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美國僑報網8月5日援引美國《洛杉磯時報》報道稱,許多中國冠軍系美國「製造」,不過也正因為訓練中與中國運動員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許多美國訓練員看到熟悉的中國運動員在比賽,還會為他們感到緊張。
報道稱,自2010年4月中國首批運動員抵達鳳凰城,在鳳凰城參與過訓練的中國運動員已達數百人。一些訓練員還為中國部分強勢項目提供了幫助,包括跳水,體操和排球等。
鳳凰城一家訓練機構副總經理威姆斯說,他與許多中國運動員朝夕相處,有著很深的情誼。他曾在距李曉霞和丁寧的乒乓球訓練桌僅數步之遙的地方看兩人揮汗如雨,也曾傾聽37歲的「不老傳奇」——中國賽艇運動員張秀雲講述女兒的故事。所以,當他觀看奧運比賽時,他支持的不是美國人,甚至都不是來自美洲的運動員,而是中國賽艇運動員張秀雲,以及乒乓球項目中巔峰對決的李曉霞與丁寧。
據悉,威姆斯來自美國田納西州,曾經是一名運動員,他一直夢想參加奧運會棒球比賽。因為有著運動員的背景,對於威姆斯來說,訓練不是最大的難題,最讓他撓頭的是飲食。
後來,威姆斯邀請中國運動員進入廚房,向廚師說明他們喜歡吃的食物,同時還向鳳凰城的中餐館老闆取經,以製作符合中國運動員口味的菜品等。他們還幫助中國運動員改善飲食結構,「一些中國運動員吃的食物飽含油脂,肉上帶皮、骨頭,米飯吃得多,蔬菜吃得少。」威姆斯說:「我們幫助他們改變了這種多碳水化合物來源的飲食結構。」
此外,威姆斯還幫助運動員改進了訓練方法,幫助他們提高訓練技巧。對於外界詬病的中國年輕運動員與家庭隔離數年,威姆斯說,運動員與家人隔離的情況在美國也很常見。他說:「對運動員來說,球隊就是家。一旦訓練季節開始時,孩子們與父母彼此接觸的時間就少的可憐。」
拋開這些問題,中國運動員訓練的堅定決心和超強度的重複訓練也給威姆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