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新華網報道,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1日發表公報說,該所開發的鐿原子光晶格鍾運轉900萬年才出現一秒的誤差,在日前召開的國際度量衡局會議上被選為秒的新定義標準器的「候補隊員」。
公報說,該所研究人員在2009年開發出運轉60萬年僅誤差一秒的鐿原子光晶格鐘的基礎上,通過改良激光光源的頻率控制等,減少了鐿原子帶來的光晶格鍾信號的噪音,從而使光晶格鍾測定鐿原子頻率值的精確度大幅提高,相當於運轉900萬年才出現一秒的誤差,其精度已達到秒的新定義標準器所需的300萬年誤差小於一秒的標準,因此被採用。
公報說,時間和頻率是所有計量中最可能被精確測定的,同時也是長度、電壓等其他基本計量單位精確度的基礎。目前,作為時間基本單位的一秒是由銫原子的振動頻率數來定義的。在2006年舉行的國際米制公約組織會議上,與會代表開始探討更精確的秒定義,並希望有關各方支持新一代原子鐘的研發工作。
鐿原子受電磁波輻射的影響小,其核自旋也較小。理論上鐿原子光晶格鍾可達到運轉137億年誤差不足一秒的精確度。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準備今後進一步提高鐿原子光晶格鐘的精確度和穩定性,使其成為更理想的標準器。
所謂原子鐘就是以原子中電子的振動為振子的時鐘,其中以光波段的電子振動為振子的時鐘稱為光鐘。光晶格鍾是光鐘的一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