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解放軍報》8月16日刊載作者辛士紅題為《莫讓個別政客綁架中日關係》文章,內容如下:
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中國有個成語叫「四十不惑」,40年,中日關係本應走向新的歷史起點,然而就在8月15日,日本的個別政客卻上演了一出荒唐鬧劇:國土交通大臣羽田雄一郎、國家公安委員會委員長松原仁,以所謂「個人身份」參拜靖國神社。這一舉動不僅背離了中日關係的政治基礎,傷害了戰爭受害國人民的感情,更為當前中日關係發展抹上了陰影。
靖國神社供奉的近250萬個亡靈,不全是無辜死難者、一般陣亡人員,還有血債纍纍的戰爭罪犯,包括對中國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的東條英機等14名二戰甲級戰犯。日本軍國主義發動的侵略戰爭,不僅給中國和亞洲一些國家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個別日本政客無視亞洲鄰國的反對,堅持向戰爭魔鬼們膜拜,無疑是向亞洲戰爭受害國人民的心靈創傷上撒鹽,也是對中國乃至世界熱愛和平的人們感情的蔑視和挑釁。
荒唐之舉的背後包藏禍心。無論是「拜鬼」的鬧劇,還是在釣魚島問題上的頻頻炒作,都不過是個別政客為了一己之私,打著「民意牌」,企圖在國內政壇爭鬥中撈些籌碼而已。然而,種種惡劣行徑,毒化了中日友好的氛圍,違背了「以史為鑒,面向未來」這一處理中日關係的基本準則。雖然日本首相野田佳彥在就任之初就承諾其本人及閣員不會正式參拜靖國神社,近期又重申其閣員不應正式參拜,但其個別閣員在8月15日這一敏感日期的參拜舉動,無疑讓人發問,當初的承諾究竟是政治家的諾言還是政客的托詞?
中日邦交實現正常化以來,兩國關係的發展整體上是平穩的,但並不一帆風順。主要癥結在於,日本國內總有個別政客,不斷在釣魚島、參拜靖國神社等問題上製造事端,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只有堅決反對日本右翼分子的錯誤態度和做法,堅決捍衛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冷靜理智地對待現實中的矛盾和問題,才能維護來之不易的中日友好關係。
歷史就是歷史,既不會改變,也不會止步。中國不會挑事,但也不怕事。中國人民講友好,也講原則。無論是在釣魚島問題上,還是在參拜靖國神社問題上,中國都有自己的底線和鮮明態度。日本能否真正做到以史為鑒,吸取歷史教訓,與亞洲人民攜手面向未來,關鍵還是要看日本自己。希望日方不要讓個別政客的短視和魯莽之舉綁架中日關係,中日友好應是中日兩國人民的最大利益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