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新華網援引美國戰略之頁網站7月6日報道,題:美國海軍反思其潛艇部隊,文章如下:
美國海軍正在重新思考在未來的太平洋戰爭中如何利用其潛艇。問題是,針對中國艦隻發起戰役是不大可能的,部分原因是上一次也就是二戰期間大規模反艦戰役發生的事情。在戰爭結束後,美國分析了對日本艦隻發起的行動,發現潛艇十分重要,但並不是唯一有效的武器。大約890萬噸的日本艦隻被擊沉或者嚴重受損(陷於癱瘓狀態),其中54.7%是由於潛艇造成的,16.30%歸功於艦載飛機,l4.50%歸功於陸基飛機,9.3%歸功於水雷。
空海一體戰新時代
眼下,美國採納了新做法,以應對與中國有可能發生的戰爭。美國國防部已被告知,在可預見的未來,不會再有大規模的陸地戰。空軍、海軍和海軍陸戰隊實施了已制訂多年的計劃(空海一體戰)。新戰略的目的是應對中國在太平洋日益上升的力量。空海一體戰包括加強海軍和海軍陸戰隊之間的規劃和協調,再加上研製一些新的武器和戰術,以及與盟友合作。
雖然空海一體戰可以使美國擺脫密集的陸地戰(海軍仍然有突擊隊和海軍陸戰隊實施短暫的岸上行動),但這類戰爭往往在你最預料不到、最不想要或者絲毫沒有做好準備的情況下不期而至。但眼下,美國軍事規劃者認為,他們可以避免大規模的陸地戰。
經濟因素影響很大
美國海軍一直在研究形勢(並為此舉行了軍事演習),包括檢查自二戰以來美國使用的潛艇。在20世紀60年代之後,美國僅使用核潛艇。在冷戰期間,美國潛艇本意是用來擊敗日益壯大的蘇聯艦隊。後者在20世紀90年代消失了。中國艦隊擴大並進行了現代化,但仍然無法與蘇聯海軍的規模媲美。現在,美國面臨的是一個外貿大國。俄羅斯基本是自給自足(或者通過陸地從鄰國那裡得到它想要的東西)。與俄羅斯不一樣,中國每年需要成千上萬的船隻進出口貨物。像二戰期間的日本一樣,中國在這個方面易受攻擊。
空海一體戰的注意力集中在軍事行動上面。但是這些受到經濟因素的嚴重影響。例如,在二戰期間,美國基本上是自給自足的「大陸大國」。我們輸出東西(超過地球上的其他任何國家),但不用進口太多。這點已經發生了變化。如今,美國必須進口大量石油,特別是原材料(例如中國的稀土)以及許多製造產品。如果對中國實施海上封鎖,美國和其他許多中國的貿易夥伴的經濟將受到嚴重破壞。結果,有關部門會有大批人失業。
未來潛艇主要任務
然後還有核戰風險。自從首批核武器於1945年使用以來,主要大國之間出現了有史以來最長的和平期。在那些日子裡,「主要大國」指的就是擁有核武器、並且能夠用它們對付其他有核國家的國家。對中國進行海上封鎖將不用潛艇就可以完成。只要下令西方海上保險公司撒出給進入或者離開中國的船隻或者貨物的保險就行了。這將會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中國可以倉促採取行動設法替換保險,但在「保險炸彈」的同時美國可以宣佈,中國的沿海水域處於封鎖之中,無視封鎖的任何船隻都將受到襲擊。此後的情況會一路惡化,除非妥協和克制取代戰爭狂熱。
與此同時,核潛艇陣營進行了計算,發現它們最近最大的貢獻不是襲擊敵方軍艦,而是用巡航導彈進行陸地轟炸以及進行情報收集。自從首艘核潛艇上個世紀50年代出現以來,只有一艘船——一艘英國潛艇利用一枚魚雷擊沉了一艘敵方軍艦。但是,潛艇向陸地目標發射了數百枚巡航導彈,執行的情報收集任務數量不詳(因為是高度機密),並且繼續會執行這樣的任務。潛艇最近的經歷很有可能就是未來的版本。太平洋上的二戰不大可能重演。美國海軍仍然指望它的潛艇能夠追擊敵軍軍艦,指望它的水上和空軍部隊能夠打擊敵軍潛艇,但是大規模的艦隻戰爭是不大可能發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