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環球網援引日本《外交學者》5月31日文章,原題:中國夾在以色列與伊朗之間。關注伊朗核問題的人可能會注意到一些有趣的事——中國已置身於以色列與伊朗之間的外交。這個事實凸顯北京在國際舞台上日益重要,也說明能源在國際關係中日益重要。
有跡象顯示,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準備下月訪華。之後,中國外交部發表聲明稱伊朗總統內賈德將於6月初訪華。目前,中國尚未最後確定內塔尼亞胡來訪。可以想像,如果他是在內賈德之後不久訪華,會是什麼感受。
內賈德就任總統後先後幾次訪華,參加會議或活動,下月之行將是出席上合組織會議。這類訪問與正式訪問大不一樣。為什麼伊朗領導人採取這種方式,具體原因不得而知,但北京可能不願接受這種訪問,擔心讓外界覺得與伊朗走得太近。
無論怎樣,內賈德的中國之行肯定會包括討論核問題,他很可能會尋求得到北京更多支持。他可能還會向中方保證,伊朗將繼續向其供應原油。中國經濟需要能源,這意味著北京不願接受西方對德黑蘭能源領域更嚴厲的制裁,更不會支持破壞性軍事行動。
然而,以色列也日益看重對華關係,越來越多跡象顯示,以中關係正逐漸改善。今年以來,多位以色列部長(包括財長和外長)訪問中國。同樣,以色列官員訪華時,伊朗核問題估計也是重要議題。
伊以雙雙看重中國。如此一來,北京就要面臨一個困難的平衡。據稱,今年3月,中國領導人與一名以高官會晤時強調,中方理解以色列對伊朗核問題的關切,但問題應通過外交途徑解決。中國外交部的中英文新聞稿對該講話語焉不詳,但以色列和國際媒體進行了完整報道。
這就有意思了,或許這反映出北京不願被視為太「理解」以色列的立場,因為擔心引起德黑蘭不滿。不過,若中國未能向以提供一些外交安慰,就有可能在其他大國眼裡自我孤立。當然,許多人認識到,中國支持伊朗主要是出於經濟考慮,但也樂於利用其作為挑戰西方的工具。不過,中國不僅需要伊朗的石油,也需要以色列的技術,這就令問題變得複雜了。據此判斷,雖然以伊領導人訪華肯定會引人關注,但雙方都不太可能在爭取中國方面獲得明確突破。
目前,國內壓力正迫使中國變得更加開放和民主,最終會影響到外交政策。這會如何影響伊朗核問題及北京與德黑蘭和特拉維夫的關係,將是有趣的觀察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