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光明網報道,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代表大會於昨天(11月14日)閉幕。今天,中共最高決策機構——政治局及其常委會,將在中共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之後產生。
人們關注中共最高決策機構的產生和構成,是因為這個機構將實際決定國家的大政方針和前行方向。政治局及其常委會的決策,與中國公眾在未來數年的個人命運息息相關。
在中共十八大會議期間,不止一位最高層級的中共領導人就十八大政治報告闡述道:十八大政治報告就是要宣示中國共產黨在今後舉什麼旗、走什麼路。在此,有人對中共十八大報告的文本進行了統計,據說,在這個文本中,「改革」是一個高頻詞,前後共有86次出現在該報告的各個部分中。比如這句話,「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凝聚力量、攻堅克難」。實際上,類似這樣的語詞搭配和這樣的行文結構,雖為人們所見慣不驚,但正是這種詞序折射出的「慣性」和語境,卻真實地反映出了中國所面對的情勢,以及國家前行進步所需要的條件。
「解放思想」是「文革」結束後一個最重要的政治話語。沒有思想解放,就沒有中國在後「文革」時代的發展和進步。可以肯定地說,沒有思想解放,既不會有改革,也不會有開放。而改革開放正是中國在30餘年期間取得發展和進步的動力源泉。
由此也可以肯定地說,改革開放,已經成為中國進步的一個取向、一個標識。改革開放,給人以希望,是人們對未來做出預期的最大根據,因而也是社會政治秩序、經濟秩序的穩定基礎。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堅持改革開放,就能夠匯聚人心、凝聚力量,從而也才談得上攻堅克難。
毫無疑問,種種事實都表明,在今後前行的道路上,改革的所攻之「堅」和所克之「難」,有許多存在於政治改革領域。在中共十八大政治報告所列的「四大危險」中,最大危險就是「解決不好會造成致命傷害甚至亡黨亡國」的「消極腐敗」。面對危險,可以解憂者,只有改革。常識告訴人們,消除「消極腐敗」,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無疑就是政治體制改革,捨此無他。
這也正如有媒體報道所說,「在經濟光環下,一些深層次的矛盾無法迴避。從添加了三聚氰胺的奶粉到『地溝油』,從烏坎事件到寧波鎮海PX 項目,從佩戴十多塊名表的陝西『表哥』楊達才到坐擁21處房產的廣州『房叔』蔡斌……食品安全、環境污染、分配不公、民生保障、官員腐敗等一連串矛盾和問題多發,警示中共未來領導人必須對形勢作出準確判斷,並時不我待地推動改革進程」。
正是這些矛盾和問題,決定了中國今後改革的大路向。這個路向,就是政治改革的路向,就是把社會利益結構向更加公平正義的方向改變,就是讓政治權力始終處於有權賦予這種權力的賦予者的監督之下。
人們注意到,中共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更加注重改進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更加注重發揮法治在國家治理和社會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這三個「更加注重」是中國共產黨在其最高權力交接的關節點上所做出的歷史性承諾。
有了推行改革的決心,有了改革的大路向,有了改革的行動,國家前行路上的「堅」與「難」才有可能被攻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