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日刊:京高明戰略削弱對手意志


http://news.wenweipo.com   [2012-09-28]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環球時報援引日本《外交學者》9月26日文章,原題:其他手段的戰爭-中國政治使用海上力量。中國海軍和海事力量的增強為北京實現野心提供了必要手段。解放軍海軍現代化的速度和規模超出西方預測,顛覆了外界對中國海上軍力的樂觀甚至高傲論斷。但海上力量不僅僅是海軍,非海軍和非軍事平台及系統也是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個統一體,可為北京提供多種選擇餘地。

中國在大陸部署的遠程精確打擊武器,可對海上事態產生影響,甚至是決定性的。解放軍有大量戰機、轟炸機和巡航導彈部署在沿海地區。其海上監視和執法力量同樣可觀。海上力量的民用部分,可令北京向南海和東海派出非軍事船隻對抗菲律賓和日本。甚至民船都可充當海上民兵。簡言之,北京手握多種形式的海上力量捍衛海上特權。

中國海上力量不斷壯大,因而有條件利用軍事和非軍事手段的戰略對付較弱對手。這些戰略將軍事實力與針對性地顯示力量巧妙結合,侵蝕對手意志,增加中國在政治-軍事持久鬥爭中的優勢。

中國動用非軍事海上力量的能力,在近期的島嶼紛爭中得到充分展示。在領土衝突中使用非海軍資產,這是北京維護海上領土主張的一種高明、系統性的戰略。這可避免危機升級,同時確保爭端限於局部,不給美國和其他外部勢力以任何口實來介入。如果非軍事手段無效,北京仍可利用其海軍及岸基武器作為後盾。中國有能力讓事件升級(這點與那些較弱的對手不同),而這會放大在爭端島嶼的威嚇效果。實際上,海軍軍力平衡越是向有利於中國的方向傾斜,越是可能影響東南亞國家的決策。

和平時期的海上巡邏一旦得到真正火力支持,就會具有不小的份量。因而,軍事和非軍事力量之間的相互配合,增加了北京的戰略籌碼。零星的威嚇可能不會像戰場勝利一樣產生明顯結果。一連串的對峙或許沒完沒了,對中國可能也無任何實質好處。但持久的僵局所產生的累積效果,會引發戰略疲勞,從而推進北京的目標。

隨著中國不斷推進和試探,地區國家可能擔心衝突不斷上演,而美國直接干預的希望渺茫。這種情況下,中國的消耗戰略會逐漸侵蝕地區國家的信心並削弱對抗的政治意志。

不過,消耗戰略只是今日中國海上力量的簡單反映。北京使用逐步加壓的手段可能僅僅是權宜之計,為其打造主導海上的軍力爭取時間。(作者吉原俊井,喬恆譯)

中國領海防務觀察
      責任編輯:曾曉
美國防長抵京 將參觀中國海軍      [2012-09-18]
俄稱中國海軍短期崛起不靠航母      [2012-09-08]
中國訪美海事執法船抵達夏威夷      [2012-09-05]
中國「海巡31」海事船首訪美國      [2012-08-26]
外刊:解放軍從毛時代走向藍水      [2012-08-26]
日媒稱美日軍演為遏制中國海軍      [2012-08-22]
中國海監船香港海事船將接應乘船返回保釣人士      [2012-08-17]
中國海軍護航編隊首訪以色列      [2012-08-14]
外媒:中國海軍將與以色列軍演      [2012-08-14]
中石化下午召開記者會 交代膠粒墮海事件      [2012-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