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新華網12月31日刊載題為《中國新十年 拓展「大外交」》文章,內容如下:
中國會成為地區超級大國
尤里-塔夫羅夫斯基:政治學家、東方學家,俄羅斯各族人民友誼大學教授,曾任職蘇共中央意識形態部門。
我認為,未來10年中國將繼續迴避超級大國作用,但是美國會拖著中國來發揮這一作用,以加大對中國的壓力和延緩中國和平崛起的速度。
依我看,未來幾年中國將在上海合作組織發揮主導作用,但是不能在金磚國家中起主導作用,因為金磚國家包括印度和巴西,俄羅斯也未必希望中國在金磚國家中影響力太大。
中國將為亞洲承擔更大責任,中國在東南亞和西亞的影響力將會提高。
中國將參與解決阿富汗問題。也就是說,中國作為地區超級大國的地位將會得到提升。中國的確是經濟上的超級大國,但在軍事領域還稱不上是超級大國,只能算是重要國家。
中國仍將存在兩種路線的鬥爭,一種是像鄧小平囑托的那樣保持克制,另一種主張強硬。中國外交將會在亞太、中東和中亞這些極為重要的地區得到加強。但中國未必會在外交領域承擔某種全球義務。
未來10年中國不會獲得盟友,將保持戰略孤立性。俄羅斯不會成為中國在國際法意義上的盟友。
中國或成中東國家第一盟友
馬哈茂德-阿拉姆:埃及前駐華大使,埃及交通部長國際關係顧問,埃及對外理事會埃中關係部主任。
中國作為一個政治經濟大國,與中東和非洲地區在多個領域都有非常緊密的聯繫。十年之後的中國將憑借其和該地區的良好關係以及發展的強勁勢頭在中東非洲地區扮演重要角色。
對於2022年時中非、中阿之間的關係,可以在現有基礎上繼續深入、繼續發展,雙方的經濟關係將會得到進一步深化,屆時將幫助兩個地區的國家實現最高水平的發展。
從政治方面來看,中國可以利用很多戰略機會來達到共贏。中國也可以利用其在國際政治舞台上的地位彰顯其在中東和非洲問題上的正義立場,以幫助實現兩個地區人民的訴求和期望,從而使中國獲得這些國家人民更多的讚賞和尊敬。
隨著西方尤其是美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力大幅減弱,如果中國能發揮經濟和政治層面的這兩個作用,中國在中東和非洲地區的地位將會得到很大提升,它對地區國家的影響力也將會日益增強,中國將成為地區國家的第一盟友。
中美有意願避免戰略對抗
芮效儉:美國外交家,美國前駐華大使,美國外交界和學術界首屈一指的中國問題專家。
根據中國方面的信息,中國在中美關係的處理上不會出現轉變。美國處理中美關係政策的基調由奧巴馬總統建立,這種基調也不會發生改變。奧巴馬總統希望中美建立一種全面、合作的關係。中美最高領導層都有很強意願避免兩國關係走向戰略競爭。
我認為,只要中國做一個負責任的大國,美國應該歡迎中國持續的快速經濟發展。中國領導人在十八大結束後提到,中國將繼續走和平發展的道路。習近平最近同在華外國專家座談時提出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發展夥伴關係。我認為這很好,這是定義中國角色的正確語言。
但是硬幣的另一面,在發展和美國的關係上,中國面臨許多重大挑戰。
雙方同時都看到了一種令人不安的可能性,那就是一方面中國的崛起,另一方面美國要保持目前世界第一強國的地位,這兩者可能會造成兩國間愈演愈烈的戰略對抗。兩國的決策者都試圖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但我們目前還沒有找到最有效的解決辦法。如果我們無法有效防止中美在太平洋出現越來越強的戰略對抗,我們就很難以最符合兩國利益的方式來處理中美雙邊關係。
中國應更重視與小國關係
鄭永年: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英國諾丁漢大學當代中國學學院中國政策研究所教授級研究員。
從整個外交上來說,中國的格局顯得太侷促,變成了「大國小外交」。
中國應該避免犯美國同樣的錯誤。美國在大國關係上從來沒有吃過虧,吃虧都是在跟小國的關係上,因為不重視小國,甚至欺負小國。
9-11事件就是因小國而起,此後美國才開始關注小國。
中國的安全跟美國不一樣,周邊有很多小國,但是很多資源都投入到了對中美關係的研究。反過來看對東盟十國的研究,就相對比較薄弱。
就中國與東南亞的關係而言,中國要注意避免太自私的做法。比如南海問題,也許未必要堅持雙邊,也可以是多邊框架內的雙邊。有點類似現在六方會談——實際上還是雙邊,美國和朝鮮,但是中國搭建平台、提供「會場和茶水」。中國跟越南、菲律賓談南海問題也可以是中國一東盟多邊之內的雙邊,如果是這樣,我想新加坡、馬來西亞只能扮演提供茶水和咖啡的角色。這樣的效果可能更好。
中國應是歐洲的夥伴
雅克-阿塔利:法國著名經濟學家、作家和未來學家,曾擔任密特朗總統的特別顧問。被美國《外交政策》雜誌評為當代影響世界的100名知識分子之一。
儘管65%的法國人認為中國發展是一個威脅,但我不這麼認為。的確,在美國這方面言論非常盛行。我多次講過,美國是蘇聯留下的一個「孤兒」,蘇聯消失了以後,美國感到很失落,因為美國很希望有一個敵人存在,有些美國人就找到中國作為一個敵人,但這的確有點荒謬。我不認為中國有著外在的帝國野心,因為中國在歷史上從來對外不是一個威脅,一直是關注中國內在自身的問題,儘管現在全球化深入,中國對外有著市場的需要,有著原材料的需要,但是中國並沒有對外的野心。所以中國應該成為我們的一個夥伴,歐洲要求中國放棄市場保護、尊重專利和知識產權,這是對所有人的要求,都是一樣的,也符合中國、歐洲雙方的利益。
中美應攜手提供國際公共品
增田雅之:日本防衛省防衛研究所地區研究部主任研究員、《中國安全戰略報告2012》撰稿人。
美國之所以被世界所接受,在於它向全球提供了國際公共品。國際公共品有看得見的,也有看不見的,比如海洋安全保障、自由價值觀等等。國際社會期望的是力量強大後的中國與美國建立攜手合作關係,將來與美國乃至其他國家共同向國際社會提供國際公共品以實現安全保障和經濟穩定繁榮。
對於日本以及東南亞周邊國家而言,並不想在中國和美國之間非此即彼地作出抉擇,我們兩個都想要。也就是包括中國周邊國家在內整個國際社會都在關注著中國與美國能否建立協作關係,也在注視著中國如何拓展能夠與美國攜手合作的空間。
另外,中國現在非常重視軟實力。我認為,軟實力是屬於不知不覺(暗中)中提升的東西。而且,提升軟實力也不是與其他國家的軟實力一決高低,誰勝誰負的東西,而是相互承認多樣性的問題。中國在提升軟實力方面存在「軟實力硬做法」的問題,讓人感覺在提高文化滲透力方面有點操之過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