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參考消息網8月21日報道,日刊稱,中國學者、曾擔任外交官的王海運少將認為,中國海軍需要組建3至5支航空母艦特混艦隊才能實現北京的海洋戰略雄心。
王海運在新華社下屬的《環球》雜誌撰文稱,只有上述規模的武裝力量才能夠管轄中國宣佈主權的300萬平方公里的水域,打破美國領導的海上圍堵,「避免成為某些國家的勒索對像」。
日本《外交學者》網站文章稱,海軍可劃分成為爭奪海洋控制權而戰以及在獲得制海權後對其進行管轄的兩支力量。航母是首要的作戰資源。將其用於執行海洋管轄任務是對資源的浪費。
文章稱,王海運似乎設想派出航母在高端戰鬥中迎擊美日海軍部隊。這合乎情理。然而,行使海洋控制權的任務卻最好留給低端平台,其中包括護衛艦、小型驅逐艦和中國海監總隊旗下的非海軍船隻以及其他類似海岸警衛隊的部隊。無需派出航母或戰術作戰飛機將漁民趕出中國主張的海域,而可以大量打造廉價的低端艦船。王海運使用的戰略基本理論顯得有些混亂。
文章認為,王海運提出的航母數量是大致恰當的,無論他是如何得出這一數字。根據美國海軍舊有的經驗法則,應把艦船總數除以三,其結果就是隨時能夠做好準備投入軍事行動的艦船數量。考慮到船隻在船塢進行維修、人員休整和訓練以及前沿部署等因素,一般只能保證投入整體力量的三分之一用於作戰。
因此,王海運提出的5艘航母數量應變為一或兩艘人民解放軍航母在其他艦艇的護衛下能夠隨時準備好執行海上任務。似乎一艘可用於在東南亞執行緊急任務,另一艘則用於解決東北亞的突發事件。中國能否提高上述3比1的比例,取決於海軍維修保養任務的優先情況以及中國造船廠完成上述極其重要任務的效率。這同樣取決於北京對該艦隊的預期。如果中國領導人將其海洋利益局限在中國主張的海域內,那麼人民解放軍海軍艦艇的行駛里程將低於美國海軍的艦艇。這意味著其設備損耗較小,對大規模檢修的需求也較少。因而,中國海軍或許能夠派出第三支航母特混艦隊供調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