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香港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香港回歸15年普通話在港使用日趨廣泛


http://news.wenweipo.com   [2012-06-14]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中國廣播網6月14日報道,1997年前後,香港流行一種說法:只要不過羅湖橋,就可以不用學普通話。

如今,置身於人潮湧動的銅鑼灣商圈,耳邊儘是普通話的聲音:店舖的銷售員熱情地用普通話招攬生意;街頭的香港市民耐心地用普通話為內地遊客指路。

回歸前的香港,粵語和英語是主流;15年來,隨著香港與內地在政治、經貿、社會文化及教育等領域的交流越發頻繁,普通話在香港使用日趨廣泛。特區政府統計處今年2月發佈的2011年香港人口普查報告顯示,普通話的普及程度首次超越英語,成為香港的第二大語言。

職場普通話成為「香餑餑」

著名精密儀器製造商沃特世公司日前在香港刊登廣告,招聘其香港分公司人事部經理,在語言要求中特別註明應聘者須熟練使用普通話。沃特世公司人力資源分析員何先生表示,15年來,公司的內地業務攀升,已佔總業務量的五成以上,而香港部門統管整個亞太區,要與內地員工溝通,就必須會講普通話。

近年來,普通話在香港職場中的地位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企業都希望員工會說普通話。香港大型求職網站JobsDB5月底提供的數據顯示,最近半年有11%的招聘廣告中明確要求應聘者必須會講普通話。

如果以工種分類,銀行及金融領域對會講普通話的求職者需求甚殷,占該工種招聘廣告總數的18.6%;其次為政府及公共機構,占17.1%;物業及地產,占16.9%;專業服務,占15.2%;美容及健康,占14.1%。

香港一家專業人才招聘公司華德士的人力資源經理黃綎婷說,他們的客戶多為外資公司,在香港設有分支以照顧內地業務。她透露,約六七成的客戶傾向聘用會講普通話的員工,「回歸之前,會講英語是必要條件,現在普通話也成為常見的要求」。

理工大學中文及雙語學系講師劉文采說,她曾在當地一家有名的茶餐廳看到兩位內地遊客對著餐牌琢磨半天,正當她打算做一回熱心翻譯時,店夥計卻張口就用普通話招呼,一來一回的簡單溝通,應對自如。

「基本上香港人都知道普通話的重要性。普通話是我國標準語言,這一點是存在於我們心裡的,但同時也有現實謀生的需求在鞭策。」劉文采說。

校園流行普通話

今年3月底,香港浸會大學舉辦了一場普通話朗誦比賽,吸引逾800人報名,創歷史新高。19歲的香港學生曹可人以一首《一棵開花的樹》贏得詩歌組冠軍。

曹可人告訴記者,源於對語言的熱愛,她很小就在家自學普通話拼音,並從一年級就開始參加朗誦比賽。長大後她發現,普通話講得好,對於學習、交流活動及獲得工作面試機會都有很大幫助。曹可人希望大學畢業後可以去內地的廣告行業工作。

特區政府統計處2月發佈的人口普查報告顯示,2011年6月底香港約有707萬人口,其中,約46.5%的人口報稱能說普通話,比2001年大幅上升約13.2個百分點。此外,約1.4%的人口以普通話為最常用語言,也高於2001年的0.9%。

15年來,普通話在香港普及程度的躍升,少不了學校教育的推動作用。

普通話自1998年起成為香港小學一門核心科目,在1998年及以後入學的學生,都會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學習普通話至初中三年級,接受9年的普通話教育。目前香港所有大學、大專院校及小區學院全部開設了普通話課程。

香港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語常會)委員、香港理工大學中文及雙語學系教授陳瑞端說,15年前真正能講普通話的學生很少,但近年香港學生的普通話水平有了不少提升。她這一兩年去觀看一些朗誦比賽,發現很多本地小學生的普通話像粵語一樣流利。

她還說,以前很多高校的中文課都用粵語授課,但近五六年,隨著內地學生增多,促使老師們學著用普通話授課,例如理工大學的雙語學系,之前用粵語授課的研究生課程已有90%都改用普通話。

香港中文大學普通話教育研究及發展中心主任林建平說,從人口普查報告上看,會講普通話的香港市民從2001年的三成多,到2006年的四成,再到2011年的近五成,可以說是一步步在普及;而從語言教學的角度來看,「普及」之後應該做的是如何「提高」。

齊心推廣普通話

如今的香港,與政府活動相關的重大場合,林林總總的國際會議、論壇及展覽,地鐵與巴士的報站,客服電話的語音提示等,都可以聽到普通話的聲音。

中央駐港聯絡辦主任彭清華日前表示,香港回歸前他曾來過這裡,那時商場營業員和出租車司機普遍不懂普通話,內地人到香港觀光、購物都很不方便。

他說,現在不僅大多數營業員和出租車司機會講普通話,內地也有很多年輕人會聽、講廣東話,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回歸以來,兩地人員往來更加密切,各個方面交流日益增強。

這些無不得益於內地與香港這些年簽署的一系列交流合作協議,特別是2003年推出的《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及港澳個人游政策。

陳瑞端表示,普通話是我們的民族共同語,現在香港與內地的交往越來越頻繁,層次也越來越深,只要與內地有接觸,香港人就都有使用普通話的必要。

成立於1996年的語常會為半官方機構,旨在就香港的語文教育政策向特區政府提建議。據介紹,該機構至今已舉辦逾90項推廣普通話的活動,參與的香港市民約28萬人,另有逾300萬觀眾收看了相關的電視節目。

香港回歸15週年前夕,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也於今年5月與香港考試及評核局簽署合作協議,共同致力於開拓、發展和深化內地與香港的推普合作交流。

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自1996年至今,已與香港11所大專院校簽訂協議建立「普通話水平測試」中心。據國家語委數據顯示,香港1996年共有141人次參加了測試,而截至2010年底,測試數量已逾7萬人次。

據中大教研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香港人的普通話水平較集中在「三級甲等」,即「合格的普通話」,日常溝通沒問題;而香港人的普通話水平達標率(即「二級乙等」),近年來則有上升趨勢。

林建平表示,在香港,廣泛意義的「推普」似乎還要「走出中國,面向世界」,比如培育優秀的普通話教師,在海外地區推廣普通話,弘揚中華文化。

      責任編輯:張斐
美FBI招聘會 會普通話者搶手      [2012-05-26]
教育部有關機構與港簽協議 助港人學普通話      [2012-05-14]
普通話超英語成香港第2大語言      [2012-02-26]
梁振英:深圳河以南可建「特區中的特區」      [2012-06-14]
曾蔭權向中央反映港人對李旺陽意見      [2012-06-14]
中央將在港發230億人民幣國債      [2012-06-14]
曾蔭權晤汪洋談合作      [2012-06-14]
香港發展局稱將公佈舊中區政府合署重建方案      [2012-06-14]
林鄭月娥:丁屋權不能無限期      [2012-06-14]
過去十年17萬雙非嬰兒在港出生      [2012-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