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解放軍報報道:盛夏時節,北國深山,我戰略導彈部隊某訓練基地組織演練。令前來駐訓的多支導彈旅沒想到的是,昔日的「老房東」變臉了——未等來者安營紮寨,他們就派出藍方分隊發動連續攻擊,打得「回頭客」措手不及。
走進某導彈旅陣地,旅長施湘陽告訴記者,這是「老房東」5年來的第3次「變臉」。此番,該基地打破單一軍種的攻防,與友鄰部隊建立「聯合藍軍」,全維度偵察、大縱深迂迴、超飽和攻擊使駐訓官兵遭遇新挑戰。
在施旅長的印象中,5年前的「老房東」可不是這副面孔——夾道歡迎、騰空住房、清理發射場、搭建觀禮台,各種保障一應俱全。不久,「老房東」的笑臉不見了,不但不提供食宿等保障,還為駐訓部隊布下「陷阱」:這邊導彈剛剛起豎,訓練基地就密集施放電磁干擾;那廂緊急轉場,訓練基地就冷不丁地發動特戰攻擊……
在導調中心,該基地司令員孫金明指點記者窺見「老房東」的新面容:基地以一體化指揮平台為紐帶,通過綜合集成手段,偵察、指控、打擊、考評系統平台無縫鏈接,實現了導控實時化和戰場可視化,使導調觸角延伸到演兵場的每個角落,根據演練態勢隨機生成戰術條件。對抗方式由「要素比拚」向「系統能戰」發展,導調方式由「計劃導調」向「隨機導調」過渡,評估方式由「總結優長」向「直揭短板」轉變。
春江水暖鴨先知。基地化訓練最直觀的變化,還是體現在駐訓部隊身上。機動轉場,「故地重遊」的印象杳然無蹤,取而代之的是危機四伏,困局重重。前不久,某導彈旅剛下專列,訓練基地就派出藍方分隊處處設險,如影隨形,對抗一直打到兵車回營,可謂一路硝煙、步步驚心。
,駐訓部隊一勝難求,指戰員們不憂反喜,紛紛前來自討「苦」吃。幾年間,這個訓練基地變成了導彈部隊競相進駐礪劍磨槍的「寶地」。今年以來,先後有9支導彈部隊遞來了「請戰書」。
★新聞延伸
■基地化訓練是軍隊戰鬥力生成和提高的基本形式,是訓練場對接戰場的一座橋樑。這則新聞,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第二炮兵乃至我軍訓練基地建設和基地化訓練發展的變遷。
■我軍訓練基地建設,始於上世紀90年代。1994年10月,全軍訓練基地建設論證會議召開。1997年,《全軍合同戰術訓練基地建設規劃》下發。經過多年建設,各軍區、軍兵種訓練基地形成了導調監控、戰場仿真、輔助評估、綜合保障、基地管理「五大系統」,初步實現了導調手段現代化、戰場控制實時化、訓練環境實戰化、質量評估科學化、基地管理規範化和野戰保障一體化。在此過程中,訓練基地完成了全面轉型:由保障機構向訓練機構轉變,由使用簡單的訓練手段向高技術訓練手段轉變,由組織單一軍兵種專業訓練向組織合同戰術和聯合戰役訓練轉變。一座座「未來戰爭實驗室」成為加快戰鬥力生成模式轉變的推進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