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國際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哈佛大學調查百名學生作弊醜聞


http://news.wenweipo.com   [2012-09-10]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中國青年報報道,8月末,世界最著名的大學之一--哈佛大學曝出一樁學術誠信醜聞。在該校的一門春季課程中,近一半上課學生涉嫌期末考試作弊。

 125名學生涉嫌「抄襲答案與不正當合作」

 8月30日,哈佛大學本科教務主任傑·哈里斯(Jay Harris)向全體學生致信稱,哈佛大學管理委員會正對一門春季課程進行調查,超過125名學生涉嫌在該課程的期末考試中結組合作與共享答案。

 與此同時,哈佛大學官方發佈公告確認該項學術作弊事故,但校方拒絕透露相關課程名稱與學生情況,稱「聯邦隱私權法禁止學校公佈相關學生姓名」。

 哈佛大學校長德魯·福斯特(Drew Faust)接受學校官方報紙《哈佛大學報》(Harvard Gazette)採訪時表示:「如果指控被證實,這些行為是完全不可接受的,是對哈佛治學中所倚賴的信任原則的背叛。我們必須經由一個慎重的過程公正地處理這件事情。」

 傑·哈里斯表示,此次案件規模堪稱「前所未聞」。學校官方聲明中援引文理學院院長邁克·史密斯(Michael D. Smith)的說法,表示「學術誠信是教育的核心任務,哈佛對學術誠信十分重視,不能也不會容忍學術不端行為。」校長德魯·福斯特亦稱:「此次指控涉及廣泛,表示我們仍需努力確保哈佛的每一名學生都理解並恪守哈佛大學學術圈的根本價值規範。」

 哈佛大學校報The Harvard Crimson最終披露了相關的細節。據悉,該課程為政府管理1310:美國國會概論(Government 1310:Introduction to Congress),是今年春季課程,註冊學生一共279名,授課教師為助理教授馬修·派拉特(Matthew B.Platt)。

 《美國國會概論》的課程助教在5月對期末試卷進行評分時發現其中有10∼20份出現雷同,馬修·派拉特因此上報至哈佛大學管理委員會。隨後,哈佛大學管理委員會展開調查,核查了該課程所有學生的試卷,發現幾乎有一半的學生存在「抄襲答案與不正當合作行為」。

 該課程為本科生課程,每週3次,包含研究生助教進行輔導的10次課後討論會。根據課程大綱,《美國國會概論》課程的期末成績由4次課後開卷考試成績組成,平均每次考試占25%。最後的期末考試一共包含3道組合簡答題,一道附加簡答題與一道論述題。該門課程的考試協議顯示,「考試完全開放,可參考書、筆記、網絡等等,但仍須遵守閉卷考試規章,尤其是,考生不能與其他同學包括輔導教師、助教、寫作中心等進行討論。」

 據學校官方稱,管理委員會已經與所有涉案學生及其家長取得聯繫,並正對這些學生進行問詢與調查。此次學術不端事件所涉及的學生將面臨的處分包括但不限於停學一年,其中,選擇該課程的部分同學業已畢業,學校則不排除考慮收回其學位證書。

 學校表示處理結果將在11月公佈,在處理過程中,管理委員會不會透露相關細節。傑·哈里斯則在致信中要求,「這類事件已經拉響警告,新的學術誠信觀,必須在全校範圍內,在教師、學生與管理者中進行討論」。

 學生對該課程頗有微詞

 根據哈佛大學校報的消息,在哈佛大學的學生評課系統Q Guide發佈的評估數據上,學生對政府管理1310課程的打分為2.54,其中滿分為5分,而社會科學類課程的平均分數為3.91。

 在該評估系統的論壇中,很多學生對該課程的難度以及教師的教授方法提出質疑。有同學指出,「課程考試之外缺乏結構性指導(如週末的助教輔導時間與考前答疑)」,還有同學稱在考試前數小時與15名同學一起在教師休息室企圖完成試卷,「幾乎所有的學生都通宵未眠,但我們沒有人可以弄懂其中一整道題(占20%的比重)究竟在問什麼,最誇張的是,其中有一個問題,針對一個從沒有在我們的閱讀材料中或在課堂上被準確定義的術語,我們只能求助助教給出一個定義來回答問題」,「期末考試絕對荒謬,完全與課程涉及教材不符」。還有學生抱怨,該課程教授在5月3日、考試截止前的當天早上,因為有事而取消答疑時間,提前下班。

 也有同學在留言中表示:「我選了這門課程,我不理解為什麼會有人在期末考試中作弊,它相對簡單很多,不僅如此,派拉特教授給了我們充足的時間來完成試卷。」

 據《紐約時報》報道,學生們認為共享課堂筆記、討論會筆記與閱讀材料是被允許的。一位面臨作弊指控的學生辯解:「我只是和人共享了筆記,然後就被捲入其中,班上每個人都分享了筆記,出現相似的答案並不奇怪」。一名於5月畢業的涉案學生稱,「他們正毀掉學生的未來,如果收回我的學位證書,那我肯定丟了現在的工作」。

 國內外高校處理學術作弊方式不同

 近年來,國內外高校學術誠信問題層出不窮,包括考試作弊、論文抄襲等。據英國《星期日獨立報》報道,英國過去3年裡全國80所大學共4.5萬多名大學生「學術作弊」被發現。

 大衛·卡拉漢(David Callahan)曾提出作弊文化的概念,並指稱,在美國社會已經形成為了追求成功而不在乎手段的社會風氣。如今,這股風氣遍及全球。現代科技也為此提供了便利,作為一個開放共享的公共空間,互聯網提供了海量的共享信息與知識。傑·哈里斯在評價作弊事件時表示,「科技手段在這起事件中發揮了重大作用,它使共享更加簡便,也使人們對此的態度更為隨意了。」

 在國內,學生作弊問題已經發展成為一大社會現象。例如北京大學網站發佈的公告中,幾乎每年都有數十名學生因考試作弊遭受處罰,處理的方式主要有該課程記零分、記過、勒令退學、開除學籍以及取消授予學位等。

 在廣受作弊文化困擾的高校校園中,應對措施日趨嚴厲。

 美國斯坦福大學即制定「榮譽行為準則」,明確規定學生「在考試中不得給予或獲取幫助,不得在作業中、呈交的報告中或者任何教師打分的工作中接受任何的未經允許的幫助」。初次違反榮譽行為準則的學生將面臨停學四分之一學年和40個小時的社區服務的處罰;對於無可挽救的行為,學校給予開除的處分。這些處罰需經過包括4名學生、1名教師和1名行政人員在內的6人陪審團的聽證。在美國,已約有100所以上的學校制定有「榮譽行為準則」。

 《北京大學本科考試工作條例》中對作弊違紀行為作出規定,視情節輕重分別包括:口頭警告、嚴重警告、記過、取消學士學位資格、勒令退學以及開除學籍。

 國內外的處罰措施基本相似,但具體的處理方式有所不同。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指出,哈佛大學此次公開調查處理作弊事件,態度嚴肅,「只有公開處理,才能讓哈佛的精神不被玷污,也才能從根本上捍衛哈佛的聲譽」。他同時表示,國內的很多高校將對外公佈此類消息視作「大忌」,並「想方設法遮掩,擔心影響到學校的聲譽」。

 具體到對個人的處罰時,中國與美國高校有所差異。美國高校通常匿去相關學生的詳細信息,國內不少高校則公開張貼告示,對作弊學生進行實名處罰。

 熊丙奇認為,作弊問題很難完全避免,因此學校的處理方式非常重要。「目前,我國與外國在處理學術作弊事件上最大的區別在於,國外一般是由學術委員會進行調查,得到一個相關事實,然後對涉案人員進行處置,而我們的高校主要是行政機構來組織調查,是按照行政規則來處理。」談到個人處理時,熊丙奇說:「對於學生作弊案件,應該公正、嚴肅地處理,但同時必須要尊重個人的隱私權利,不應該將個人信息進行公開或者公示。」

      責任編輯:杨阳
薄瓜瓜參加哈佛大學畢業典禮      [2012-05-25]
法總統奧朗德:兩年內重振法國      [2012-09-10]
希拉里將征頂級廚師推進外交      [2012-09-10]
俄羅斯千島群島發生5.6級地震      [2012-09-09]
朝西南前線司令部譴責韓國挑釁      [2012-09-09]
伊拉克副總統策劃暗殺被判死刑      [2012-09-09]
越南新高致命性禽流感快速蔓延      [2012-09-09]
印巴放寬簽證限制 破38年嚴規      [2012-09-09]
普京:胡錦濤為震災難受操勞      [2012-09-09]
希拉里稱聯國對敘決議需有牙齒      [2012-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