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我國留學人數居世界第一


http://news.wenweipo.com   [2012-10-06]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新華網報道,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之前發佈的《國際人才藍皮書:中國留學發展報告》顯示,中國出國留學人數已佔全球總數的14%,位居世界第一。「大眾化」、低齡化成為中國留學生的突出特點。

留學門檻降低使更多的中國學生獲得了留學機會,但與此同時,國外高校教育水平參差不齊、歸國就業海歸變「海帶」等諸多問題卻日益凸顯。這警示渴望留學的中國學生及其家長:留學不是追潮流,熱情之餘需要冷靜思考。

留學熱潮持續升溫

《國際人才藍皮書:中國留學發展報告》顯示,自2008年開始,我國出國留學生人數保持在20%左右的年增長速度,2011年達到史上最大規模,人數達33.97萬人。

近年來歐美留學學費在逐年攀升,以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傳媒學院普通一年制碩士生為例,2005-2006年度學費為11958英鎊,2011-2012年度升至15888英鎊,2012-2013年度又升至16512英鎊。

然而,中國自費留學的人數依然在不斷增加。藍皮書顯示,有九成的留學生出國依靠自費,留學「大眾化」成為當今中國留學生的突出特點。有些學校甚至給中國學生和家長留下「花錢就能留學」的印象。

與此同時,留學「低齡化」的趨勢也日益顯著。越來越多的應屆高中畢業生出國讀本科,直接出國讀中學的人數也大幅增長。

留學面臨諸多挑戰

順利完成學業、找到理想的工作是留學的終極目標。儘管留學生中不乏學業、事業有成的成功案例,但現實也並不像一些留學中介、培訓機構向學生展示的那樣「前途一片光明」。

隨著國內家庭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不少存在「教育焦慮症」的家長盲目為子女選擇出國留學。留學生張敏按照父母的要求申請去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讀本科,17歲就獨自一個人在國外求學,但由於語言和生活不適應,第一年不得已被學校「留級」。

相比於完成學業,就業難更讓留學生感到「亞歷山大」。英國從2012年4月6日起,取消「本科以上學位外國學生畢業後可在英工作兩年」的簽證規定,提高了留學生畢業後繼續留在英國找工作的門檻。而回國就業也存在預期高、適應難的情況。

留學中遇到的問題沒有被充分認知,而一些學生和家長對留學的盲目「追捧」卻讓一些不正規的中介機構有機可乘。

一些留學申請是由中介全權負責,有些留學生讀完回國後還連個人陳述(PS)和簡歷(CV)的區別都分不清。美國邁阿密大學的留學生Molly說,她去年連找三家價格不菲的中介,推薦的卻都是美國大學裡最「水」且中國學生最多的專業,中介在收取三萬塊錢費用後,「效率極低,需要一直催才辦事」。

「留學熱」需要「冷思考」

如今,中國學生越來越受到海外高校的歡迎。比如從今年起,世界排名前50的悉尼大學在其官方網站上宣佈將中國高考成績納入招生考核標準。

對於不斷擴張的留學規模和隨之產生的問題,復旦大學教授顧曉鳴認為,不要總期待留學回來就要賺大錢或比國內學生高一等。就業固然是留學是否成功的一個標準,但唯排名和畢業薪資論成敗的心態需要轉變。尤其對於低齡學生,家長要更多考慮子女到底是否喜歡和適合出國讀書。

華東師範大學教授文軍表示,應當引起學生和家長注意的是,一些黑中介利用家長望子成龍的焦慮和學生信息缺乏下的依賴心理,做一些名不副實的宣傳。因此,家長和學生要主動對信息做充分瞭解。比如,教育部教育涉外監管信息網定期公佈海外學校名單和留學預警信息,學生應結合官方發佈的信息,選擇正規有資質的留學中介機構。

出國信息的規範需要政府和社會力量的共同推動。文軍認為,未來可以由教育管理部門牽頭組織公益性的民間社會組織,吸納和組織有出國經歷的公民依托網絡平台發佈可靠信息。

      責任編輯:遠征
日右翼反華:中國留學生滾出去      [2012-09-22]
中國超六成留學生滯留海外      [2012-09-17]
中國輸出留學生超六成滯留海外      [2012-09-17]
日本一所大學開除200名留學生      [2012-09-14]
遇害中國留學生家長重新起訴美國南加大      [2012-08-11]
新西蘭驅逐持假簽證中國留學生      [2012-07-12]
新西蘭數百中國留學生持假簽證      [2012-07-11]
加老師給學生看肢解留學生錄像      [2012-06-14]
加華人關注中國留學生被害案兇手量刑      [2012-06-06]
中方盼加方早審判殺留學生嫌犯      [2012-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