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漁民村村民憶習近平「家訪」


http://news.wenweipo.com   [2012-12-13]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瀟湘晨報報道,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共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12月7日和8日考察廣東深圳市。隨後,習近平又來到珠海、佛山、廣州調研,路線與鄧小平1992年南巡路線基本一致。他表示,這次調研之所以到廣東來,就是要現場回顧我國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將改革開放繼續推向前進。

深圳行程中,習近平走進羅湖區漁民村鄧國華家中。巧的是,鄧小平1984年南巡也來過這個村莊。對於剛剛來過家裡的習近平,鄧國華最深的印象是:親切。

本報記者丁婷婷深圳報道

12月8日早晨,漁民村社區。

32歲的居民鄧國華起了個大早。根據安排,當天上午將有「大領導」來他家做客。不過,在招待客人之前,這個「一家之主」得先去公司加班——手頭上老總交代的工作還沒做完。

忙著忙著,時間就已過8點。估摸著客人快到了,他匆匆結束工作,步行到幾百米之外的小區。他先是在11樓的家裡換了套衣服,然後「登登登」跑上12樓父母家。他的父母、妻子,還有兩個一歲半的小孩早已在此等待。

與平時待客沒什麼不同:把家掃乾淨,收拾好孩子們滿屋子亂扔的玩具,拿出水果擺上客廳茶几。父親用自家常喝的茶葉準備沏茶,又放了幾瓶礦泉水。

迎客

時間回到前一天,12月7日,鄧國華的父親說:「你看,頭頂牆壁的角落裡好多灰塵,還有小裂縫,要不要掃下灰?」

鄧國華想了想說:「沒必要吧,這麼麻煩,懶得搞了,就這樣吧。」

鄧國華在深圳一所大專學院畢業後,一直在漁民村社區的物業公司上班,做的是小區安保方面的工作。前幾天,老總跟他說,有「大領導」要來漁民村,鄧國華認為老總在開玩笑,不相信。

「來我們村?不會吧,人家剛剛開完大會。」「到你家哦!」

「不會吧,那更不可能啦。」

鄧國華回家把這個消息告訴父母,父母同樣不相信:「來我們家?」沒過幾天,老總正式通知鄧國華:「真的去你家,趕緊把家裡打掃打掃收拾乾淨吧。」他這才相信。

8日早上8時30分。

鄧國華一家六口在房內緊張等待。頭一天晚上,父母和他自己都睡得很香,沒有因緊張而失眠。

此時,漁豐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黃興炎已經穿戴整齊,和公司董事長一起在小區門口等候。

兩天前,黃興炎收到口頭通知,有「大領導」要來看他們,叮囑不要外出,可以準備點資料。通知沒說是誰,只是強調:「一切保持原貌,不要迎賓隊,不要擾民,把衛生搞好一點,跟城市檢查一個樣。」

但大家都隱隱猜到,要來的「大領導」會是誰了。沒有鋪地毯,沒有迎賓隊,沒有換鮮花,一切從簡,漁民村很快做好了準備工作。

8時40分。

黃興炎終於看見一輛豐田考斯特中巴車和一輛隨行車向小區駛來。

中巴車停穩後,車上先下來一名隨行人員。第二個下來的人,身著黑色西裝、白色襯衫,沒有打領帶——他正是這次的客人: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

彼時

習近平進入小區後,並未直奔鄧國華家中。在此之前,他還要去看看小區的浮雕、黨群活動中心和居委會。

鄧國華繼續靜靜等待。

在習近平此次來訪前,鄧國華還曾見過另一位「大領導」——鄧小平。

1984年元月底,鄧小平南巡曾到過漁民村。當時鄧國華還只有三四歲,記不得那麼多了,爺爺和父親卻總愛給他講過去的事情,重溫「家國史」。

「我爺爺本是東莞漁民,解放後與很多人一起到深圳謀生。當時,深圳還不叫深圳,叫寶安,爺爺總說,那時的河水好清啊,布吉河、清水河、深圳河,到處是魚蝦,撈都撈不盡。打上來有的自己吃,有的拿去賣。」

剛到這片土地落腳時,這裡的居民還很少,都是些漁民沿河搭起草棚,形成村落,過著「靠水為生」的日子,就是在這裡,鄧國華的父親出生了。

鄧國華出生那年,正是深圳特區建立的1980年,鄧小平已在南海邊「畫了一個圈」。在他的印象裡,很小時家裡就有了電視機、電話,「傢俱齊全」, 「都是從香港買的」。「那時我家與香港只隔一條深圳河,其他人過不去香港,只有我們村的人可以憑證件自由出入。於是,很多村民開始來回做『倒賣』生意,把香港的東西運過來賣。」

漁民村有自己的村集體,1979年,7家香港工廠在漁民村投產,廠房出租收入壯實了村民的口袋。在一年後鄧國華出生時,村民家家成為「萬元戶」;到他一歲時,漁民村已經以「中國最富村莊」聞名。

「深圳開始大建設,村裡成立自己的運輸隊,父親在車隊當司機,開的是進口的泥頭車,裝上沙子石頭,從一個工地運到另一個工地,很多工地搶著請他幹活。母親在村裡的珠寶廠工作,所謂珠寶廠,就是把一個個小珠子小亮片穿起來,做成飾品。」

和其他村民一樣,鄧家蓋起了兩層前後帶花園的小洋樓,漁民村就這樣富裕起來,而整個深圳的建設,正是從漁民村發軔。

鄧國華最初的記憶,除了電視電話電冰箱,還有一個「偷渡者」。「那時沒什麼娛樂活動,晚上七八點就全睡覺了。有天晚上,突然聽到敲門聲,打開門,一個渾身濕噠噠的人站在門外,問這裡是不是香港。原來,他千辛萬苦游過一條河,以為到了香港,沒想到那條河不是深圳河。我們跟他說,這裡還是深圳。」

不久,鄧小平就來村裡視察了。

鄧國華家的小洋房臨著大街。馬路上,鄧小平從家門口走過,雖然沒能說上話,卻讓父親回味了好久。

那年,鄧小平對村民們說,「基本政策是不變的,變只會越變越好」,並為深圳題詞,「深圳的發展和經驗證明,我們建立經濟特區的政策是正確的」。

家訪

8日9時5分。

「叮咚」一聲,門鈴響了,鄧國華一家趕緊起身開門。漁豐實業董事長首先進門,習近平第二個進來。

「一進門,我就感覺到他精神頭很好,」鄧國華說,衣著「好像還跟我一樣,裡面穿著V領毛衫」。

董事長按順序一一介紹鄧家的家庭成員:父親、母親、兒子、兒媳、兩個小孩。

進屋後,大家坐在客廳的沙發上:習近平坐中間,父親挨著坐他左手邊,母親坐右手邊,父母每人抱一個小孩在膝上,鄧國華挨著鄧父,妻子則挨著鄧母坐下。

「這是按照待客的習俗來坐的。」鄧國華說。

本來還有點緊張,客人到家後,鄧國華反倒緊張不起來了。習近平首先開口,與鄧父拉家常,問多大年紀,哪裡出生,村裡以前的條件怎樣。鄧父便用普通話講起當年村裡的生活環境。

自從上世紀80年代紛紛成為「萬元戶」之後,90年代,漁民村開始告別「集體經濟」。為獲得更多的收入,村民把自己房子拆了蓋、蓋了拆,一層層往上加,成為一棟棟「握手樓」。

鄧國華向記者回憶:「我們家把以前兩層樓的小洋房往上加了一層,後來乾脆推倒,重新建了個六層樓的房子,基本上都是租給香港人的。那時我才十幾歲。他們在深圳很神氣,說話很大聲,回到香港就小聲小氣。」

但是,香港人的到來帶給村民穩定的房租收入,因此很受歡迎。「當時的公務員工資每月大概千把塊,我家房租收入每個月有兩萬多元。算是非常好的了。」

這種狀況一直延續到2001年,深圳迎來「舊城改造」。為告別「握手樓」歷史,羅湖區政府下大工夫動員村民改造自己房屋,平均每戶出資357萬,村民有的自己籌錢,有的找銀行低息貸款,3年後,32戶村民每戶分到36套嶄新的房屋,每戶平均1000-1300平方米。

「以前沒有房產證的房子,現在有了房產證,按現在每平米一萬八來算,每戶資產都已過千萬元,出租等事務統一交給小區的股份公司經營,坐在家裡收錢。」

鄧國華父母都沒有繼續工作,在家頤養天年。

握手

習近平著重問了鄧家的經濟情況。

「問我們家有多少層樓,每層有多少套房,每套房多少平米,問得很細,我們一一回答。」

鄧國華告訴習近平,他家每個月大概有3.5萬元的租金收入。不過,他並未對總書記說明,這3.5萬並非純收入,除去還銀行的貸款和物業管理費用後,實際收入為1萬多元。

「然後問我母親有沒有工作,母親說,早就沒工作了,在家裡帶著小孩玩。」鄧國華說。

突然,習近平問起鄧國華來:「小伙子今年多大?在哪裡工作?」

董事長在一旁說:「在村裡的物業公司做保安工作。」聽到回答,習近平說:「多好。」

鄧國華趕緊說:「我也是為村裡面工作。」「小孩子年紀多大了?」「一歲半了。」

有人插話:「雙胞胎來的!」習近平說:「你們(指鄧國華夫婦)很幸福哦!」

此時,鄧國華有點擔心他的兩個小孩子:他倆平時三分鐘都坐不住,現在開始有點鬧彆扭了。因此,他沒仔細聽到習近平說的話,「說了一兩句文言文,大概是形容我們生活水平很幸福的,我都沒聽到。」鄧國華有點遺憾。

談到改革開放,鄧國華回憶,習近平當時對在場的人說:「只有改革開放,才能有今天的生活。看到老百姓現在的生活水平高,我也很開心。」

不久,習近平身邊人員提醒該走了,鄧國華一家全部站起來,送習近平出門。

走到門口的屏風處,習近平回過頭來,與鄧家人一一握手。「我們沒想到還要握手,母親本來雙手抱著小孩的,立刻改成一隻手單抱,騰出一隻手來。」

最後,習近平伸出右手來摸了摸龍鳳胎妹妹的小臉蛋:「長得好可愛!」鄧家說:「非常榮幸能來我們家。」

道別之後,鄧國華的母親與妻子將一行人送至電梯口,其餘家人則在家門口目送。「時間太緊,還沒來得及喝茶。」鄧國華說。

互動

黃興炎等人正站在樓下等。習近平一行乘電梯下樓,剛出門口,就看見兩百多名群眾正站在小區廣場上。

村民們是看到車輛進小區後,自發走下樓來的。不遠處的馬路橋洞邊,也擠滿了想看熱鬧卻進不了小區的附近群眾。

習近平問黃興炎:「這些都是村民嗎?」「是的,他們都想來看看總書記。」

根據之前的行程安排,並沒有群眾互動這一環節。但習近平主動走進廣場。他被群眾圍住,黃興炎等人都被擠出「包圍圈」,只好「閃」在一邊看著。隨行兩家媒體也只能在外圍用長桿攝影機拍攝。

人太多,村民一個個伸出手來「求握手」,習近平笑著一一滿足要求,和100多位村民握了手。他還抱起一個小姑娘,用力掂了掂重量。身邊工作人員好幾次在一旁提醒時間,習近平也沒有中斷與群眾的互動。

之前考察小區路過警務室時,習近平也走入並未在事先行程中的警務室,把警務室警長晏紅衛緊張壞了。

習總書記踏進警務室門檻,晏紅衛趕緊起身在房間正中立正站好,認真敬了個軍禮。「主席好!」

「我是軍人,所以別人叫總書記,我要叫主席,可不能叫錯了。」他向記者回憶,並興奮地反覆演示當時的情形:「他站在這裡,我就站在這裡,哎呀,最後他還伸出手來,要跟我握手。」

雖然晏紅衛反覆表示自己「不緊張,一點也不緊張」,但他還是被隨行的黃興炎取笑了,「哪不緊張?他緊張壞了,那臉繃得,看得出來習總書記還放緩了語氣,好讓他別那麼緊張。」

9點25分左右,在與村民握手後,習近平又坐上了中巴車,往蓮花山方向——在那裡,他要給鄧小平雕像獻花籃。

車輛開走後,鄧國華又如往常一樣,去公司上班了。

如果沒有改革開放,深圳、上海浦東、天津濱海這些如今全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可能還只是小漁村、農田和鹽鹼地。這些地方在數十年間滄海桑田式的變化,以及整個國家和民族命運翻天覆地的變化,證明了選擇改革開放的正確性。

——中國浦東幹部學院科研部主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院執行院長劉靖北教授談對改革開放的認識。連日來,習近平在廣東考察時關於「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的重要講話,引起強烈反響。

十八大專題 重走「南巡」路 改革再出發
      責任編輯:Rosemary
習近平與廣州戰區士兵一起打飯      [2012-12-13]
習近平笑問馬化騰微博粉絲數      [2012-12-13]
汪洋主持會議學習習總在粵講話      [2012-12-13]
港刊:整個中國都在期待改變      [2012-12-12]
習近平佛山繞遠走斑馬線過馬路      [2012-12-12]
習近平在粵先後考察南海艦隊等      [2012-12-12]
村民待習近平入門才知總書記來      [2012-12-12]
英刊:南海留給習近平時間不多      [2012-12-12]
習近平視察深圳住酒店細節曝光      [2012-12-12]
華媒:習近平巡粵為新改革籌謀      [2012-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