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現代快報報道,7月21日,北京遭遇61年一遇的特大暴雨,損失慘重。不僅北京,近年來,長沙、武漢、杭州等國內許多城市均因暴雨頻發內澇。對暴雨我們已能提前預報、提前準備,為何還會給城市帶來巨大損失?城市內澇是否成了大城市的通病?人民日報記者進行了調查採訪。
1問:
大城市為何暴雨多發?
災害性天氣頻次強度有增大趨勢;大城市也會「放大」氣象災害
近年來,我國大城市為何頻頻遭遇大暴雨?
北京市氣象台台長喬林表示,根據氣象學家的研究,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水循環發生變化,大氣環流出現異常,造成了異常天氣氣候事件不斷發生的複雜局面,強降水等災害性天氣的頻次、強度有增多、增強的趨勢。氣象專家還指出,城市自身也具有「放大」氣象災害的作用。研究顯示,當城市發展到一定規模之後,由於人類活動密集,城市下墊面(指與大氣下層直接接觸的地球表面)和地貌的改變,會使城市局地氣候特點和生態環境發生變化,使城市氣象災害打上人類活動的印跡。城市熱島、干島、濕島和雨島效應的存在,都與此有密切關聯。
暴雨洪澇是城市面臨的主要氣象災害之一。在城市高層建築集中區,熱島環流有利於城市上空的熱對流發展,容易引發暴雨。此外,城市上空排放的大量污染物,有利於凝結核的形成,可能使城區降水量比郊區更多一些
2問:
受災損失為何越來越大?
資產和人口高度集中,承受災害的脆弱性增大
回顧最近幾年,暴雨似乎頻頻光臨北京:2004年「7·10」城區暴雨,2011年「6·23」城區特大暴雨,2011年「7·24」密雲、平谷山區特大暴雨……每一次都造成巨大損失。此次北京發生的特大暴雨,降雨總量之多、強降雨歷時之長、局部雨強之大都是歷史罕見。暴雨過程導致北京受災面積 16000平方公里,受災人口190萬人,1萬多輛汽車受損,據初步統計全市經濟損失近百億元。有關專家表示,一方面此次北京特大暴雨的確歷史罕見,另一方面,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北京市資產和人口高度集中,在基礎設施條件一定的情況下,承受自然災害的脆弱性也在不斷增大,也就是說,同樣的暴雨天氣,在今天造成的影響可能要比10年前更廣泛。
3問:
城市排水建設為何滯後?
投入不足,歷史欠賬多;大部分城市採取標準規範的下限
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2010年對國內351個城市排澇能力的專項調研顯示,2008年—2010年間,有62%的城市發生過不同程度的內澇,其中內澇災害超過3次以上的城市有137個;在發生過內澇的城市中,57個城市的最大積水時間超過12小時。
住建部有關負責人認為,近年來城市內澇呈現發生範圍廣、積水深度大、滯水時間長的特點,這直接反映出目前城市排水管網覆蓋率、設施排澇能力偏低等問題。如北京市近10年來,城市建成區面積增加了一倍,但地下管網等基礎設施建設卻沒有跟上,排水管網系統早已不堪重負。按照2011年最新修訂的《室外排水設計規範》的要求,城市一般地區排水設施的設計暴雨重現期為1—3年(即抵禦1—3年一遇的暴雨),重要地區3—5年。但在實施過程中,大部分城市普遍採取標準規範的下限。調查顯示我國70%以上的城市排水系統建設的設計暴雨重現期小於1年,90%老城區的重點區域甚至比規範規定的下限還要低。比如北京,目前僅有天安門廣場和奧林匹克公共區的排水管線達到5年一遇,即滿足每小時56毫米的降雨量;中心城區普遍按1年一遇的標準建設。
城市基礎設施長期投入不足,歷史欠賬多,也是導致內澇頻現的重要原因。據《2009中國城市建設統計年鑒》統計,用於市政基礎設施的財政性資金,僅有4%投入到排水系統建設維護中,難以按標準規定進行定期養護。中國水科院防洪抗旱減災研究所副所長向立雲還指出,城市蓄水能力下降也是重要原因。現在城市地面大量硬化,不透水面積增加,同時為了突出城市景觀,幾乎所有的綠地都高出地面,嚴重影響城市蓄水。
4問:
城市內澇如何緩解?
大幅提高管網標準不現實,重在形成蓄排結合的防治體系
很多人認為只要花巨資完善排水管網,就能徹底解決城市內澇。對此,向立雲認為,把解決問題的希望都寄托在提高標準上並不現實。「大幅提高管網標準,不僅投入巨大,還會對居民生活造成一定影響,提高排水標準更適合應用在局部重點地區。加強城市蓄水設施建設,形成『蓄排結合』的防治體系才是治理城市內澇的方向。」向立雲說,通過分散式的方法消化降水,有助於減輕排水管網壓力,是治理城市內澇的有效手段。「用透水材料替代瀝青水泥,可提高地面滲透率;將城市綠地建成下凹式的,可大量儲蓄雨水。城市的露天公園、運動場等,可作為有效的臨時蓄水場所。此外,還可利用房頂、地下蓄水池等滯留雨水。」據人民日報
近年主要內澇情況
2010年
2011年
百餘城市發生內澇
2010年,百餘城市發生內澇,僅廣州市因內澇造成的損失就超過10億元。
2011年
北京內澇
6月23日下午4時30分左右,北京突降暴雨,暴雨讓北京城狼狽不堪,城區多處積水,道路癱瘓。
武漢內澇
6月9日-24日,半個月之內,武漢連降三場暴雨,積水路段遍佈三鎮,全城擁堵。
長沙內澇
6月28日,長沙城區出現罕見暴雨,從8時至14時,6小時內降雨達54毫米。積水路段宛如「澤國」。
成都內澇
在7月初的暴雨中,成都部分地區內澇嚴重,暴雨超出了成都市排水系統的應對能力。
濟南內澇
7月2日,濟南市區降水量達41.6毫米。市區南辛中街、營口路路面水流湍急,水深處接近膝部。
南京內澇
7月18日午後,南京城遭遇短時大暴雨,主城區多個地方兩小時內降雨量超過100毫米,部分城區出現內澇。
2012年
重慶內澇
5月21日凌晨起,重慶各地遭遇暴雨襲擊,降雨導致主城區多處積水嚴重,引發交通大面積擁堵。
杭州內澇
6月18日,杭州市氣象台7時26分已將暴雨黃色預警信號升級為暴雨橙色預警信號。杭州多處公路路面積水嚴重。
北京內澇
7月21日,北京市發生暴雨到大暴雨天氣,全市平均降水量170毫米,為自1951年以來有完整氣象記錄最大降水量。截至22日17時,在北京市境內共發現因災死亡37人。 綜合
備忘錄
2011年:僅武漢問責
央視報道:2011年,近20座城市發生內澇,多將責任推給天氣,僅武漢對造成城區嚴重漬水四名水務部門主要責任人進行問責處理。
聚焦城市排水
國內多地清欠排水舊賬
有券商研究員認為,受投資拉動,「十二五」期間,國內市政排水市場年規模可達750億元左右,增速可達13.4%。
據瞭解,目前包括北京、上海、武漢、南京和哈爾濱等國內一二線城市紛紛加大了城市排水系統升級改造的公共投資力度。據北京市排水集團相關人士介紹,從今年起,北京將利用三年時間,把城區71座下沉式立交橋的雨水泵站排水能力提高到抵禦50毫米降雨的5年一遇標準。今年,北京還將新建改造城區供水管網 300公里,總投資將達20億元。 據中國證券報
青島:緣何能經受暴雨的考驗?
新華社青島7月24日專電(記者 張旭東)7月初,青島同樣遭遇特大暴雨,但整個城市的排水系統運轉讓人滿意,市區未出現交通癱瘓和內澇。
德國佔領青島時期的排水管道被人們津津樂道,記者瞭解到目前德國時期的排水管道沿用至今只有80餘公里,而現在青島的排水管道長達2900多公里,因此絕大多數管道都是新中國成立後建造的。「青島排水重現期的設計均高於國家標準。」青島市排水管理處相關負責人說:「雨水管道的設計是以最大雨水流量為根據的,所謂重現期,是一個水文概念,即所採用的最大暴雨量為多少年一遇的暴雨。目前國家標準是0.5年至3年,青島主幹道排水重現期一般是3年至5年,部分暗渠甚至達到10年至20年的標準。」此外,青島市借鑒德國排水管道建設的先進經驗,實行雨污分流,提高了對雨水排放網絡的管理水平和效率。
上海:四道防線防範暴雨衝擊
新華社上海7月24日專電(記者 李榮)據上海市防汛指揮部人士介紹,目前上海防汛已經築就四道防線。
第一道是千里海塘,全市523公里的一線海塘,基本達到了100至200年一遇潮位加11至12級風的防禦標準。第二道是千里江堤,全長511公里的黃浦江防汛牆,下游段(市區)294公里,按千年一遇潮位設防;上游干流及其支流段217公里,按50年一遇的防洪標準設防。第三道防線是區域除澇工程,市郊分為14個水利分片,目前已建圩區385個、圩堤2637公里,排澇泵站1116座,平均除澇標準達到15年一遇。第四道防線是城鎮排水系統,目前已建成雨水排水系統255個,排水能力達每秒2850立方米,服務面積達564平方公里。
北京:明清滲排系統仍然發揮作用
新華社北京7月24日專電(記者 賴臻)記者獲悉,200餘公里建自明清時代的排水管網,配合著當時建成的集雨排水工程,目前發揮的作用讓人刮目相看。
在北海公園南門西側的團城,270多米長的城牆高高聳立,裡面不僅分佈著多個小型宮殿,還有參天古樹和花卉園林,無論下多大的雨,都會在很短時間內滲流得大體乾淨。原來分佈在城內的9口水井成為滲透主力,在其下面連接著和圍城一圈的暗河。北京市水務局排水管理處副處長熊建新表示,這些管網以明清時代遺留的舊溝為主,主要分佈在地面格局變化不大的皇城根周圍,對其改造以明渠改暗溝或加上蓋板為多,這些地區幾乎不曾遭受積水、內澇困擾。
聲音
城市功能越來越強大,人員越來越多,使得城市在突發性的重大自然災害面前越來越脆弱。拋開城市硬件設施,在各地暴雨中體現出了一些部門對預警信息判斷不準確,『神經系統』不夠敏感,採取措施不到位。」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城市規劃與管理系副主任楊宏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