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世界新聞報報道,在中國勘探開發南海的史料裡,西沙群島以南的深水區一直是塊「處女地」。直到近日,這一狀況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在突破技術瓶頸的情況下,中國開始深入南海腹地進行商業化開採。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以下簡稱中海油)日前宣佈向外國石油公司公開招標,將在南海部分區塊進行聯合勘探和開發,大部分區塊的水深超過2000米。外界普遍認為,中國深海鑽油是繼設立三沙市後又一項捍衛領土領海主權的實質性動作,定會刺痛有關國家的敏感神經。
越南上下反應強烈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6月25日發佈公告,在南海地區對外開放9個海上區塊,供與外國公司進行合作勘探開發。其中7個區塊位於中建南盆地,2個位於萬安盆地與南薇西盆地部分區域。公告還顯示,這些區塊的水深在300—4000米之間,總面積為160,124.38平方公里。
從中海油公佈的地圖上看,招標的區塊位於南海「九段線」內,靠近越南海域。「這是一次意味深長的招標。」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研究員張明亮在接受《世界新聞報》採訪時說。他告訴本報記者,中建南盆地位於中國西沙中建島以南,越南近些年一直想在這裡搞勘探開發,去年兩國還在這個地區發生過小的摩擦。萬安盆地油氣儲量豐富,越南在這片海域已經開採了大量的石油,而中海油這次公佈的招標海域與越南油氣田有重疊之處。
對於中海油的招標活動,越南方面反應強烈。越南外交部發言人梁青毅6月26日稱,中海油對外招標的油氣區塊位於越南200海里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內,「中方此舉是非法和無效的,嚴重侵犯了越南主權和管轄權,中方應立即取消上述錯誤的招標活動」。越南國家石油天然氣公司聲稱中海油的公開招標「違法」,同越南的128-132號區塊、145-156號區塊都有重疊。「我們同國外石油公司的合作數年前就開始了,絕不會因為中海油的招標而停止。奉勸外國石油公司不要在南海趟渾水。」公司副總裁杜文後說。越南律師協會也發表聲明,支持越南外交部的抗議。聲明說:「中方對外招標的區塊根本不是爭議海域,而是越南的管轄海域。我們呼籲中方不再採取任何可能導致南海局勢緊張的行動。」
在中國專家看來,越南「聲大卻不佔理」。首先,中海油的招標活動位於中國「九段線」內,並非越南主權管轄海域,中國石油企業在此采油,合理合法。其次,越南早就在南海爭議海域公開採油了,有些油田甚至越過了「九段線」。廈門大學南洋研究所李金明教授曾表示,為了避免過度刺激中國,南海周邊國家開採的油田通常會選在「九段線」邊緣上。例如,越南的大熊油田稍微靠近「九段線」,而位於萬安灘的青龍油田則完全在中國「九段線」內。
中國在南海轉守為攻
張明亮表示,越南之所以反應強烈,是因為中海油的招標活動意味著中國啟動南海戰略轉型,由原先的口頭抗議和外交交涉,轉向實實在在的資源爭奪。「經濟開發是強化主權宣示和進行海疆管轄的有力保障,中國已經擁有了獨立深水油氣勘探開發能力,這將改寫中國在南海一滴油未采的歷史,進而打破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被動局面。」
據瞭解,全球能夠在水深300米開採油氣的企業不足20家,在3000米海底開採石油的企業更是鳳毛麟角,而南海平均水深達1200多米。直到 2004年,中海油才掌握了部分深海勘探開發的技術。「中國在南海的勘探活動始於上世紀80年代初,但由於技術的限制,當時多集中在南海北部的淺海地帶,至於南海深水區的開發,幾乎是一片空白。」張明亮說:「中海油此次在南海腹地對外招標,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今年5月份,中國首座自主設計、建造的第六代深水半潛式鑽井平台「海洋石油981」在南海正式作業。「981號」自重超過3.1萬噸,最大作業水深 3000米,鑽井深度可達1.2萬米,堪稱海上工程裝備的「航母」。「981號」開赴南海,意味著中國開始將深海油氣資源掌握在自己手中,這不僅有利於鞏固能源安全,還可打破地緣政治上的「石油困局」。
雖然技術瓶頸中國已經突破,但張明亮卻擔心一點,那就是在南海進行開採的政治風險。「對於中海油的招標,越南很可能從中作梗。中方要做好心理準備。」
張明亮對本報提到,1992年,中海油與美國克裡斯頓能源公司簽署了「萬安北-21」合同。5年後,當克裡斯頓能源公司依照合同在南沙群島西部萬安灘附近海域進行勘探時,卻遭到越南政府的抗議,電纜、管道等也遭到破壞。隨後,中越兩國陷入「外交戰」。為顧全大局,中國政府於1997年4月主動把勘探船撤離了萬安北海域,但是這並沒有換來越南的善意回應。後來,越方不顧中方反對,執意與美英等國石油公司合作開採我南海油氣田。
西方給中國采油潑冷水
西方媒體對中海油招標的前景普遍保持謹慎。英國《金融時報》6月28日援引分析人士的觀點稱,在越南的阻撓下,外國石油公司可能不會參加中海油的招標,因為在油氣資源尚未得到充分認定時,「誰也不想捲入主權爭議的風險中」。美國《華爾街日報》也認為,沒有幾家外國公司會在爭議水域從事鑽探活動,尤其是在越南提出抗議之後。
里昂證券亞洲油氣研究主管西蒙·鮑威爾稱,中海油的招標,一方面是在幫助中國政府重申南海主權,另一方面也在爭取外國公司的幫助以擴大其油氣儲備規模。「但從實現油氣開發的成本收益上看,中方的招標,政治利益大於商業利益」。
這場商業對峙會在何種程度上影響中越關係,也備受國外媒體的關注。《華爾街日報》評論說,越方指責中海油「正將觸角伸到越南的領海裡」,這顯示中越兩國的主權爭端正在升級。《金融時報》則認為,一些參與越南油氣區塊開發的外國公司,有可能成為中越主權爭端的「犧牲品」。俄羅斯天然氣公司就是其中之一。這家公司從2007年就開始跟越南進行商業合作,聯合開採南海的4個油氣區塊,今年4月份,該公司同越南國家石油天然氣公司啟動了南海另兩個區塊的開發。文章認為,中越爭端加劇很可能波及中國與俄羅斯天然氣公司的商業合作。
對於西方潑冷水的言論,張明亮表示,中國在南海進行對外招標,具有比較明顯的優勢。一方面,跟中海油這樣的中國大國企做生意,有利於外國石油企業進入增長潛力巨大的中國市場;另一方面,中國掌握了深海鑽探技術後,可以拓展南海的商業開發空間,鑒於外國公司的本性都是「唯利是圖」,如果跟中國合作獲利更多,又何樂而不為呢?
南海油氣資源喂肥窮國越南
經濟處在快速發展中的越南,把南海油氣資源視作國泰民安的保障。對油氣資源的重視,是促使越南不斷在南海挑釁的根本原因。
目前,越南控制了白虎、大熊、白犀牛、東方、青龍等大油田的勘探和開發權,成為南海爭端中最大的既得利益者。靠著豐富的油氣資源,越南從一個貧窮的農業國,變身為富裕的產油國。2009年,越南油氣出口賺取的外匯約為30億美元,占國家財政預算的1/3。
油氣收入為越南強化武裝力量提供了物質保障。越南2012年度的國防預算達22.7億美元,較2011年度增長約35%。如此大幅度的國防開支增加,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油氣銷量的增長。另外,南海油氣為越南帶來了民生紅利。數據顯示,2006—2010年,越南油氣集團總計為越南國內民生工程提供了2萬億越南盾(約合1億美元)。2007年底,越南政府宣佈在全國範圍內實行義務教育,並將教育經費提升至國家預算的22%。這一切都是在越南油氣業為國家帶來巨額收入的前提下實現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