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中新網11月14日報道,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閉幕會定於今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海外媒體持續關注十八大,有文章稱,「十八大報告中提及『人民』145次」。這一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理念,貫穿十八大報告的始終。亦有評論認為,十八大報告強調居民收入倍增的目標制定,表明中央在實現「國富」之後,正致力於開啟「民富」的時代。這對於中國未來發展,意義重大。
十八大凝聚信念 中共自信親民形象獲讚譽
香港《大公報》文章《民主開放 團結自信 親民務實 十八大塑中共新形象》稱,站在歷史的新起點上,十八大全方位展示了中國共產黨民主而務實、自信而清醒、親民而開放、團結而富有朝氣、活躍生動而充滿溫情的形象,受到了國內外的高度評價。
文章稱,十八大報告對民眾最為關心的收入分配改革、反腐敗等問題都做出了部署安排。這種務實、自信、親民的做法,引來網民一片叫好聲,也拉近了中共與老百姓的距離。十八大不僅為中國描繪了未來改革發展的新藍圖,也成功塑造了中共充滿魅力的新形象。
《華爾街日報》的報道稱「中國共產黨一直盡力與老百姓加強溝通」。日本《每日新聞》報道認為,農民工代表人數的增加體現出共產黨「代表廣大人民利益」的宗旨。台灣的《中央日報》注意到「十八大報告中提及『人民』145次」。這一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理念,貫穿十八大報告的始終。英國《金融時報》觀察到,「民主」一詞在十八大報告中出現了69次。
香港《文匯報》文章《十八大觀察:十八大共同信念 構建政治認同》稱,十八大政治報告凝聚人心的時空意義非常深遠。將「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放在八大「共同信念」之首,凸顯中共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重要地位的執政之本。
文章稱,觀察人士分析認為,在執政黨這一政治倫理的大旗之下,一切希望中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力量,只要以人民利益為最大公約數,跨越角度、方法等局限造成的論爭,積極構建和鞏固中國主流的政治共識,都可以成為推動中國繁榮發展、民族復興的正能量。從這一意義上觀察,十八大無疑將是打造中國政治認同的一個新起點。
勾勒公平正義願景 十八大開啟「民富」新時代
香港《大公報》文章《十八大勾勒公平正義願景》稱,在舉世矚目的中共十八大即將閉幕之際,將政要訪談的「收官之作」聚焦在「司法公正」和「教育公平」兩個話題,十八大新聞中心的這種安排顯然別有深意。
文章稱,從十八大報告這份執政新藍圖中,外界已經清晰看到中共推動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路線圖。可以期待,未來五年甚至更長時間裡,執政黨將大力實施依法治國方略,進一步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充分保障人民權利。這正是中國民眾對於社會公平正義的美好願景。
香港《成報》文章稱,中國要驅動轉型,迎接未來黃金十年,還須進行多項改革。推進收入分配製度改革,減輕中低收入者稅收負擔,提高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失業保險等標準,才能有利提高生產力,有利構建和諧社會。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的轉折點,面臨新的機遇,亦面對新的挑戰。
台灣《旺報》文章稱,十八大期間,中共透過代表團組會議的對媒體開放,以及安排多場公開記者會,積極形塑共產黨對外開放的形象。解讀中共十八大報告,可以發現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來加快經濟轉變方式發展,是大陸因應經濟放緩,維持經濟可持續增長很重要的課題。
美國《僑報》文章稱,當前,中國經濟發展陷入瓶頸期,如何在短期增長與長期調整之間尋求平衡點,如何在分配問題、民生問題上有突破,決策高層也在不斷探路。十八大報告指出,要加快形成新的經濟發展方式,不斷增強長期發展後勁。
法國《歐洲時報》文章《居民收入翻番,中國經濟改革更具象》稱,連日來,正在北京召開的中共十八大持續吸引全球目光。除了政治層面的調整,其間釋放出的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信號亦頗受關注。
文章稱,近年來,中國高層在各種會議上,多次提出要進行收入分配改革,但是,把十年收入翻番明確列入小康社會建設目標,這是第一次。時間、收入都被具體量化了,使民眾對於經濟的改革認知更加具象,更加清晰。中共高層這一強調居民收入倍增的目標制定,表明中央在實現「國富」之後,正致力於開啟「民富」的時代。這對於中國實現經濟轉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