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直屬中國國務院的政策研究和咨詢機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12日在北京發佈的一份報告中稱,在約束經濟增長的制度改革之前,結構性失衡問題仍將長期存在,預期中國長期經濟增速將放緩。
據中新社報道,數據顯示,在1978-2010年的32年間,中國經濟年均增長9.9%,被國際社會譽為「中國奇跡」。但目前,中國經濟的基本面正在發生重要變化,輿論普遍認為,本輪經濟增長的持續回落,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潛在增長率的下降。
國研中心企業研究所12日在北京發佈的《中國企業發展報告2013》稱,中國經濟目前或已告別了持續30多年的高速增長,進入到一個次高速增長階段。
報告坦陳,目前,中國經濟存在內外結構失衡、投資消費結構失衡、產業結構失衡、收入分配結構失衡等深層次問題。
針對當下正在推進的一些逆週期政策,報告警告,這些政策雖然短期內可以促進經濟回暖,但是難以從根本上改善經濟結構性失衡的現狀,甚至會延緩經濟結構再平衡的時點。
從細分的增長要素來看,報告分析,中國經濟的潛在增長率確實存在下降的可能。主要原因有四:一是中國勞動力供求狀況已悄然發生了變化;二是中國技術引進消化吸收的空間逐步縮小;三是中國進一步進行基礎設施投資的潛力有所下降;四是東部發達省市增長明顯回落。
儘管如此,報告認為,依然應該對中國經濟充滿信心。報告稱,從中長期發展來看,中國經濟還有很大的潛力,中國前30年發展所依托的許多優勢並不會在未來10年內完全消失。同時,中國30年發展積累了巨大的財富、經驗和技術儲備,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實現健康、較快的發展提供了堅實支撐。
基於此,報告預計,2013年中國經濟增長仍將保持在8%左右。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則估計,在2013年,隨著內需的增長,特別是投資的增長以及刺激政策發揮作用,中國經濟增長增速將回升至8.25%。
但報告也提醒,2012年發達國家新一輪寬鬆貨幣政策對全球的影響複雜而深遠,中國必須高度關注輸入型通脹的問題。 |