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文匯網訊】據濟南日報報道,大型電視劇《知青》正在二輪熱播,引發幾代人關於「知青」的時代記憶。中國政壇有知青背景的高官數不勝數,其中不乏政治局委員。習近平、李克強、王岐山、李源潮、張德江,都曾經歷過令人難忘的知青生涯。
由山東影視劇製作中心拍攝製作的大型電視劇《知青》結束在央視一套的首播後,眼下正在山東衛視進行二輪播出,引發幾代國人關於「知青」的時代記憶。上世紀60年代末,數以千萬計的年輕人投入到「上山下鄉」運動中,他們被冠以「知青」之名走向農村,與共和國一起蹉跎、奮進,用迸發的激情燃燒著荒涼,譜寫了一曲曲動人的青春之歌。「知青」涵蓋了當時中國各個階層的年輕人。幾十年過去,這一代人中的很多人成為政治、經濟、文化等各階層的精英。在政治舞台上,這一代也有人已經登台亮相。中國政壇有知青背景的高官數不勝數,僅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就有多人,習近平、李克強、王岐山、李源潮、張德江,都曾是「知青」的一員。
習近平在延安插隊的日子:
帶一箱子書下鄉
延安市東北方向,有一個叫文安驛的小鎮。文安驛往南,沿著一條新建的柏油路向山裡走幾公里,就到了梁家河村。1969年1月,這個偏僻的小山村來了一群北京知青,其中一人就是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習近平。來到這裡後,他們和鄉親們一起睡土炕,一起挑糞拉煤,一起攔河打壩,一起啃著窩窩頭……
下鄉時不到16歲
梁家河村40歲以上的村民至今還記得,那年隆冬,公社通知說,上面派來15名北京「知識青年」,要生產隊派人接走。1969年1月13日,吃過早飯後,大隊支書一聲吆喝,社員們就擁進了公社大院。
交接的場面遠沒有社員們想像的那麼熱鬧公社已經把知青名單提前分好,各大隊支書根據單子招呼分給自己的人,點名確認後,社員幫助知青拿箱子鋪蓋行李,知青跟在社員後面回大隊。搬運行李的時候,有一個小插曲。「當時有個後生,平時村裡人都知道他精明。那天給知青扛箱子的時候,他率先挑了一個看起來比較小的棕箱,結果在路上還是落在了後面。等歇息的時候,他隨手掂量了一下別人扛的大箱子,才發現遠沒有自己的沉,他嘴裡嘀咕說,這北京知青是不是帶了金元寶。後來證實,那個箱子是習近平帶的,裡面裝的不是金元寶,而是一箱子書。」
當時,這批知青的年齡大多十六七歲,習近平更小,還不到16歲。這15個孩子中間,有10個人的父母正在接受批鬥。
「沒有一點書生的架子」
梁家河實際上並沒有真正的河,只有一條溝渠,雨季的時候溝渠裡才流淌一些泥水。溝渠兩側是陡峭的山坡,先人們利用這種山坡地形順勢挖出一孔孔土窯洞。全大隊200多名社員就住在這些土窯洞裡。
時任梁家河大隊一隊隊長的石玉興回憶說,知青來到梁家河的第一頓飯,吃的是當地名吃「抿尖」。抿尖的原料以豇豆或豌豆面為主,也可以摻入一些小麥粉或玉米粉。麵團和好後,放在一種類似擦子的器皿上(叫「抿尖床」),下面是沸騰的鍋。用一個「工」字形木板(叫「抿拐」)在抿尖床上往下搓麵團,抿尖就會落入鍋內有點像麵條,但不到一寸長,兩頭是尖的,故名「抿尖」。抿尖爽滑筋道,味道好,營養高。不過,在那個年頭,這東西逢年過節才能吃得上。平時鄉親們吃得最多的是糰子,也就是玉米面窩頭。
習近平插隊梁家河很長一段時間是在基建隊勞動。基建隊的主要任務是打壩淤地。梁家河村村民梁新榮那時只有十多歲,今天回憶起習近平在基建隊幹活的情景時,還是歷歷在目:「他是真干呢!穿一件藍色的舊棉襖,腰裡系一根點炮時用過的導火索,沒有一點書生的架子。」
「愛看書」、「好學」,是梁家河村人對習近平的又一評價。在他們的記憶中,習近平經常在煤油燈下看「磚頭一樣厚的書」,有馬列,好像也有數理化。「那時候不通電,他就在煤油燈下看書,有時候吃飯也拿著書。」石春陽說。
「我是在延安入的黨」
2008年全國「兩會」期間,已擔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的習近平來到人民大會堂陝西廳,與出席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陝西代表團一起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和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聽完代表的發言後,習近平激動地說:「我是在延安入的黨,是延安養育了我,培養了我,陝西是根,延安是魂,就像賀敬之那首《回延安》的詩裡所描繪的:我曾經幾回回夢裡回延安。我期盼著在一個合適的時候,能去陝西再去看看延安,向老區人民學習,向陝西的各級幹部學習。」
按照新華社公佈的簡歷,習近平1974年1月入黨。據習近平的入黨介紹人、梁家河村農民黨員梁玉明回憶,他介紹習近平入黨「完全是因為習近平本人表現好,踏踏實實幹,有想法,能團結群眾、團結隊幹部」。梁玉明介紹,習近平向黨組織遞交過兩次入黨申請書。第一次,因為他的父親習仲勳當時正在受迫害,父親的所謂問題影響了他,沒有批准。第二次申請時,組織上按照中央「父母有問題,不影響子女」的精神,就批准他入了黨。
入黨後不久,習近平即被選為大隊黨支部書記。冬天裡,社員除了搞農田基建外,還有一件事是拉煤,以供一年做飯取暖用。這些煤由汽車從附近的子長縣拉到文安驛公社,然後再用架子車拉到梁家河村。據石春陽講,有一天,習近平在報紙上看到四川綿陽一些農村在搞沼氣,用來做飯、照明,既方便,又廉價。想到村裡年年拉煤的日子,他再也坐不住了。幾天后,習近平到公社請了假,自費跑到四川綿陽地區實地考察沼氣池建造技術。那時,延安還沒有通火車,他要坐兩天汽車到西安,然後再坐火車到四川。
回到村裡後,習近平給社員們講述沼氣的好處。習近平知道這是一件新生事物,他決定先建好第一口沼氣池,用事實來說服社員。幾個月後,當社員用第一口沼氣池的沼氣做飯照明的時候,鄉親們不得不佩服這位年輕的習支書「有知識、點子多」。據梁玉明講,到1975年,全村在習近平的帶領下一共建成幾十口沼氣池,基本上解決了社員做飯、照明的問題。
2005年3月22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到淳安縣視察的時候,專門參觀了當地下姜村的沼氣池。他風趣地說:「我曾經是建沼氣的『專業戶』。30年前我在陝北農村插隊當黨支部書記時,建成了陝西省第一個沼氣村。當時還沒有這麼好的條件,現在條件好了,我們一定要把建沼氣這件事辦好,讓群眾真正受益。」
「鄉親們還吃糰子不?」
1975年秋天,習近平被推薦讀清華大學,這時他已經在梁家河干了將近7年時間。由一個涉世不深的少年,歷練成一位業績突出的村支書,梁家河的一草一木,對他來說都有著不可割捨的情結。聽說習近平要回北京上學了,隊裡家家戶戶都要請他吃飯。
當年10月7日那天,全村人都沒上山幹活,他們排了很長的隊送習支書,足足送了10多里。有十幾個人硬是步行60華里送他到縣城,晚上一同擠在國營旅館的一間平房裡打地鋪睡。第二天,他們一同到照相館照了紀念照那是他們第一次照相,花了5元5角錢。習近平要付錢,大夥兒不讓,最後你三角他五角湊夠了這些錢。
習近平和鄉親們的這張合影,至今還留在梁家河村的好多村民家裡,呂侯生就是其中一個。習近平初到梁家河大隊時,被安排在一戶人家的窯洞裡。不多久,因為這戶人家的孩子要結婚,習近平就搬到呂侯生家的窯洞裡住。呂侯生的母親去世早,他從小學會了做飯。習近平住進呂侯生家的窯洞後,就主動向他學習做飯。呂侯生與習近平年紀相仿,兩人經常住在一起。
習近平離開梁家河後,一直關注著這裡的鄉親們。習近平擔任福建省的領導後,接到呂侯生的一封信,說他的腿出了問題,在當地治不好。習近平就讓呂侯生到福建,自己花錢為呂侯生看病,雖然腿最終還是沒能保住,但這些幫助讓呂侯生終生難忘。「近平見到我後,第一句話是問鄉親們還吃糰子不了?我說基本上不吃了。他笑著說那是吃白面了?我說是的,他就很高興。」呂侯生說。
李克強的「停課」歲月:5年時間,學識與日俱增
李克強出身於幹部家庭,青少年時代受父親李奉三的影響較大。李奉三是安徽省一位地方官,曾任鳳陽縣縣長,其後任安徽省地方志辦公室副主任,直至退休。
1955年7月,李克強出生在安徽合肥。小時候,他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中學進入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中學學習。然而,由於李克強步入中學不久,「文革」就開始了。一時間,學校成了馬蜂窩,教學活動受到嚴重影響。不久,全國所有的學校進入停課狀態,大學入學考試也被取消。
從小好學的李克強雖然成績優異,但只好輟學在家。當年,父親李奉三常帶著李克強與供職於安徽省文史館的國學大師李誠談文論道,李奉三與李誠談詩論文,並相互唱和。在旁邊的李克強常常為他們完全沉浸在詩的境界之中的情景所感動。
少年的李克強聰明好學,天賦過人,使得李誠將其視為門生,諄諄教誨,向他講授中國的國學、治學的方法以及古今逸事,有時還認真地給他說文解字。此後,李克強常來李誠家聽他說文解字。李誠則不顧體衰視弱,常給李克強開讀書目錄,就文風、為學及至持身應世都給以諄諄教導。他要李克強讀《史記》、《漢書》、《後漢書》、《資治通鑒》等國史,並給李克強整段整段地背誦《昭明文選》、《古文辭類纂》等古文選。
拜李誠為師的5年時光,李克強在「停課鬧革命」的日子裡學業不但沒有荒廢,相反學識與日俱增。
到農村去,插隊不忘學習
1974年3月,在「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的號召下,李克強與其他同學在紅旗招展鑼鼓喧天中,乘坐大客車向鳳陽縣大廟公社東陵大隊進發。到農村插隊,是李克強第一次離家,剛剛踏出院門,就看見李誠站在巷口,一副依依不捨之情。告別時,李誠叮囑他不忘學習,向農村學習、向社會學習、向書本學習。
鳳陽,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故鄉,有「帝王之鄉」之名。從城市來到這塊偏僻貧窮的地方,李克強可謂歷盡艱辛。由於水土不服,他曾經一度全身皮膚潰爛。然而,他照樣堅持田間勞動,一年到頭大都用印有「為人民服務」的挎包裝著乾糧和鹹菜下地勞動。漸漸地,農村生活習慣了,農活也大多會做了。革命加拚命精神,著實鍛煉了李克強的筋骨,磨礪了他的意志。插隊期間,李克強每天從田間披著晚霞歸來,心底銘記李誠教誨,自學起從合肥帶來的書籍,夜幕降臨之後還往往挑燈夜讀。同時,他還嘗試著把自己的知識用於實踐,帶領農民科學種田,推廣水稻良種,深得農民的擁護和公社黨委的賞識。
1976年5月,他終於站在了繡有金錘銀鐮的黨旗下,舉起了右手,莊嚴宣誓。這一刻,李克強開始在一個紅色起點上起跑。
20世紀70年代末,李誠去世。正在鳳陽插隊勞動並已任大廟公社大廟大隊黨支部書記的李克強得到噩耗後,悲傷不已。
1997年5月15日,時任共青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的李克強在《安徽日報》上發表了一篇題為《追憶李誠先生》的文章。他在文章中追憶了與恩師交往的點點滴滴,李克強對李誠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認為先生有著「吃冷豬肉、坐熱板凳」的治學態度,有著「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嚴謹原則。李誠的言行品行貫穿了李克強的青少年時代,以致李克強學識淵博、通曉古今詩書,對他的人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參加高考,第二志願才是北大
1977年8月,鄧小平拍板決定當年恢復高考。通過廣播聽到這一消息,李克強喜不自禁,慶幸自己將趕上一個新時代。李克強立刻著手準備課本,加緊自學的勁頭,如饑似渴地「備戰」。在勞動之餘,他積極備考,起早貪黑,為的是那個年代一個似乎遙遠的夢上大學。
這年12月,那場在冬日裡舉行的考試,成為一個時代的轉折點。李克強成為570萬人中的一員,走進改變了一代人命運的考場。
在填報高考志願時,他的第一志願是安徽師範學院,第二志願才是北京大學。畢竟,這一年高考是新中國成立以後競爭最激烈的一年,聽說錄取比例是29:1,他擔心北大錄取分數線太高,儘管心儀燕園,但只能作為第二志願備選。
緊接著,是難熬的等待。高考錄取通知終於收到,懸了多日的心終於放了下來。讓李克強興奮的是,自己被夢寐以求的北京大學法律系錄取,這在鳳陽轟動一時。
1977年底,李克強榮幸成為「七七級」的一員。後來,李克強回憶:「在填寫高考志願之前,我曾收到一位邂逅相識的學者的來信。他早年畢業於北大,深以為那裡有知識的金字塔,因而在信中告誡我,要珍惜十年一遇的機會,把北大作為唯一的選擇。當時的我多數時間是和鄉親們一起為生存而忙碌,幾乎不敢有奢望。在生存欲和求知慾的交織驅動下,我還是在第一志願填寫了本省一所師範學院的名字據說在師範學院讀書是不必付錢的。即便如此,我對北大依然存有難以抑制的嚮往,於是又在第二志願欄裡填下了北大。大概是因為北大有優先權,她沒有計較我這幾乎不敬的做法,居然錄取了我。」
1978年12月,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18戶農民代表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聯名簽訂了分田和包產到戶的契約,由此揭開了中國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序幕。而這一年的3月,李克強已帶著憧憬告別了4年的插隊生活,離開了日後有中國農村改革「大包干」發源地之譽的鳳陽,走進北京大學。
王岐山:
深深體會了餓的滋味
1969年初,畢業於北京35中的王岐山,隨兩萬多名北京知青來到陝西,在延安馮莊公社插隊落戶。王岐山在延安插隊落戶的這段經歷,留下的資料甚少。
當時最大的問題是吃。王岐山多年後回憶,當時他選擇了延安聖地,沒有去黑龍江,「後來跟黑龍江的同學見面後我都想哭,他們幹活累了至少還吃得飽啊,我這是累了還吃不飽,知道餓是什麼滋味了。」
在2009年2月22日舉行的「北京知青赴延安縣馮莊公社40周年聯誼會」上,100多名北京知青回憶了在延安馮莊插隊的經歷。其中一名知青丹柯在回憶文章中寫道:作為一名知青,尤其是馮莊的知青,大家的心中也有著自豪的一面,在我們之中,在這種鍛煉下也必然練就了一些人,由知青成為有作為的人,如:王岐山……
1973年,王岐山以工農兵學員身份進入西北大學歷史系;1976年畢業後,他卻很快放棄自己的專業民國史,轉而投入當代宏觀經濟學的研究;1982年,中共中央書記處農村政策研究室借調走了王岐山,從此他步上從政之路。
李源潮:
4人一天割稻7畝2分
與政治局委員中其他幾位插隊知青不同,李源潮是農場知青。位於江蘇大豐境內的海豐農場最早是上海農場的一個分場。李源潮是第一批5000多名「老知青」中的一員,待在仿部隊建制的海豐農場慶豐二隊,當時還用「李援朝」的名字。和他一起下放的知青梁鐵旦回憶說:「我們四人一天割稻7畝2分,那時秋收很緊張,農活很艱巨,雖然很艱苦,但大家看到勞動成果,心裡很高興。」如今在上海知青紀念館展覽室,館藏資料中就有當年李源潮所在知青點的考核記錄等。
1998年,時任文化部副部長的李源潮帶著妻兒從北京回大豐「探親」。他回憶起當年在這裡挖河挑泥時的情景:工棚就建在海堤邊,有時夜裡會突然漲潮,海水一直漲到床邊,被子全濕了,人要趕緊往堤上跑。興致很高的他還讓兒子當了一回「挑河工」。
張德江:
100多人中第一個入黨
1946年11月4日出生的張德江,在中共中央領導集體中算是年輕的。在他的簡歷中,明明白白寫著「吉林省汪清縣羅子溝公社太平大隊知青」,他也是一名插隊知青。
「插隊知青」的全稱是「上山下鄉插隊知識青年」。因為「停課鬧革命」而被耽誤了正常學習進程的1966年的高中和初中畢業生、在校生,又被習慣稱為「老三屆」。「老三屆」中資格最老的,當然是1966年沒有機會入讀大學的應屆高中畢業生,習稱「老高三」。張德江便是其中之一,他1968年11月到吉林省汪清縣羅子溝公社下鄉。
「這些小青年每天參加完生產隊勞動收工回來就到籃球場打籃球。」當時的老會計邢錫國說,「張德江是七隊集體戶的戶長,他是這些活動的組織者之一,在知青中很有威望。」生產隊裡的什麼活兒張德江都干,鏟地、割莊稼、上山冬采,趕車拉燒柴,放爬犁,有些當地小青年都沒有他這種吃苦的勁頭。他是生產隊的政治隊長,經常代表七隊在大會上講話,講得條條是理兒,比老百姓想得還周到。春節集體戶的同學們都回家和親人團聚去了,他就主動留下來看房子。
在隊長胡乃和政治隊長張德江的帶領下,太平七隊很快就走在了全大隊的前面。當時學校的老師每月才拿30元工資,而每個社員一個月平均能收入100餘元。張德江由於表現出色,成為100多名下鄉知青中第一個入黨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