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中新網報道,「有的人認為中國文化要走出去,『獨霸』世界。我不贊成這種觀點。好的文化是屬於世界的,中國文化不應該也不可能『獨霸』世界。中華民族本來就不是一個霸道的民族,而是一個謙和、包容、有美德的民族。」
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委員鍾怡20日在甘肅蘭州參加「第八屆藝海流金——走近敦煌」對港澳大型文化交流活動,作為澳門代表團團長的她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作上述表示。2011年10月,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目標任務,全面部署了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各項工作。關於中國文化「走出去」的問題成為近一年來人們熱議的一個焦點。
鍾怡認為,文化的進步或演變,是文化大融合所推動的,文化的融合需要交流。中國文化「走出去」,就是要與其他文化交流、碰撞、發展、創新,而不是吃掉其他文化,佔領他國文化領地。
中央黨校原副校長李君如曾表示,中華文化應該走出國門,但絕不能搞對外文化擴張。中華民族善於學習世界各國的優秀文化,同時又能夠把世界優秀文化和中國的傳統文化結合起來形成自己的新文化。
對此,鍾怡表示,「中國有5000多年的歷史,有值得自己驕傲的文化精髓。在這種前提下,我們要去包容和接受別人,把悠久的歷史文化變成世界的。」
在支持中國文化走出去的同時,鍾怡強調要堅守本土文化的根源。「不管是文化作品、人、社會還是國家,都要有自己的根,要認可自己的國家,明白自己的傳統是什麼。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容納其它東西。」鍾怡指出,「文化走出去要有自己的底氣,要認可自己的文化。如果一味地崇尚別人的東西,動搖自己的基礎,文化是不會長久的。」
鍾怡說,當年利瑪竇等傳教士把西方的近代科學帶到中國時,西方人對中國文化也很景仰。他們把西方文化帶來的同時,也研究中國文化,並把中國文化帶回歐洲。
我們要讓外國人敬重中國文化,自發地為中國文化感到驚歎,主動來尋找和傳播中國文化,而不是強迫他們接受和學習中國文化。」鍾怡認為,「文化是一種滲透,應該讓真正熱愛文化的人去宣傳文化,讓接受文化的人去讀懂文化。」
鍾怡同時表示,在傳承與發揚中華傳統文化時,文化人士要重視德行的修煉。在商業化衝擊下,藝術家要知道如何做平凡人,保持謙卑的心態,「追求純文化的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