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你想幫人帶貨嗎?」9月2日,一個坐在上水地鐵站口的大叔詢問記者,他旁邊的小推車上裝著滿滿四箱奶粉。
這裡是香港境內的最後一站,下一站就到深圳羅湖。剛剛過去的這個週末,羅湖讓很多本打算辦理「升級版」赴港簽注的非深圳戶籍居民撲了個空。就在實施前一天的8月31日,這項優惠政策被暫時叫停。
當天,香港特首梁振英召開記者會宣佈,有關內地居民「一簽多行」及異地簽注的新安排,他向中央反映港人意見後,內地表示未來三星期不會發出新措施下的簽注,特區政府會成立小組與內地商討香港的承受能力。
作為一項出入境便民措施,擴大赴港澳「自由行」普遍被認為有助香港旅遊和消費行業發展,這次難道表錯情了?箇中原因頗為複雜微妙。
這恰好映射了在內地和香港加速互動之下港人的糾結心態——一面是內地消費大軍助推香港經濟,另一面則是既有資源如何分配。事實上,香港社會對於「自由行」影響的討論,在去年「雙非」(指夫妻雙方均非香港永久居民)嬰兒熱潮等事件中便逐漸發酵。
不少具有自省精神的香港專業人士認為,香港應以開放的心態、更充分的配套措施迎接全球旅客,當然包括內地同胞。
值得關注的是,內地赴港「自由行」推出10年來的幾次重大節點均是在香港經濟低迷之時,其刺激經濟的作用也有目共睹。這也是為什麼香港特區第四屆立法會主席曾鈺成此前在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出,內地、香港自然融合不應「剎車」,自由行不應暫停或停止擴大。
非深戶「一簽多行」緊急暫停
9月1日起,公安部門在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廣州和深圳推出非本市戶籍就業人員和在讀大學生辦理出入境證件的便民措施,其中包括往來港澳通行證及各類簽注。
赴港「一簽多行」政策一度被認為是6個城市辦理出入境證件便民措施中深圳所獨有的政策。但在8月31日,媒體從深圳市公安局獲取的信息是,原本9月1日正式啟動的出入境證件的便民業務中,非深戶「一簽多行」優惠政策被暫時叫停,其他非深戶出入境業務仍可正常辦理。叫停原因為香港方面旅遊設施承受能力不足。
同樣是在8月31日,梁振英召開記者會宣佈了暫緩的消息,並表示香港社會近日對內地居民「一簽多行」及異地簽注的新安排表達了不少意見,而他已向中央政府反映,中央政府表示非常重視,並同意在放寬內地居民來港旅遊的同時,必須考慮香港的接待和承受能力,按實際情況調節來港人數。
梁振英稱,內地有關方面表示,在未來三星期不會發出新措施下的簽注。特區政府會成立小組,在未來三星期與有關當局繼續商討,務求到港旅客不會對香港社會各方面的服務和設施造成壓力。
9月1日,不少到深圳市公安局出入境梅林辦證大廳辦理「一簽多行」的非深戶籍居民撲了個空,被告知暫不受理「一簽多行」,只能辦理其他個人類簽注。
深圳市公安局出入境網站和梅林辦證大廳當日均通告稱,6個城市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為非本市戶籍人員辦理往來港澳通行證和「個人游」簽注實行統一的政策。「一年多次」簽注簽發對像為深圳戶籍居民。
「水客」之憂
「奶粉大叔」背後的「水客」(靠代購賺取差價)擾民儘管只是少數,但依然是香港居民的憂慮所在。
上水地鐵站站口常設著人流管制鐵欄,拿著大型行李的旅客必須沿鐵欄排隊後再進入地鐵站月台。據當地居民說,週一至週五下午4點後的下班時間,是「水客」人潮最洶湧之時,他們混入下班人群,令出入境工作人員難以查驗。
有說法稱,代人運貨從香港到深圳,一趟可以賺數百元,價錢視貨品品種而定,奶粉、尿片、藥品藥膏、洗髮水沐浴液不一而足。
昨天,本報記者跟隨多名「水客」從上水乘東鐵到達羅湖發現,他們都從遊客通道進入深圳。一對中年夫婦告訴本報記者,所帶貨品是拿回自家雜貨店售賣,包括方便面、尿片和藥品等。
一名祖籍內地的香港少婦向本報記者感歎,上水的日常用品都被水貨客「搶貴了」。
如何雙贏
國家旅遊局的數據顯示,1997年內地赴香港旅遊236萬人次,2011年為2810萬人次,增長11倍,年均增長18%。2011年,內地赴港過夜遊客人均消費8220港元。
內地赴港「個人游」自2003年7月施行,當時香港經SARS一疫後元氣大傷。很多機構分析師並沒有忘記,「自由行」挽救了香港經濟。
另一個重要的節點是2009年4月1日,深圳戶籍居民可以辦理一年多次往返香港簽注。當時在歐美金融危機影響的背景下,香港在深圳發放2000套總價值超過400萬港元的消費現金券。
一系列經濟數據證明,內地和香港的良性互動是不可逆之大勢。
但亦有一些政商界人士認為,「自由行」對香港經濟再繁榮的意義重大,而由於香港資源有限,大量內地遊客通過「自由行」特別是「一簽多行」湧入後,對香港市民心理和教育、醫療、就業、民生等各方面的社會影響不容忽視。
香港醫院管理局(醫管局)大會於4月26日討論通過,2013年香港公立醫院將停止接受非本地孕婦預約分娩。醫管局表示,這是為了保留足夠名額應付本地孕婦的需求。
香港的主流意見是,兩地人員溝通中表現出的文化差異,可隨時間變化而改變。不少具有自省精神的香港專業人士更是認為,香港應以開放的心態、更充分的配套措施迎接內地同胞。
「我們是否應該對內地旅客過分設置關卡和重重防範呢?假如內地以同樣心態限制港人,那將會如何?」香港一名知名人士撰文指出,「或者日後香港經濟轉差,改而請求內地多放人來港,那麼現在提出反對,是否只看到樹木,而看不到森林呢?」
他認為,積極的做法是敦促政府加快規劃並實行配套措施,增加基礎建設等硬件配套;在非旅遊區加強商舖、娛樂等設施,疏導旅客前往;要求內地旅遊機關向有意訪港者,介紹香港的法規、習慣等,消除兩地的文化差異和矛盾,給個人游計劃帶來雙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