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人民網報道,「政黨成員明顯高於非政黨成員;高學歷明顯優於低學歷,碩士、博士研究生優於本科和大專;交叉任職經歷優於其他任職經歷;祖籍華東地區的明顯優於其他地區者。這四大因素影響著『60後』省部級領導幹部陞遷。」中國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劉俊生教授在21日召開的「2012中國領導人論壇」上發表了題為《60後省部級領導幹部成長陞遷影響因素分析》的主題演講。
「截止到今年8月,「60後」省部級領導幹部現在有161位,其中十七大的中央委員3人,候補委員11人,兩者合併佔總數的8.7%,也可以看出「60後」的省部級領導幹部在向高層進軍的途中。省部級的正職7人,佔161位裡面的4.3%,省部級副職154人,男性149人,佔92%,女性12人,並且全部是副職,女性精神的天花板仍然是存在著,不過這是一個全球性的事實。少數民族16人,涵蓋8個少數民族,比例是佔10%。」劉俊生教授說。
基於上述數據,劉俊生教授分析了「60後」省部級領導幹部陞遷四大因素︰
第一個是黨派因素。在政黨政治當中,執政黨在國家政治生活當中處於主導性地位,政府高層領袖多為執政黨的成員。所以說,我們國家過去說「入黨做官論」是世界的普遍現象,尤其是現在如果要做到高層,不成為一個主要黨的黨員幾乎是很難達到的。也就是說政治上的這種仕途和黨途基本上是相等的, 在161位裡面有確切黨籍的159位,中共黨員81%,民主黨派17%,無黨派人士2%。
除了總體的數據以外,還可以看出來他們的入黨時間,平均年齡在22.85歲,最小的只有18歲,最大是33歲,另外還有一位39歲,是雙黨籍的,先加入民主黨派,後來由於其他原因再加入中國共產黨,可以看出來他們黨齡比工齡要長,90%都是在高三、大學四年以及碩士階段的幾年裡面就已入黨。
第二個是學歷因素。學歷因素應該是一個人學業成就的顯性標誌,學歷因素是在精英政治外在的一個顯性標誌,在西方的發達國家也是這樣。我們統計當中的「60後」省部級領導幹部進入高等院校的學習基本上都在70年代末到80年代期間,絕大部分在這個時期裡面接受的高等教育,在中小學的時候接受的教育是殘缺不全的,那時候毛入學率非常低,1%-3%之間,現在比較高了。但是,他們碩士和博士的學歷都是後來才取得的,絕大部分都是在最近十年裡面才取得的,因為這批人都是42歲至52歲之間。這是他們的學歷分佈,160位的學歷情況非常確定,百分之百具有高等學歷,這是按照最終學歷做的統計,博士佔第一位,45%,碩士佔第二位,43%,本科11%,專科只有一個人。
這組數據表明了兩點,一個是官員的陞遷與學歷具有很高程度的關聯性,在官場上對學歷的重視程度超出了我們的想像,尤其是博士和碩士這麼高的學歷。第二個表明「60後」省部級領導幹部追求學歷的願望十分強烈,和我們剛才談到他們是中小學期間接受的教育是殘缺不全,80年代正好趕上恢復高考時期,又促使他們追求學歷的慾望非常強烈。
這是專業分佈,從最終學歷的統計來看,文科已經佔到61%,理工科、農醫佔到39%,工程師治國的局面從這組數據可以看出來正在改變。在這61%,也就是70多位「60後」的100多位,文科裡面按照現有的學位進行分佈,第一大學位就是管理學,40%,第二大是經濟學,然後是法學,然後是人文。可以看出來管理學和經濟學學位的重要性。
這組數據表明,管理學和經濟學合起來已經超過了七成,這也表明公共管理在政府管理當中對這兩塊知識的需求,也反映著「60後」省部級領導幹部在學歷取得的過程當中的一種傾向性。
第三個是經歷因素。我們的幹部制度是交流制度,幹部制度當中,關於企事業單位還有黨政機關進行交流。我們把這161位的交流種類分為四類,最大的一類——中地交叉任職的經歷,包括從中央到地方,或者從地方到中央,或者兩地三個來回,省省交叉的任職16%,完全一省任職34%,完全中央任職4%,直接在中央成長起來的省部級領導幹部是少數。
這組數據表明有三個結論,一個是「60後」省部級領導幹部中中地交叉,包括中地和地中兩大路徑,有時候還有兩三次的中央和地方的交叉任職已經佔到五成,是屬於「60後」省部級領導幹部成長的主要路徑。在現有的7位正職的領導當中,6位均屬於這種成長路徑,可見這種成長路徑的重要性。如果包括把省省交叉,就是沒有中央的任職經歷,而在省與省之間的交叉任職,還有15.7%,已經達到61.6%。其次,完全在一省交叉任職的比例34%,這是第二個途徑,這個途徑也是比例比較大,達到1/3,但是因為60後省部級領導幹部當中只有7位正職,剩下的150多位都是副職,副職只在自己省裡面成長,可以解釋第二個結論。第三個是在中央任職經歷的位居末位,只佔4%。
第四個是籍貫因素。籍貫一般是祖居地,祖居地的生活方式對一個人的影響很大,所以出生在哪兒也是很有關係的,並且正好我們的統計數據當中,這些東西可以統計出來。按照一級政區劃分籍貫,也就是31個,沒有包括港澳台,經過統計明確籍貫的有157位,除了北京市沒有,30個省份都有,平均每個省份5.19人,人數位列前三的就是山東省、江蘇省、浙江省。第二大類就是接下來的6人到9人的有7、8個省,佔到31%。第三類就是1-4個人的,只有將近20個省了,十七八個省份,合計起來才50人,才佔到31%。
這是籍貫的分佈情況我們做了另外一次歸類,就是剛才的這個歸類。魯蘇浙華東主要的三個省份是36%,第二大類分佈也基本上除了新疆以外,基本上都在東中部,除了新疆比較特殊,因為新疆「60後」中有4、5個人,也佔到32%,其他20省加起來才32%。
也由此得出幾個結論︰第一、華東三省已經佔到35%多,如果聯同華東的上海四省,華東7省的「60後」省部級領導幹部多達74人,佔47.13%,印證了江南在政治人才方面是一個人才庫,7個省就佔據了官員總數的47%。另外,從全國來看,基本上除了新疆以外,這9個都是在中東部,達到了107人,佔到67%,佔到2/3,也是出高官的地方。應該說是這10個省,加上那7個,這17個半數是領導幹部成長最快的一級政區。
除了上述四大因素外,劉俊生教授說,家境狀況、婚姻狀況、幼年到少年的成長環境、人脈資本、社會資本等等也是幹部陞遷的重要影響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