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環球網援引《日本經濟新聞》文章,原題:中日就應該不友好? 「如果我有足夠的財力,希望邀請更多中國年輕人到日本。如果中國年輕人更加瞭解日本,反日情緒應該會減輕」。這是一位知名雅樂(日本宮廷音樂)演奏家對筆者所說的話。時間是在2005年春季。當時的中日關係非常糟糕。反日遊行活動在中國全境蔓延,甚至發生了日本駐上海總領事館的設施遭到損壞的事件。按照這名日本音樂家的看法,中國的年輕人並不瞭解日本真正的情形,因此反日情緒才會不斷高漲。不過筆者對這種觀點有些不敢苟同。
實際上,在中國也能聽到類似的觀點。中國有觀點認為,「中國人瞭解日本,而日本人卻不太瞭解中國」。按照這種邏輯,如果中日雙方加深理解,就能懂得對方的立場,也就能消除誤解。那麼,事實果真如此嗎?1972年,日本和中國實現邦交正常化。在當時,中日之間交流非常有限,只有政治家、藝術家以及貿易從業人員才有機會直接踏上對方的國土。而當時的中日關係非常良好。
與當時相比,目前日本和中國的經濟關係則在不斷加深,交流也大幅增加。日本每年有數百萬人訪問中國,中國則有上百萬人湧到日本旅遊。與一部分中日友好人士推動兩國關係發展的時代相比,在今天,中日雙方的知華派和知日派都在不斷增加。儘管如此,兩國非但沒有更加友好,反而是對立在不斷加深。據輿論調查顯示,不管是在日本還是在中國,聲稱討厭對方國家的人都在迅速增加。
筆者認為,越是瞭解對方,就越是容易產生憎恨情緒。例如,相處時間不長的戀人可能會關係融洽,但在結婚和全面瞭解對方的缺點之後,就會開始相互憎恨,有時甚至會發展到離婚的地步。鄰里關係也是如此。面對來自遙遠國度的遊客可能會熱情招待,但在面對低頭不見抬頭見的鄰居時,正因為相互之間非常瞭解,因此只會報以冷眼。在世界上,提到與日本交好的國家,經常會想到土耳其和巴西,而這兩個國家在地理上均與日本相距遙遠,而且大多數民眾對日本的實際情況不甚瞭解。也就是說彼此之間不存在招致相互厭惡的因素。
環顧世界任何國家都可以發現,越是接觸機會多的國家,關係越是惡劣。站在亞洲人角度來看,美國和加拿大都是從英國植民地發展來的國家,似乎差異很小,但如果問加拿大人如何看待美國人,就會得到「我們不希望與美國人那樣的粗魯人相提並論」等回答。筆者曾經問一位加拿大人「你的祖國是哪裡?」,結果對方用一個笑話回答說是,「在世界上最討厭被誤認為是美國人的居民所在的國家」。如果問波蘭人,在與其相鄰的德國人和俄羅斯人之中更喜歡哪個,對方或許會惱怒地表示,「怎麼可能喜歡這兩個國家」。
在近代國家中,相互憎恨不斷加深、進而多次爆發戰爭的是國境相鄰的法國和德國。17世紀,法國介入了德國的宗教戰爭,使德國陷入分裂狀態。通過19世紀的拿破侖戰爭,法國軍隊佔領了德國各地。19世紀後半葉,在德國完成統一之後,在軍事上佔據優勢地位的德國則反而侵佔了法國國土。20世紀,歐洲這2大強國曾經2次發生全面戰爭,進而使彼此國家遭受了生靈塗炭。
法國和德國屬於鄰國,而且擁有眾多能講對方語言的政治家、文化人士以及商業人士。但儘管如此,幾百年來仍然多次發生戰爭。最後,由於戰爭導致雙方國力遭到消耗,兩國都喪失了主導全球的地位。據筆者推測,如果問法國人和德國人是否喜歡對方,即使在今天,毫不掩飾地說「喜歡」對方的人估計也沒多少。
「中日友好」或許不會再次出現,雖然這令人遺憾。越是深入瞭解對方,在經濟方面的聯繫越是加深,中日雙方的國民或許就越是討厭對方。不過,東亞國家已經取得了長足發展,如果將日本和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加在一起,就將擁有足已匹敵美國的經濟實力,但如果像以往的法國和德國那樣發生戰爭,現在的繁榮將很快化為泡影。
在這裡,應該嘗試換一個角度看問題。目前最重要的問題不是如何才能建立友好關係,而是如何與討厭的對手和平相處。在「中日不友好」的時代,中日雙方的每一個普通民眾或許都應該學會控制自己的「感情」。 (作者:村山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