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新華網報道,記者從日前在珠海召開的港珠澳大橋技術專家組第四次會議上獲悉,已開工近兩年的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中隧道管節預制已完成首批管節生產任務,今年底將開始首節管節的浮運沉放作業。
港珠澳大橋是橋隧島一體化交通集群項目:從粵港分界線到珠澳人工島的30公里是該橋的主體工程,其中就包括橋、島和5.6公里的海底沉管隧道。沉管隧道由33條管節連接而成,其中29條管節長180米、由8個節段構成;連接兩個人工島的頭尾四條管節長112.5米,由5個節段構成。日前首批澆築成功的5個節段,每個節段鋼筋籠重約900噸,澆築後的節段長22.5米,寬37.95米,高11.4米,中間可佈置雙向六車道及一條逃生通道,底板、頂板和側牆厚1.5米可抵禦海底四五十米深的水壓。
據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副總工程師翟世鴻介紹,預制好的所有沉管管節將逐一通過頂推系統,滑移至「淺塢」並在「淺塢」中完成首次舾裝。通過抬高「淺塢」水位,將管節平移浮運至「深塢」;在「深塢」完成管節錨定,進行第二次舾裝。完成上述步驟後,再抬高「深塢」水位至與海平面平齊,然後打開塢門,將沉管管節陸續浮運出塢。
雖然從桂山島到港珠澳大橋的隧道沉放區僅距7公里,但將預制好的沉管全部運到這一區域卻預計需時3年。「保守估計浮運和沉放一節沉管需要一個月的時間,這是因為沉管浮運受天氣因素影響較大,從浮運到沉放需要連續72小時的良好天氣,這需要提前通過氣象窗口預報。」負責相關技術工作的高級工程師周光強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