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中評社8月15日報道,美國重返亞洲的標誌之一是,2010年國務卿希拉裡在東盟地區論壇上高調發言,介入南海問題。過去一年多,美國一直希望東盟作為多邊機制,與中國談判南海的行為守則,但最近在柬埔寨舉行的東盟外長會議因為東盟國家在南海問題上分歧嚴重,導致聯合公報流產。這讓美國很憂慮,擔心東盟不能以「一個聲音」對外說話,被中國分化瓦解。美國國務院發言人14日明確表達了這種關切。
美國國務院8月3日發表聲明,單獨將中國設立三沙市和三沙警備區列出,稱此舉有違協作解決分歧的外交努力,並有升高地區緊張局勢的風險。剛結束對印尼、文萊、馬來西亞訪問的中國外長楊潔篪表示,有關各方應當共同努力,全面、有效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並按照宣言的原則和精神,在協商一致的基礎上朝著制定「南海行為準則」而努力。他特別指出,東盟3國認同南海問題應由當事國直接談判。
楊潔篪強調,反對把南海問題國際化、地區化,多年來中國同有關國家解決領土邊界問題的成功實踐表明,雙邊協商談判才是解決爭議的有效辦法。
14日在美國國務院的例行吹風會上,有記者問:楊潔篪的訪問似乎在雙邊討論南海問題時取得進展,這是否意味著協作的外交努力仍然可行?發言人紐蘭回答:我們需要個別的雙邊交談來加強多邊會談,但我們認為終究要由所有聲索方坐在一起,拿出行為守則;如果雙邊外交能支持終極目標和多邊框架,那當然好,但我們不認為與這些國家各個達成協議會起作用,更不能說是在國際法之下解決問題的有效、最好的方式。
華府觀察家指出,東盟外長會議聯合公報流產,中國加大守衛南海的力度,美國擔心中國脅迫東盟國家,是美國國務院出台主要針對中國聲明的重要原因。聲明出台後,中國官方新華社也發表措辭嚴厲的評論指出,歷史上西方強國挑動其他國家陷入不和、紛爭,埋下地區緊張的種子,然後以「仲裁者」、「平衡者」的身份介入,以謀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今天,人們在美國身上看到了類似的伎倆。
對此紐蘭予以否認。她說,東盟國家都認為南海問題至關重要,需要以保護他們更大安全利益的方式集體處理南海爭端,他們有不同看法,而不是粉飾太平,或者出台一個不談南海的弱勢公報,他們選擇此次繞過公報接著談,直至達成一致的立場。而美國繼續鼓勵中國和東盟合作,承諾盡快達成行為守則,最好是在今年內。
有記者反問:如果中國能與各個國家分別談成一些東西,不也能緩解緊張局勢,對國際海上航行自由也是一個促進?紐蘭回應:雙邊外交努力如果支持各方都滿意、與國際法相符的多邊安排是好事,但分化瓦解和征服致勝的企圖,最終在不同聲索方中形成競爭性的形勢,不是我們需要達成的局面。分化征服的策略不是好事。
東盟外長會議沒有達成聯合公報,被西方學者普遍解讀為中國通過在經濟上的巨額投資和貸款,對柬埔寨施加影響力,作為主辦方的柬埔寨阻止南海問題列入聯合公報,而楊潔篪最新對在南海問題中比較低調的聲索方印尼、文萊、馬來西亞的訪問,也被西方學者認為是中國分化瓦解南海主權聲索國對抗行動的一部分,儘管美國官方沒有道出,但紐蘭的表態所指已非常明確。
可以預見,美國推動南海問題多邊化、國際化,中國堅持南海爭端通過雙邊談判解決的立場短期內都不會改變,兩個大國的分歧難以消彌,圍繞南海問題的明爭暗鬥還會長期存在,但美國國內學界對官方應當採取什麼策略存在爭議。近期確有更多的學者,尤其是保守派學者主張美國在南海問題上要對華更強硬,要明確表示支持菲律賓、越南,但也有學者並不認同國務院發表聲明只點名批評中方,卻不提菲律賓、越南更早行動的做法。
美國智庫「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副總裁包道格(Douglas Paal)認為,國務院的聲明以及中方激烈的反應,使得本身已經很棘手的南海爭端更難解決了,尤其是在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多尼隆前腳剛訪華,並與中國最高層會晤,後腳國務院就發出這個聲明,顯然震動了北京。
包道格表示,對美方做法的考驗在於它是否有效地達到主要的戰略目標,從越南、菲律賓在中國之前已採取行動卻沒被批評,而中方被單獨挑出引起的憤怒來判斷,國務院的做法似乎具有適得其反的「逆火」。
這位著名的中國問題專家日前撰文指出,美國在亞太的最高戰略目標是,以不損害美國在地區關鍵利益的方式處理好中國不可避免的崛起,引導這個過渡期和平發展要求美國有力量與堅持,並且承認改變中的現實。他說:「美國需要謹慎從事,三思而後行。」
作為亞洲安全問題專家,包道格指出,不同亞洲國家習慣於在爭端未解決的狀況下長期共存,只要局勢還處於可控狀態即可。他建議,與此現實相應,美國應當堅持原則立場,支持對各爭端方公平的程序;美國應當保持其公正的立場,避免重犯國務院聲明的錯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