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環時呼吁中國異見人士走出仇恨


http://news.wenweipo.com   [2012-10-16]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環球時報10月16日報道,一位出走德國、名叫廖亦武的中國異見作家獲德國圖書和平獎,在14日的頒獎現場,他在正式發言中把中國稱為「滅絕人性的血色帝國」,並稱中國是「地球災難的源頭」和「無限擴張的垃圾場」。他最後連續6次高喊「這個帝國必須分裂」。他的發言讓人懷疑他的精神出了問題,即使不是,他的判斷力和情緒自控力也一定與正常人有偏差。

廖的極端講話已經讓他這個不知名的「作家」不值得我們花費筆墨做詳細介紹。我們詫異的是,德國為何揀了這麼一個偏執古怪的人發他圖書和平獎。那些在場的德國人、包括總統高克,難道不為獲獎者歇斯底里的講話感到臉紅嗎?

在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中國作家莫言,並獲得世界廣泛認同的時候,德國人的這次發獎讓我們重溫了西方社會成心與中國過不去的另一面。但德國人這一次做得的確很蠢,廖的表現會讓中國人看扁德國做這件事的心胸和智慧。

這件事再次表明,西方選擇支持的中國異見人士,有一些屬道德和智慧的平平者,是無力應對中國社會內的正常競爭,而用政治上的出位「另闢蹊徑」的人。還有的人完全沒有從個人遭遇跳出來的精神力量,他們把個人恩怨強行往社會意識形態中塞,試圖把刻骨的個人仇恨變成全社會的咬牙切齒。

然而他們真的錯了。每個社會都有不如意者,中國社會的個人痛楚也的確比西方多一些,但中國的改革開放總體上就是增加個人權利和尊嚴的過程,是公正不斷確立的過程。看不到也感知不到這個趨勢,要麼是中國社會裡最閉塞的人,要麼就是最想不開,根本分不清什麼是個人際遇,什麼是時代潮流的人。

德國人或許認為他們頒這個獎,可以影響中國點什麼。他們過於自戀了,低估了中國人的判斷力。對西方總拿異見人士當牌跟中國打,我們已經習慣了。兩年前諾貝爾和平獎頒給劉曉波,中國人尚不以為然,德國圖書和平獎在西方根本算不上大獎,中國社會更不在乎。

近年餘傑、廖亦武等出走西方時,輿論界曾有人寄希望他們到了國外後開闊視野,看中國和西方時能更客觀、更理性。但他們顯然都沒有做到。他們把個人仇恨發展得更極端,思想變得越來越狹隘,把配合西方同祖國作對當成自己的生存之道,他們看上去已經同對中華民族利益的「匹夫有責」一刀兩斷。

這是遺憾。但這並非國家的遺憾,而最終只能是他們個人的遺憾。他們將自己綁在西方對付中國的箭頭上,角色被固定化了,已無發揮和自我調整空間。中國不會因一兩個海外異見人士就不同西方交往,而西方也不會同越來越強大的中國決裂,像德國同中國的關係陰晴不定,冷三天熱兩天。這決定了異見人士們注定會痛感世態炎涼。背離了祖國,那些文人只能是自生自滅的孤魂。

出走國外的異見人士需要有化解仇恨的能力,這是他們飄零海外的生活能多一些精神陽光的關鍵所在。

      責任編輯:glory
環球時報:中國「驅離」日船是階段性勝利      [2012-10-31]
紐約時報發社論力挺奧巴馬連任      [2012-10-28]
環球時報:看好十八大後的中國是明智的      [2012-10-24]
環球時報:諾貝爾獎不可能永遠拒絕中國主流      [2012-10-12]
軍報國慶社論:不許領土受侵犯      [2012-10-01]
日本各大報社論熱議釣魚島局勢      [2012-09-26]
環球時報評王立軍案:正義是最後一個圖章      [2012-09-20]
環球時報:反制日本「購島」應立即採取行動      [2012-09-07]
環球時報:王立軍屁股如此不乾淨真令人悲哀      [2012-09-06]
中青報抨環時:別消費「愛國」      [2012-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