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帆 內丘電】6月9日,「相約和諧內丘品讀邢窯文化2012中國文化遺產日河北主場活動」在邢台市內丘縣舉行。
現年90歲的中國古陶瓷研究會名譽會長、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員耿寶昌先生應邀出席,並在開幕式致辭時表示此窯爐群的完整性及組合形式的獨特性,在邢窯窯爐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考古價值。
絕無僅有的窯爐組合
據介紹,此邢窯窯爐群遺址介於北朝至隋朝之間,出土的唐三彩陶片為白瓷到成熟唐三彩的過渡產物。此次開掘了10米乘10米探方12個,其中第1層已發掘完畢,一部分探方正在進行第2層和遺跡的發掘。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邢窯窯爐群考古隊隊長王會民向記者介紹說,此次發現的8座邢窯窯爐遺跡,打破了兩項世界紀錄。第一、遺跡中有4座窯爐組合在一起,緊密相連,共用一個工作空間。這種組合在中國絕無僅有,對於研究當時古人燒窯的行為方式和思維意識有重要貢獻。第二、遺跡中至少有兩三個窯爐整體結構保存完整,這種完整性在世界上也極為罕見。
或填補斷代空白
據瞭解,學術界認為邢窯燒製瓷器的歷史應早在北朝,但一直沒有相應的發掘地點和地層包括窯爐證據。本次邢窯窯爐群發現的早期堆積層及早期窯爐正可填補此空白,這也意味著中國陶瓷史將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對此王會民稱:「考古人一直在追尋邢窯的起點,這次的發現也許不是最早的,但應屬於最早的那一批。」
將申報年度國家級考古大發現
內丘有關方面透露,為更好保護邢窯遺址內丘城關窯區,將依托發掘現場建設邢窯遺址博物館,展示整個邢窯的燒造流程和作坊遺存,同時要為這次發掘申報201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發現」。
相關鏈接:
邢窯是我國古代的制瓷窯場,以燒製白瓷著名,有「南青北白」之稱。目前為止共在河北內丘、臨城、邢台、高邑四縣廣大範圍內發現北朝至元代各時期的邢窯窯場遺址近30處。在邢窯諸窯址中,歷史等原因造就了內丘城關窯場的核心地位,是邢窯考古發掘和研究的重點區域。
內丘城關窯場以西關一帶為中心,在西關村北、村西、村西北、村南等多處區域都發現有邢窯遺址,分別編號為「1—4」號。此次發掘地點就位於西關村南編號為「4」號窯區的建設控制地帶內,是原縣商業服務樓和糧貿大廈的佔地範圍,在內丘縣舊城改造和道路擴寬施工過程中,由內丘縣文物部門在施工現場發現了較多的邢瓷殘片,其中有白瓷、青瓷、窯具、三彩片等,隨後經考古勘探證實,施工區域內存在多處窯爐遺跡。
經河北省文物局同意並報請國家文物局,由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邢台市文物管理處和內丘縣文物旅遊局組成的邢窯考古隊於今年5月上旬開始進行發掘。目前,共開10米×10米探方12個,其中第層已發掘完畢,一部分探方正在進行第層和遺跡的發掘,出土遺跡有瓦棺葬2座,灰坑3座,窯爐遺跡8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