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李楊蘭州13日電】「時隔6年,第四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剛剛落下帷幕,由甘肅省民族歌舞團編排的大型情景歌舞劇《民族之舟大愛之曲》榮獲創作金獎、最佳編劇獎、導演獎等十個獎項。」甘肅省民族事務委員會副主任馬學智日前於新聞會表示,在舟曲特大泥石流災害兩周年紀念日來臨之際,該劇根據發生在舟曲特大泥石流災害和重建過程中的感人事跡改編,用藝術的形式向對舟曲給予過幫助的全國同胞致以誠摯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謝。
精心編排感動全場觀眾
據瞭解,大型情景歌舞劇《民族之舟大愛之曲》在京參加第四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時,憑借精彩的故事編排和淋漓盡致的表演征服了首都觀眾。演出過程中,許多觀眾流下了淚水,「震撼」和「感動」是觀眾看後最大的感受。
一位剛來中國半年的法國留學生看完演出後,對主創人員說,雖然自己的漢語不好,但僅憑舞蹈和音樂就被節目打動,尤其是該劇中表演的藏戲面儺舞,讓她感受到了古老宗教的神秘與震撼。
還有一位觀眾在演出結束後,接受媒體採訪時激動地說:「我從演出開始一直哭到結束。這場情景歌舞劇太令我震撼了,一幕幕、一場場都讓我感動、難忘。」
據該劇導演——甘肅省民族歌舞團團長、國家一級編導郎永春介紹,《民族之舟大愛之曲》主要講述了一位母親在泥石流災害發生後,用手臂托舉孩子8個多小時,最終孩子獲救,自己遇難的故事。共分為五部分:《序·甜美舟曲》講述了夏夜舟曲的寧靜與溫馨;《第一幕·舟曲不屈》採用最新舞台科技重現了泥石流災害對舟曲的破壞,通過舞蹈展現了當地人民對抗天災、自救的場景;《第二幕·舟曲不哭》以一位藏族老人輕撫逝去親人遺留的瑪尼石和孩子們手捧酥油燈為場景,用藏戲面儺舞和傳統的歌謠表現了舟曲受災群眾內心的悲傷與堅強;《第三幕·舟曲重生》用「砸夯舞」表現舟曲重建的熱鬧場面,用舟曲獨有的舞蹈——朵迪果表現對支援舟曲重建人民的感恩;《尾聲·花開舟曲》表現舟曲又恢復了寧靜、甜美的生活。「該劇通過強烈的場景對比,運用燈光、全息技術等最新舞台科技,為觀眾奉獻了一場視覺與精神盛宴。」
深挖細節主旋律作品也精彩
在談到主旋律題材如何對市場產生影響時,《民族之舟大愛之曲》編劇滕飛稱,「很多人都認為主旋律題材會限制編劇的發揮,會導致作品與市場脫節,我並不同意這種觀點。中宣部部長劉雲山曾指出,反映真善美的作品都可以稱之為主旋律。我認為這種來源於人們日常生活,弘揚積極、正面精神的題材,一定會被市場認可和接受。很多擁有過億票房的好萊塢大片其實也是一種弘揚真善美的主旋律作品,只是這種主題被精彩的劇情和宏大的場面淡化了,觀眾沒有進行深度思考而已。」
據滕飛介紹,本次以舟曲泥石流災害為創作題材不僅沒有限制三位編劇的發揮,還為他們提供了一次震撼觀眾內心、凸顯甘肅少數民族特色的機會。
舟曲縣位於甘南藏族自治州東南部,藏族人口占該縣總人口的32.78%,因此,該地在民歌、舞蹈、服裝、建築等方面都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該劇的主創們在這些方面做了深入研究與挖掘,讓整台情景歌舞劇具有濃郁的民族氣息,使觀眾產生了強烈的觀賞興趣。特別是在舞蹈編排方面,該劇充分吸收了舟曲民族舞蹈的優點,除了運用舟曲特有的「朵迪果」「馬鈴舞」外,還改良編排了「砸夯舞」和「踢踏舞」,將現代元素成功地注入民族歌舞表演中,從不同的側面展現出場景及人物的變化,達到了觀眾與作品共鳴的目的。
突破難點用舞蹈展現心靈重建
當代著名詩人、塞內加爾前總統桑戈爾面對歷經磨難的黑非洲時曾深情地寫道:「他們說我們是『死亡』的人。不。我們是舞蹈著的人,我們在跺著堅實的大地恢復元氣。」
該劇編劇王繁欽稱,「任何災難過後,給人們留下的不僅是物質損失,更是精神創傷。所以創作之初,我們三位編劇就在思考用何種方式表現泥石流災害對舟曲人民心靈的重創以及災後精神家園的重建。最後,大家決定採用具有藏族民族特色的面儺舞與瑪尼石展現舟曲人民團結不屈的精神。藏戲面儺舞是一種宗教舞蹈,藏族同胞認為這種舞蹈可以去除內心的陰霾;瑪尼石是藏族的傳統民間藝術,大都刻有六字真言、慧眼、神像造像、各種吉祥圖案,被藏族同胞視為祛邪求福之物。我們通過第二幕中的面儺舞和第三墓中的瑪尼石,借助舞蹈演員的肢體語言表現了舟曲人心靈的復甦與重建。」
據郎永春稱,情景歌舞劇《民族之舟大愛之曲》的所有創作人員和演職人員均為甘肅本土培養,他們來自甘肅省文化界的多個單位。其中,扮演被母親托舉的孩子的唐青琴僅10歲,是甘肅省民族歌舞團自辦的中專班學員。雖然是第一次參加全國比賽,但小姑娘的精彩表演,為她和團隊贏得了掌聲與讚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