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香港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香港「黃大仙」受惠自由行 15年內地香客成主流


http://news.wenweipo.com   [2012-06-25]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中新社報道,馳名粵港澳的香港嗇色園黃大仙祠,在香港回歸後香客依然絡繹不絕,香火甚至比回歸前更鼎盛。

 「眾所皆知,嗇色園黃大仙祠求籤是『有求必應』,國內外的旅客均慕名而來,2009年入園人數約有400多萬人次,而2011年已經超過600萬入園人次,當中約有七成以上為內地及外國遊客。」

 在香港回歸15周年之際,管理黃大仙祠的嗇色園主席黃錦財接受中新社專訪時說,已有逾90年歷史的黃大仙祠在香港回歸後轉變很多,特別是中央政府開放「自由行」後,佷多內地人前來參拜。

 「回歸之後,人多了,我們也做多了。」他說,特別是在每年的農曆年三十,有很多來自內地的善信都會專程到來上「頭柱香」。

 他形容,雖然黃大仙祠歷史悠久,但在過去15年的發展是前所未有的,善信急增,善款也隨之增多,使嗇色園有大量資源擴展社會公益事業。資料顯示,嗇色園黃大仙在2010至2011年度單是善款收入便有逾8000萬港幣。

 「內地人會覺得很驚奇,我們除了弘揚道教外,原來還有其他事業。」黃錦財介紹,嗇色園主要有四大善業,包括宗教、教育、醫療及社會服務。「中醫贈醫送藥由1924年至今,除戰亂暫停外,一直不間斷,為有需要市民提供免費診症及送藥。」

 他說,得益於善款增加,嗇色園在香港回歸後發展相當迅速,該園2009年便與香港理工大學合辦一間眼科視光學中心,希望將驗眼普及化,令每位市民有平等機會接受服務。

 不單如此,嗇色園還致力推動香港的教育,近年創立了全亞洲第一部生物科技流物實驗室。「這一部生物科技流動實驗室,我們希望將生物科技普及化,車上各項儀器可以跟大學實驗室水平看齊,為全港中、小學提供生物科技、基因工程等課程。」

 在近百年的歷史中,黃大仙祠最大的擴建工程是在近年耗資逾億港幣打造太歲元辰殿,「內地很多善信來了黃大仙,很多不約而同提出這項要求,我們深思熟慮後覺得可行,便花了3年時間打造太歲元辰殿。」

 黃大仙在過去15年也不斷與時並進,「現在我們的職員和義工都要懂得普通話,特別是新建的太歲元辰殿很多善信都是來自內地,所以普通話是必須的……」此外,因應不少香客來自香港以外,黃大仙近年亦因應時代變遷推出了網上祈福服務。

 此外,黃大仙一直奉行一個原則:普濟勸善,由此形成系列廉潔的規定,例如黃大仙從不外出募捐;從不做幽科度亡的法事;從不做商業性行業,出賣符菉、骨灰位、神主牌等在不少宗教場所司空見慣的現象,在嗇色園的管理區域內,全部絕跡。

 黃錦財說,嗇色園的管理層已經形成傳統和鐵規,只做普濟勸善的事件,不得依靠黃大仙做生意賺錢。在香港回歸後,也越來越多的內地宗教、慈善團體前來向嗇色園學習廉政經驗。

 「每年均有很多國內外團體到嗇色園拜訪,與本園互相分享運作經驗,交流心得,例如本園善款的運用,要有好高透明度,而我們會定期出版年報,並上載網站公開資料……」他介紹,嗇色園還設有內部審核部門,定期就各部門的職能、營運成效、潛在風險等進行調查,直接向董事會反映,以達致良好管治質素及水平,使到善款運用得更恰當。

香港回歸15周年
      責任編輯:新二
新華電視專題片 紀念港回歸15年      [2012-06-25]
回歸15年 港離岸人民幣業務發展記      [2012-06-25]
粵北山村藏古跡 港人義修清代匾      [2012-06-25]
「供港食品」反證內地食安非絕症      [2012-06-25]
港關愛基金 可惠及數十萬人      [2012-06-25]
新華網採訪梁振英 談回歸說未來      [2012-06-25]
梁振英:人心回歸是項長期工作      [2012-06-25]
梁振英:和700萬港人攜手並進      [2012-06-25]
梁振英:禁止「雙非」孕婦      [2012-06-25]
胡錦濤29日將訪港出席特區政府就職禮      [2012-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