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人民日報海外版》6月27日刊載國際問題研究專家華益文題為《菲律賓小動作包藏禍心》文章,內容如下:
菲律賓為了不斷強化對其非法佔據的中國南海島嶼的所謂「主權」,可謂絞盡腦汁,小動作頻出。
近日,菲律賓地方政府在菲方非法侵佔的中國南海中業島上開辦了一家小型幼兒園。菲地方官員聲稱,此舉僅僅是為了島民的教育問題,不是為了挑起其他宣稱對該島擁有主權國家的不滿,中國沒有必要擔憂。這話在中國人聽來,無異於「此地無銀三百兩」。
中業島系南沙群島中僅次於太平島的第二大島,早在清嘉慶年間就有中國漁民在島上居住,公認的國際法原則賦予中國對中業島及其他南海諸島無可爭辯的主權。1946年,當時的國民政府派軍艦「中業號」接收南沙群島主權,該島遂命名為「中業島」。菲律賓政府於1971年非法侵佔中業島,並在此後的41年間,無視中國政府的一再反對,不斷採取各種手段,強化其在該島的非法存在。
此次菲律賓在中業島上辦學,從解決孩童就學入手,看似動作小,行事低調,實則包藏禍心:為的是保持對中業島的實際控制,進一步固化其對中業島的所謂「主權」。說白了,就是企圖把菲律賓兒童變成「娃娃兵」,一方面靠解決島上居民的「後顧之憂」,吸引和留住這些「非法移民」,達到世代佔領中業島的目的,另一方面靠增加島上兒童,打「人道牌」、「悲情牌」,把這些兒童當做「人盾」,以備在未來可能的中菲島嶼之戰中增加中國收復島嶼主權的難度。
菲律賓此等伎倆,同越南派僧人赴其非法佔領的南沙島礁「禮佛」,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在採取軍事和行政等硬性手段強化對有關島嶼的實際控制的同時,依靠各種「軟性」的小動作達到宣示「主權」、固化「主權」的目的,以求在同中國的南海主權之爭中搶佔先機,甚至企圖佔據道義制高點,贏得國際輿論的同情。
菲律賓千方百計將佔據中業島等南沙島嶼當作既成事實強加給中國。長期以來,中國恪守《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確定的基本原則,對菲律賓等聲索國在南海的「蠶食行動」和各種小動作採取了克制態度。中國這樣做,是為南海地區和平、穩定與繁榮大局計,為給和平解決南海爭端創造條件。
把南海打造成為一個和平、友好、合作之海,是中國最先提出的倡議,中國為之提出了許多具體的建設性措施,包括設立30億元人民幣的中國—東盟海上合作基金。但菲律賓等聲索國一邊分享中國發展帶來的好處,一邊為了一己私利不斷在南海挑起事端;一方面聲稱重視同中國的雙邊關係,另一方面又得寸進尺,執意挑戰中國在捍衛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上的底線。
中國追求南海地區和平與合作,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同樣,中國捍衛自己的領土完整和主權,也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不要指望中國會在任何情況下放棄對南海諸島的固有主權,會在任何情況下單方面犧牲自身的海洋權益。
在涉及中國主權和海洋權益的南海問題上,一條道走到黑,不撞南牆不回頭,不是菲律賓的明智選擇。菲律賓等南海聲索國應切實遵守《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的精神,避免採取任何使爭議複雜化和擴大化、影響南海地區和平與穩定的行動。
菲律賓在南海的小動作該休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