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經濟觀察報報道,出身山東的重慶市委書記孫政才,口語中至今仍帶著一些北方方言。2012年11月28日,孫政才在中央宣講團於重慶舉行的黨的十八大精神報告會上說,宣講十八大精神,要注重實效,不搞「大呼隆」,關鍵在取得實效上下功夫。
新書記上任40多天後,中共重慶市委於12月25日召開了市委四屆二次全委會,主題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在這次會議上,孫政才治渝思路也顯現出一些線索:「讓民營企業放開手腳加快發展」;在2012年重慶 GDP增速預計可達13.8%的形勢下,2013年經濟增速目標調整至12%左右,調結構轉方式被放到了更突出的地位;同時,在重慶經歷了「極不平凡的一年」之後,孫政才在全委會上大篇幅談及「大力加強黨的建設」。
經濟黨建「兩手抓」
就重慶的經濟地理而言,包括主城區在內的渝西為「一小時經濟圈」,一直以來都是該市較為發達的區域,而地處秦巴山區的渝東北地區、武陵山區的渝東南地區則屬「兩翼」,二者分別是三峽庫區腹地和少數民族地區,長期以來是重慶的欠發達地區。對於重慶歷任主政者而言,解決「一圈」和「兩翼」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歷來都是一個重要課題。
履新重慶不久,孫政才即赴「兩翼」地區調研,調研職業教育、農業和工業項目發展是其行程中的重要內容。
在萬州的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孫政才表示,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是一件關乎當前、利於長遠的大事,在庫區顯得尤為迫切;在黔江區舟白職教園區和彭水縣職業教育中心調研時,孫政才強調,讓更多的山裡孩子接受職業技術教育,學到一技之長,是困難家庭脫貧致富的重要手段,有利於促進生態脆弱地區人口轉移。
有著農學博士背景的孫政才還在當地調研了養殖業和種植業的發展,孫政才在調研過程中強調,渝東南地區現代農業發展相對滯後,各區縣要發揮本地區農業資源豐富、土特產品多等優勢,突出特色,找準定位,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
履新40天的這段時間裡,孫政才還會見了中國兵裝集團董事長徐斌、台灣宏碁集團董事長王振堂。兵裝集團是長安汽車的母公司,上述兩家企業均是重慶經濟支柱產業中的「龍頭」。
在與孫政才的會見中,上述兩位企業家表達了要進一步加強在重慶投資的意願。徐斌表示,兵裝集團將努力發揮在汽摩、新能源和裝備製造業等領域的優勢,進一步強化與重慶的緊密合作關係,而王振堂則表示將繼續加大在渝投資力度。
經濟領域之外,「加強黨的建設」也是孫政才赴渝後聚焦的重點。
2012年11月下旬,重慶市北碚區原區委書記雷政富不雅視頻在網絡曝光,並迅速成為全國性的熱點事件。11月23日,重慶市紀委對外宣佈:經調查核實,互聯網流傳有關不雅視頻中的男性確為為北碚區區委書記雷政富,重慶市委研究決定,免去雷政富同志北碚區區委書記職務,並對其立案調查。
孫政才到任後主持召開的首次市委常委會提出,要全面加強市委常委會班子建設,他在常委會議上強調,市委常委會班子的凝聚力、號召力和戰鬥力,對重慶全局和長遠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要進一步完善常委會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凡屬重大問題決策和重要幹部任免,必須按照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的原則,由常委會集體討論決定,堅決防止獨斷專行和個人說了算。
其後的重慶市委四屆二次全委會,孫政才再次大篇幅的講到「加強黨的建設」,除了重申貫徹民主集中制之外,孫政才還要求當地領導幹部「實實在在做人,實實在在做事,實實在在提指標」,他說,在一個部門、一個地區,干滿一屆也就是5年,這5年如果路子正,作風實,再困難的地區也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作為地方黨務系統重要會議的市委全委會也悄然發生了一些變化,最近幾年,重慶市委全委會多在渝中區的渝州賓館召開,該賓館北門前雙向四車道的道路較為狹窄,每每會議召開期間,當地往往會短暫封閉門前道路供公務車輛先行,而此次市委市委全委會則被安排在距重慶市委大院僅數百米的市委禮堂召開。同時,按慣例在年底舉行的全市經濟工作會也被安排和市委全會「套開」,原本需要四天的會期縮短到了一天半。
民資機會
2012年12月6日,孫政才先後到長安、力帆、金山科技、海扶技術、廣達電腦重慶生產基地、中航(重慶)微電子、惠普(重慶)全球軟件服務中心調研等7家當地企業和工業園區調研。根據公開報道,這是孫政才履新重慶10餘天後首次到當地企業調研,7家企業中,地方民營企業佔了3家。
在力帆集團調研時,孫政才談及重慶民營經濟的話題,力帆董事長尹明善對孫政才說,希望2012年6月重慶市委制定的大力發展民營經濟的政策能得到貫徹落實,能給民營企業更大的發展空間,尹還表示,像力帆汽車這樣的企業應當有汽車金融公司來增加效率效益。
對於力帆這樣以製造業為主的民營企業而言,汽車金融業務無疑是一塊利潤豐厚的領域。早在2008年,就傳出力帆將組建汽車金融公司的消息,然而至今仍未獲實質性突破,重慶的國有企業則已在汽車金融業務上搶得先機。2012年8月,由慶鈴汽車、渝富集團、重慶農商行三家地方國企聯合出資成立的重慶汽車金融公司拿到了牌照。
12月25日,中共重慶市委四屆二次全委會上,抓好民營經濟發展被列入2013年重慶在經濟領域的重點工作之一,孫政才在會上表示,要大力優化政策、政務、市場、法治和輿論環境,切實放寬准入門檻,破除體制障礙,確保平等待遇,保護民營企業家資產和合法權益,真正讓廣大民營企業放開手腳加快發展。
講完上述內容後,孫政才稍稍停頓了幾秒後說,國有企業在適當的領域,可以慎重地有針對性地做一些收縮,讓出更大的市場空間,讓民營企業發展,也讓出部分有效益的領域,以促進民營資本民營投資加強力度,這些問題要深入地研究。
在市委全會結束後的第二天,孫政才即與35家民營企業負責人進行了座談。
孫政才對到會的民營企業負責人表示,一個地區,有「民」才穩、有「民」才富、有「民」才活;要真正降低准入門檻,堅決摒棄對民營經濟的偏見、歧視,加快建立公開透明、規範有序的市場准入制度,凡是法律法規沒有明令禁止准入的行業和領域,都要向民營經濟開放;要下決心破除阻礙民間投資的「玻璃門」、「彈簧門」,放寬初始經營條件限制。
事實上,至2012年6月以來,重慶已陸續推出多個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鼓勵民間資本參與交通運輸、電信、金融、能源、水利、市政等領域的建設。
前述孫政才調研的一家民營企業的負責人對本報記者透露,孫政才在調研其企業過程中並未提及將推出新的政策,更多地提到的是「貫徹落實」。
降增速調結構
按照重慶官方的預計,2012年該市GDP增速將達到13.8%,在市委四屆二次全委會上,2013年的增速目標被定為12%左右。2007-2011年,重慶GDP年均增長15.8%,2011年增速更是達到16.4%,排名全國第一。在全國經濟淡化增速指標的大背景下,重慶的目標的也有所調整。
縱觀2012年的重慶經濟,大項目投資的拉動仍為重慶經濟增長提供了重要動力。
根據重慶市長黃奇帆在市委四屆二次全委會上所做的報告,在全國利用外資負增長、外貿進出口低增長的情況下,重慶實際利用外資繼續保持了100億美元規模;進出口總額預計將達到550億美元,同比增長90%左右。
對於2013年經濟工作的思路,保持投資強度仍被放在重要地位,但對於當下經濟形勢,孫政才則一連用了三個「不」指出重慶經濟當前面臨的一些問題:科技創新能力不強,民營經濟發展不快,市場體制機制不夠完善。孫政才說,要努力吧推動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以創新帶動產業升級,加快形成新的經濟發展方式。
力推工業集群發展是重慶調結構的一個重要思路。
在此次全委會上,重慶官方提出繼續加強電子信息產業和汽車產業集群的建設。在電子信息產業領域,提出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台式電腦、顯示器、打印機等項目產量達到1億台以上;在汽車產業領域,則提出100萬輛整車和200萬台發動機產能提速釋放。
同時,重慶也在規劃著一些新興的產業集群項目,2012年12月,在國土資源部公佈的頁岩氣探礦權招標結果中,兩家重慶國企背景的企業獲得了渝東南的頁岩氣區塊中標企業第一名,與之呼應的是,重慶兩江新區近期也提出了發展臨港頁岩氣重型裝備產業園的龐大規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