外項目仍在繼續

國家電網因為此前菲律賓項目的成功運營,加快了「走出去」步伐。此後兩年,國家電網開始出擊南美最大的經濟體巴西。

2010年8月,國家電網提出收購Elecnor SA等7家巴西輸電公司股權,收購總價為31億巴西雷亞爾(約合17億美元)。據瞭解,巴西此前共擁有21家輸電企業,國家電網一次就收購了7家,佔到三分之一。不過,這次國家電網在收購巴西相關資產時,並未受到在菲所遇到的阻力。

而此次國家電網出面收購巴西相關資產的公司,與收購菲律賓相關資產一樣,也是由國家電網直屬子公司國家電網國際發展有限公司(下稱國網國際)承擔,具體實施由其下屬的巴西公司執行。

今年2月份,國家電網公司宣佈以3.87億歐元(約合32億元人民幣)成功收購葡萄牙國家能源網公司25%股份,這是中國企業首次在歐洲收購國家級電網公司。據《投資者報》5月17日獨家獲悉,國網國際目前仍就股權等方面事宜,繼續與葡萄牙方面進行磋商,希望進一步獲得經營權。而葡萄牙也是繼菲律賓、巴西後,國家電網又一次海外的收購項目。

這也是中國公司在歐洲收購的第二個國家輸電企業。2010年7月,李嘉誠旗下公司長江基建以58億英鎊(當時約合700億港元)的價格收購了法國電力供應商EDF旗下英國電網資產,成為長江基建創立以來最大金額的收購項目,這也是英國最大的電網企業。

相對於亞洲和南美,歐洲雖然經濟形勢更為嚴峻,但經營環境略好,尤其在政治風險方面,歐洲國家相對穩定。儘管如此,但據國網內部人士透露,想取得葡萄牙電網實際控制權並不容易。此前,李嘉誠在收購了英國最大的電網後,曾經想把英國第二大電網企業也一併拿下,最終因為英國政府擔心李嘉誠壟斷英國電網而選擇了美國企業。

「公司收購葡萄牙電網項目,是公司進入歐洲首『戰』,目前看來已經算是告捷。雖然菲律賓項目因為政治風險增加,顯得風險大增,但公司內部還是看好在菲方的投資,因為這個項目已經進入收益期,並且兩個國家關係緊張的時間應該不會太久,接下來該怎麼運營還是怎麼運營。」國網國際的一位參與過海外項目的負責人看上去不那麼擔心。

在他看來,雖然公司是國有控制,但在海外經營的時候,還是以一個商業企業的方式去運營,這和國內運營的模式並不完全相同。

      責任編輯:亦書
馬來西亞願調解中菲黃岩島爭端      [2012-05-20]
菲駐港領事:不主動向中國宣戰      [2012-05-19]
菲將在南海中菲爭議點采氣      [2012-05-19]
菲拖延戰術 或讓華成失敗一方      [2012-05-19]
環球時報:中國應繼續嚴厲對菲      [2012-05-18]
中菲糾紛累菲行業 香蕉爛碼頭      [2012-05-16]
黃岩島事件已經影響到中菲貿易      [2012-05-14]
菲稱示威與菲政府無關 不影響中菲黃岩島談判      [2012-05-12]
印首捲入南海爭端 勸中菲克制      [2012-05-12]
印媒稱印「介入」中菲南海之爭      [2012-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