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財經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環時:革命和貼窮難解勞資問題


http://news.wenweipo.com   [2012-10-30]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環球時報30日報道,當今世界經濟暴露了很多深層次矛盾。我想說,只是對窮人貼錢不是解決當前全球經濟中勞資矛盾的最佳路徑,不過,資本與勞動力之間可以通過教育、培訓與創新,實現再平衡。

歐債危機給歐洲人帶來了三個深刻教訓:第一,歐元區現在面臨的困境源於歐洲人認為總有辦法解決問題,結果造成了時機的延誤。第二,歐洲金融體系的激勵機制還沒有解決。第三,泡沫經濟把歐洲政府推向弱勢地位,幾乎將終結歐洲傳統的福利經濟。往前看,歐洲不得不面對巨大的養老金問題挑戰,對傳統的歐洲福利經濟實施大改革恐怕在所難免。

對於普通勞動者而言,在全球經濟危機的大環境下,最大程度地適應環境變化是大方向。勞動力需要得到更多的教育和培訓,和以往不同,勞動者不能把自身局限在一個狹窄的領域,只依靠一方面或兩方面的技能生存,他們必須有能力把不同的技能整合起來,形成新的能力,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勞動力擁有學習能力很重要,可以幫助他們抵抗經濟的起伏與波動。

對於資本而言,在全球化的環境下,資本的流動速度是遠遠超過勞動力的。所以,資本應當自由地流向那些最需要它們的地方,流向那些創新能力最強的地方。在這一良性循環下,資本與勞動力是平衡的。然而遺憾的是,如今很多商業與金融之間的聯繫似乎不再遵循這個簡單的規則。

那麼,革命或者補貼是不是解決勞資問題的最佳途徑呢?我認為不是。回顧「柏林牆」倒下後,兩德統一的進程,現在我們認為,西德當時犯了一個大錯誤———在沒有充分建立好東德經濟增長激勵機制的前提下,倉促推進法律意義上的政治框架與推進政治改革。因為東德與西德合併之後,東德人一下子享受到歐洲福利經濟的各種優越,東德的工資水平大幅度改善之後,他們的勞動生產率卻沒有隨之跟上。東德人對西德既有的福利制度依賴的時間越長,就越沒有興趣改善勞動生產率,這就直接導致了競爭力的衰弱,造成了如今的高失業率現實。如果歷史能重新給一次機會,我們會採取和以往不同的做法。對於兩個不同經濟發展水平的地區實行整合,要先和經濟落後地區談好經濟激勵機制,通過給他們機會教育和培訓,取得績效之後,實施約定的經濟獎勵,而不是一下子就給經濟補貼,從長遠看,直接經濟補貼是不靈的。

通過教育培訓提高自身學習能力,靠自助才是最好、最現實的辦法,而不是依賴補貼或革命幻想。這同樣需要政府和市場兩個手段來調節與平衡。(作者:【德】 丹尼斯·斯諾爾 Dennis Snower是德國基爾大學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

      責任編輯:
官方否認1年3千億美元資本外逃      [2012-10-27]
俄稱不會走國家資本主義道路      [2012-10-27]
西氣東輸三線開工 首次引入社會和民營資本      [2012-10-16]
現代資本進軍中國汽車金融市場      [2012-09-25]
30億中國資本擬赴朝鮮「淘金」      [2012-09-24]
央行官員:未現大規模資本外流      [2012-09-10]
唐家璇析釣魚島爭端:日本一些人撈取政治資本      [2012-08-31]
浙江逾萬億項目向民間資本開放      [2012-08-24]
中國電商價格戰 暗藏資本博弈      [2012-08-17]
英媒:中國或現資本大幅淨流出      [2012-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