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東方網12月17日報道,美國《空軍》雜誌2012年第12期刊登了該雜誌主編約翰·A·特帕克的《Here Comes Adversary Stealth》一文。約翰·A·特帕克認為,中國和俄羅斯相繼試飛的隱形戰鬥機雖然隱形性能尚且存疑,而且很多地方還達不到美國定義的第五代戰鬥機的標準,但是它們已經給美國壟斷了30餘年的隱形飛機優勢構成了挑戰。
對於俄羅斯的T-50,美國航空專家指出,T-50的發動機葉片可能成為很大的雷達反射體——因此從前方探測時,無法做到完全隱形。而它的發動機尾噴口則似乎沒有考慮基本的低可探測性設計——根本沒有美國隱形戰鬥機典型的「鋸齒形」特徵。而且除了繼續等待T-50,俄羅斯還跟蘇霍伊公司簽訂了購買48架蘇-35的協議——蘇-27「側衛」系列的終極改進型——作為裝備新型戰鬥機之前的過渡。
約翰·A·特帕克指出,中國的J-20在外形上與F-22相似,儘管只是前機身相似。它的進氣道似乎借鑒了F-35。機翼和尾翼則與其他隱形戰機完全不同,而發動機尾噴口似乎也沒有為減少雷達橫截面而進行特殊設計,雖然能夠看到鋸齒形結構。它關注的是降低前向雷達橫截面。
鑒於J-20的長度和重心位置,它似乎並不是用作靈活的戰鬥機。這種又大又長的飛機可能是作為隱形攻擊機設計的,而不是為了近距離格鬥。因此有人認為J-20實際上是一種隱形攻擊平台,設計目標就是其隱形性能足以保證接近目標,發射完導彈後迅速撤離。
這些性能將意味著J-20將扮演反基地或反艦的角色。這也符合邏輯,因為美國在亞洲-太平戰區進行空中行動時必須要依賴航空母艦和前沿基地。此外,中國的軍事準則強調在衝突初期弱化美國的優勢——例如情報、監視和與偵察系統,以及前沿基地。
在一次軍火貿易展上,成飛集團展示了打開武器艙的J-20模型,露出了空對空導彈模型,這幾乎與F-22一樣。如果這一模型準確的話,這意味著J-20也將執行截擊任務,可能對來襲的攻擊機群齊射導彈,或者作為針對E-3預警機、大型ISR平台或空中加油機的殺手。來自中國的信息顯示,J-20將會在2018年形成初始戰鬥力。
J-20首飛於2011年1月,正好與時任美國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訪問中國的時間重合。而當2012年9月,瀋陽飛機製造集團的J-31(有時也被稱作J-21或F-60)的試飛照片出現在網絡上時,正好是美國國防部長里昂-E-帕內塔訪華前幾天。
鑒於蓋茨和J-20的故事,這似乎是中國向外傳遞信息的方式——中國兢兢業業的航空企業擁有足夠的資源,可以同時研發兩種以上的隱形戰鬥機,它將會在這一領域挑戰美國。
在所有的非美國隱形飛機中,J-31在外形上與F-22最為相似。此外,J-31的重心位置明顯意味著出色的機動性——這是F-22的另一個重要標誌。
實際上,2011年9月網絡上出現的一張照片已經洩露了它與F-22非常相似的信息。然而從正前方看,J-31的無分離板超音速進氣口又明顯仿照了F-35。現有的前視照片的分辨率還不足以判斷J-31的發動機風扇葉片是否隱藏在了機身內部,如同F-22、F-35和B-2那樣。J- 31的發動機尾噴口也似乎很少考慮隱形造型或隱形設計。
J-31的起落架非常結實。這與美國海軍傳奇的F-14「雄貓」相似,特徵是鼻輪採用了雙輪。綜合考慮這些特徵,這意味著J-31可能是海軍型,可能具備在航空母艦上起降的能力。
但是與美國海軍艦載機不同的是,現在的J-31明顯無法折疊機翼。
而對於中國的隱形戰鬥機,美國太平洋空軍司令赫伯特·J·卡萊爾上將表示,中國「首先在提高能力和質量上取得了進步」,這意味著美國空軍過去三十年中在隱形技術方面的優勢不會成為未來的優勢。同時他也表示,「在隱形能力方面,中國落後於我們……,但是他們正在研製和獲取更好的,我們當然不能停留在以往的位置,」卡萊爾說,「我們將不得不變得更好。」
大多數時候,美軍官員對這些新式戰機不屑一顧,聲稱具備隱形特性外觀的設計距離真正的低可探測性還有很長的距離。這是必然的。具備實戰價值的隱形性能需要一套內容廣泛的技術、戰術、訓練和技能。F-22從設計草圖到形成戰鬥力花費了20年的時間,而在此期間「猛禽」經受了很多代價高昂的挫折。同樣,新型F-35也要花費很多年的時間。
在早期隱形系統的試驗階段,材料、電子和傳感器等很多方面都要經過研究、再研究,更別說所有這些設備的整合了。掌握製造、維護和試飛的重要節點也需要大量的時間、金錢和耐心。
儘管這些隱形挑戰者還不足以立刻構成威脅,但是威脅卻可能來得比美國情報部門估計的要早。實際上,隨著計算機技術和網絡諜報的迅速擴散,有人預測美國在作戰飛機方面的優勢下降的可能比美國官員所宣稱的快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