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中新網11月14日援引美國《僑報》報道,胡錦濤在十八大報告中指出,反腐敗問題解決不好將會「亡黨亡國」。中共最高領導人對腐敗問題的嚴厲表態,顯示中共對當前腐敗問題有充分的警醒。可以說,當前的反腐局勢嚴峻。反腐敗工作即便不能快速見成效,也必須在某些方面取得突破,即在行動上突破,在制度上突破,在政治上突破。
文章摘編如下:
腐敗是社會毒瘤,也是困擾各國的痼疾。正在舉行的中共十八大,代表們討論最多的話題也離不開反腐倡廉。此次十八大熱點所及,從官方文牘中,可以發現不少值得關注的新意,如「政治清明」。胡錦濤在報告中指出,反腐敗問題解決不好將會「亡黨亡國」。
中共最高領導人對腐敗問題的嚴厲表態,顯示中共對當前腐敗問題有充分的警醒。其次是胡錦濤提出法治「三不」,即絕不允許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充分肯定法治在反腐敗中的作用。當然,重話當屬首次提出「三清」理念,即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這說明中共認識到,腐敗問題涉及文化、思想、機制等多個層面,要從政治生態的全局高度看待,這是中共認知層面上的一大進步。
反腐呼聲之所以這麼高,就是因為雖然當局一直在做,但效果不如人意,部分地區、部分行業腐敗問題突出,對執政黨和政府的治理構成挑戰。懲治腐敗,取信於民,關係人心向背。
事實上,中共反腐力度不可謂不大。剛剛結束的中紀委第八次全體會議給出了這樣一組數據:過去10年,中共查處了薄熙來、陳良宇、劉志軍、康日新、許宗衡等一批涉及省部級以上的大案要案;2007年11月至2012年6月,66.8萬餘人受到黨紀政紀處分,24584人因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機關。如此「亮眼」的成績單,一方面因為反腐敗力度較以往有所加強,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在社會轉型期,貪腐問題有加重趨勢。
可以說,當前的反腐局勢嚴峻。反腐敗工作即便不能快速見成效,也必須在某些方面取得突破,即在行動上突破,在制度上突破,在政治上突破。這與胡錦濤所提的「三清」理念也是契合的。
行動上突破,解決幹部清正的問題,是反腐最需要邁出的第一步。民眾期待反腐不流於形式,不走過場,就需要中共在民眾最關心的問題上有實際作為。比如官員財產公示,比如「裸官現象」,比如幹部選拔之帶病上崗,等等,不存在不可逾越的技術障礙,之所以缺乏力度和實效,從根本上來說是科學與方法問題,不是能不能而是怎麼做的問題。
制度上突破,並不是說反腐「無法可依」。有數據顯示,2005年1月至2012年7月,從中共中央到國家有關部委制定涉及反腐倡廉的法律法規達 616項,但一些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仍存在空白,一些制度缺乏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另外,要隨著進一步收縮政府審批權限,不斷釋放社會監督力,減少行政權力尋租現象。
政治上突破,應該為權力運行設置明確的「邊界」,制約權力方是治本之策。失控的權力導致腐敗,而腐敗本身跟癌細胞一樣,會自我複製,形成腐敗文化,吞噬健康的官場文化。隨著中共執政方式的轉變,對廉潔政治的要求更高了,制度反腐已不足以抵禦氾濫的腐敗,提倡政治清明,預防腐敗才是關鍵。反腐要反的不僅是腐敗行為,還應包括腐敗文化、腐敗心理等。
從世界近現代政治演進歷程看,反腐敗是各國公共治理難題之一。貪婪與慾望在權力與金錢勾兌下,使腐敗現象成為一杯在權力社會必然存在的「雞尾酒」,各國皆然。而且越是由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邁進的現代化過程,腐敗現象就越是嚴重,反腐敗就越是社會發展進步「必須服的藥」。
政黨和政府的腐敗現象常常是人心向背的指針。在本報看來,中國特色的反腐倡廉在執政黨領導下自上而下推行,如兩年前中共頒布《黨員領導幹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就有52條「軍規」,內容極其廣泛,過程也不會一蹴而就,需要保持耐心。最重要的,反腐是為了恢復執政黨健康的機能,恢復民眾的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